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科护理工作期间实行风险管理对安全的影响。方法 此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该院血液科收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辅以风险管理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记录并计算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服务规范评分(47.59±2.11)分、服务态度评分(47.81±1.35)分、工作效率评分(48.02±1.13)分、患者满意度评分(9.04±0.0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4.02、15.98、18.44、9.35,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 血液科护理工作期间开展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风险管理;护理安全;护理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risk management on safety during nursing work in hematology depart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April 2019, 80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s hematolog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patients' admiss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pplemen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plemented with risk manage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evaluating and comparing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satisfact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cording and calcul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events in each group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service standard score(47.59±2.11)points, service attitude score (47.81±1.35)points, work efficiency score(48.02±1.13)point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 (9.04±0.06)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14.02, 15.98, 18.44, 9.35, P<0.05). In addition,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risk management during the nursing work of hematology departmen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ev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motion.
   血液科属于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其收治的患者较其他科室患者相比病情更加严重,治疗难度更高[1]。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情绪较不稳定,易出现惊恐、焦虑、暴躁等不良心态,如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稍有差失,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引起护患纠纷。因而,应重视血液科护理的风险管理工作,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2]。该文以2018年1月—2019年4月该院血液科收治80例患者为例,探究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该院血液科收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40例,包括男性23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45.1±1.3)岁。观察组总计患者40例,包括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45.2±1.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標准:①全体患者均于该院血液科接受相关治疗;②全体患者年龄范围在23~70岁之间。
   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患者;②排除患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监测患者体征指标,进行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辅以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创建风险管控小组。由血液科内护士长和主任医师牵头建立风险管控小组,并设立各操作流程的责任护理人员。进一步强化科室内风险管控技巧的学习,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和相应的护理技术[3]。每个工作周期均应召开相应的风险分析讨论,针对该工作阶段内发生的、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使管控小组更容易掌握科室内工作情况,使防范措施能够更准确地开展,最大程度地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讨论会议当中护理人员应将该阶段工作中所有识别出的潜在意外因素和已经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汇总,由风险管控小组组长带头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判断其危害程度,从而制定阶段性的处理方案。重点要对各种潜在的意外因素进行整理,结合科室内护理人员个人素质适当调整护理岗位,而对于已经发生的意外事件应尽最大可能将患者损伤降到最低程度,并及时对工作方案中的漏洞进行纠正和填补。总结的同时还需制定下一个阶段的管控方案,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4]。②强化风险管理和预防意识。血液科应定期开展相关风险管理和预防知识的培训活动,提升科室内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护理人员建立更加科学的风险预防意识。在培训的同时还需要选择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考核方式,确认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建立更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强化分级护理工作的开展,对病历核查、交接班、文书书写等关键护理流程等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同时针对血液科内的工作特征制定风险预防制度,重点在于患者坠床、药物使用错误、输血不良反应等意外事件,培养护理人员的处理能力。要求实际输血操作前,需对每一例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应的知情同意书,检查各类血液传染性疾病(如乙肝、甲肝、艾滋等)的相关指标。输血时也需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一旦发生意外事件,需立即展开现场处理,并快速通知临床医生。③对病区环境进行安全管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采光、温度、湿度适宜,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与通风。将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尽量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病室内,便于护理人员经常了解患者情况[5]。对于儿童、老年患者,需加装床栏,预防跌倒、坠床问题。同时将尖锐利器、暖瓶等已破损物品放置在距离病床较远处,避免划伤、烫伤等安全事故。另外,应保证病房地面、卫生间地面洁净无积水,避免患者摔倒,必要时可增设扶手供患者辅助行走。   1.4  观察指标
   自制调查量表评估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共包括项目有服务规范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工作效率评分。各项总分均为5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佳。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满意情况,总计10分,得分越高,患者满意度越佳。记录并计算各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护理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中,1例发生跌倒情况,1例发生坠床情况,总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5.00%较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其主要指的是医疗意外或不安全事件,而这种风险的危害性在于不确定性特征,加之风险性会伴随这个护理过程,使得该问题显得更加重要。血液科室内接治的患者普遍病情较为严重,且发展速度更快,整体治疗难度也相对较高,在长期住院治疗阶段就会受各种因素(患者、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操作规范、科室管理制度等)的影响,护理风险问题较为突出。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调查显示,输血操作时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概率更高,如该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照规范进行,则更容易产生护理风险问题,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性较大。血液科室内的风险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和理念,对可能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血液科室护理风险事件[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首先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自身对风险因素的辨別能力,同时也需提升和完善处理风险事件的应对能力,将“预防为主,处理要早”作为工作的核心指导,培养护理人员规避风险因素的自主性,不断规范各类护理操作[7]。在意外事件发生后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保持冷静,操作必须严格遵照管理规范进行。同时在科室内制定风险预案机制,结合血液科本身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流程,重点对抽血、输血等流程进行管理,保证该类护理操作的严谨性和安全性,控制各类不规范操作[8]。还必须对科室内护理人员的配置情况进行优化,更好地发挥各专业特长人员的优势,并提升护理人员参与血液科意外事件的管理工作当中,不断完善风险预防和监督机制,使每一项护理操作步骤均做到有据可依。必须进一步强调对高危操作环节的防范力度,落实相应的预防手段。
   综上所述,血液科护理工作期间开展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晴,罗苒,郑茜玲.加强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8(43):239.
  [2]  谢峻峻,范小青,缪丽丽,等.血液科护理风险控制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8,9(2):62-64.
  [3]  施秀儿.血液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7):166-167.
  [4]  林圆圆.血液科输血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3):156-157.
  [5]  伊瑛莹.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4):164-166.
  [6]  沈静.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22-23.
  [7]  周晓丽.浅谈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6):165,174.
  [8]  陈莹,李丽香,阙建梅.引入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104-105.
  (收稿日期:2019-1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2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