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的气息灌注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日常生活有学生最原始、最淳朴的情感积累,充分挖掘这些基础的东西,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走近作家理解作家,然后尝试用文章中美好高尚的情感来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人。
【关键词】日常生活;语文课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位教育家告诉我们,语文的教学离不开生活,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封闭的、语言文字等的教学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下面我就这个观点谈谈自己在教学时的一些做法。
第一,将日常生活中学生印象深刻的事件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以此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就先和学生分析春风图。我一转话题,问学生,在暑假里经常会有恶劣台风天气,回想一下,请同学起来概括一下夏天的风和雨的特点。学生举手发言说,夏天的雨很大,来得迅速。风很大,狂风,很有破坏力。我总结说,夏雨夏风的特点用一个成语就是狂风暴雨。我又说,请同学用一些修辞来把狂风暴雨做一个详细的描写。学生思考后说:“我走在路上,突然觉得天暗了下来,风一阵阵吹,就像有个巨人躲一个角落里在不断吹气,吹得尘土飞扬。接着一声巨响,只见石粒般的雨点飞快地落下来了,就好像有一个天神站在云端里,舀起长江黄河里的水倒了下来。”我说非常好,又让同学说出所用的修辞和作用,学生很快说出来了。我又说能不能加上一点声音颜色,也就是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来加以描写。学生又举手说:“雨落到地上发出响亮的啪啪声,很快的其他声音都听不见了,只剩下哗哗的雨声。四周是白花花的一片,空气中散发着尘土呛人的味道和雨水的味道。”我又引导学生,刚才对风雨的描写是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猛烈、风的狂暴,还通过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进一步突出了风雨的威力巨大。这样一加工就使一场雨变得有声有色,唤起了人们熟悉的记忆,能够让听的同学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写文章也要这样来写,才能够使文章变得生动感人。我看了看学生又说,这些内容是直接描写风雨的,我们称为正面描写。那如果通过风雨中其他的东西,比如雨中的行人、树木来表现,我们就称为侧面描写,同学们能不能再来补充一下,体会一下侧面描写的效果。学生又兴高采烈地说:路上的行人连忙寻找躲雨的地方,大家就像无家可归的狗一样可怜。雨点重重地打在树叶上,它们一会儿被风吹着,一会儿又被雨抽打着,树枝不停地摇摆着,站立不稳。我说很好,学生也哄堂大笑。我又笑着说,你们喜欢这样的雨吗?你们觉得这种天气可怕吗?能不能再加上几句你对这种雨的感受的句子来为这段文字做个总结?学生叽叽喳喳就举手发言了:这样的风雨真是让人心惊胆战,但是大家都只能等待,希望雨能快快停止。经过半个多小时,雨终于停了,太阳又露出了灿烂的笑脸。人们的心情一下子松弛了。
讲完这些我就让他们分析春风图,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风馨香悦耳的,学生讲得很快,大部分学生都理解了。我又布置一个作业,写一篇短文,描写秋天的雨,要运用修辞,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有正、侧面的结合。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作业,对《春》的解读也很到位。
这堂课由夏雨到春雨到秋雨,由台风到春风到秋风,感觉比较顺利,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一改以前按部就班死气沉沉的解读,觉得这就是我将生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所起的顺水推舟的作用。教学时候由学生熟悉的东西入手,将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引入课堂,打破了文本和学生之间的壁垒。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第一印象导出对事物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作家对同一事物或者类似事物的感受,这样缩短了学生和作家之间的距离,学生就比较容易体会理解作者眼中的景、心中的情。再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文章的主旨,学习就轻松有趣。
第二,作文教学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入手,提高对作文的把握能力。作文不能凭空想象,对初一的新生,怎样引导他们写作,从哪里入手,我觉得还是离不开日常生活。我比较喜欢新教材上的几个作文题目。比如《今天我回家晚了》《餐桌前的谈话》这几个题目就和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过。学生们有内容可写,他们就愿意写。上作文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上我就让学生起来回答回家晚了的原因,餐桌前的谈话的内容,分别加以整理,归类列举在黑板上。然后我就指导他们作文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对人物描写生动要添加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有时为了烘托人物的心情可以增加景物描写等等,这样经过组装,慢慢学生有点会写文章了。
但是学生文章内容都差不多,没有新意。我认为还是缺少素材,而素材就来源于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的学生看上去不愁吃不愁穿,其实他们的生活也是很单调的,缺少和大自然之间的互动,每天回家做完作业就是看书、看电视,很多学生还要打游戏,学生都是闷在家里,缺少对当下生活的参与。我就布置一些不要做,只要参与的作业。比如说这次清明节,我就让学生和家人一起去上坟,祭祀祖先,看看父母是怎样做的,自己也要学着做。同时看看人们的外貌心情,看看春天的景色,和国庆节、中秋节比较一下,百姓的精神面貌有何不同,景物有何不同。如果是外地学生不回老家祭祀,那就去野外走走,认识身边的一种树或者一种花,看看它们的颜色,闻闻它们的味道,听听它们的声音,摸摸它们的叶子,端详端详它们的姿态,体会体会自己对它们的心情。有些学生会敷衍了事,但是那些中上等的学生他们真的会去做的,能够做就好,就达到了目的。今后类似的作业我还要布置,比如端午节让他们包粽子,中秋节晚上去赏月,等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好节假日,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这样扩展学生的生活层面,让他们体会到现实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扩大生活的容量,对生活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慢慢加深,这样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各种丰富的情感,有助于他们对作家文章的理解。学生的视野也就从学校、家庭两点之间向外辐射了。同时学生也会慢慢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自己容易忽视的景和人。这样不断积累,学生会学着用作家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对日常生活的敏感度也会大大提高,同时也很有条理地学会了一些写作的方法。
第三,让学生学会观察学校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點点滴滴,将这些点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学生很多时间都在学校里,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当然不能放弃这一块了。虽然每天的学习生活都是千篇一律的,但是如果不会观察,那生活就是一潭死水。比如我上了一篇文言文《爱莲说》,分析完这篇文章,就对学生说了一个要求,让学生自己挑选一棵校园里的树木,天天观察,记下它的形状色彩名字花朵,观察它在春夏秋冬不同的模样,体会它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然后模仿《爱莲说》写一篇作文。校园里的植物大都有分类的牌子,学生告诉我认识了很多的树,是哪个科的,开怎样的花,等等,写出来的作文也很有特色。后来我们又学习了一些写人记事的文章,比如《老王》。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让学生长时间注意一个你陌生的人,或者你不认识的人,可以是学生,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员工,但是要能够经常看到或者接触到,每天写一点关于他的情况,可以是衣着,可以是神态,可以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谈谈对他的看法、对他的认识。后来,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学校里的陌生人》,学生有的写了门卫,有的写了不认识的教师,有的写了盛饭的阿姨,很有新意。我觉得这种引导可以让学生注意平常一些不在意的东西,注意到一些细枝末节,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而这些能力和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提高有很大关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道出了语文教育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日常生活有学生最原始最淳朴的情感积累,充分挖掘这些基础的东西,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走近作家理解作家,然后尝试用文章中美好高尚的情感来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人。我觉得在从事语文教学时多动动脑子,寻找一些突破口,让生活的气息灌注语文课堂,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