引生活之水,灌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宾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使教学回归于生活。确实,只有通过生活的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也只有回归生活的教育才更有意义,所以如何引生活之水流,浇灌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师必然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而本文便是基于这一需求,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展开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确实,语文作为一门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建立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桥梁,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知识的学习中感受生活。下面,便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提出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從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总是遵循着“知识本位”的理念,一味注重书本的教育,忽视了生活的教育,导致课堂教学严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既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也感受不到学习的意义。的确,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教学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忽视了这一作用,又和纸上谈兵有什么区别呢。而且,通过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也能够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严重与现实相脱离的现状,搭建一个连接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桥梁,不仅非常要必要,而且其意义也颇为深远。
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途径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在课堂中构建出一个生活的场景,这样不仅能够拉近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易于学生的理解,也能够使枯燥的学习环境变得生动和形象起来。因此,在参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工具,创设一些生活化的场景,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真实的场景,即让学生分别模拟青蛙和小鸟进行表演,并在其中融入学生自己的一些理解,从而通过这一生活场景的再现,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源自生活,有些是对生活的直接描写,有些是对生活的感悟与体会,这些内容只要经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必然能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这是一篇描述秋雨的文章,而秋雨作为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场景,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他们自己对秋雨的印象和认识,比如你怎样用一个词描述秋雨?你们觉得秋雨神奇在哪里?又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节时,课文以清新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教师便可以先询问学生:你听见过哪些大自然的声音?这些大自然的声音给你怎样的感受?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周边事物的认知,再和课文进行联系,无疑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加的理想。
(三)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构建也不能忽视课后作业这一环节。确实,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总是以书本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为主,这其实无可厚非。但是,在提倡生活化教学理念的今天,教师显然应该对传统的作业形式作出改革,在课后作业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更可以让学生在深入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灰雀》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个“观察麻雀”的课后实践作业,即让学生在休息日的时候,去一些有麻雀的地方,仔细观察麻雀的行为,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对麻雀的观察,必然能够拉近学生和麻雀的距离感,学生也自然更容易理解列宁喜爱灰雀的这一情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大胆的进行尝试,积极的展开探索,将生活之水引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从而用生活之水盈灌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简永爱.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
[2]周丽红.让“生活化教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华夏教师,2018(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4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