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方法以及价值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分别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期间以护理干预辅助,可以提高患者预后。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护理干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冠心病是老年阶段多发疾病的代表之一,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明显,且增加了患者的心理、生活负担,进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老年患者属于护理特殊人群,对护理的需求度更高,所以强调有效的护理辅助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1]。基于此,本文作者就本院9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為例,总结护理干预的方案、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总计94例。纳入标准:1)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2)>60岁老年阶段患者;3)患者有配合能力且知情参与。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精神病史患者。94例老年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61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为(70.2±3.3)岁;病程为3~20年,平均病程为(10.6±2.2)年。将94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老年患者用药护理、发病体位护理、营养护理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落实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结合老年患者疾病认知度、理解能力、用药等情况主动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语言、文字、图片以及多媒体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高患者理解和接受能力,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2)心理护理:患病期间负性情绪较重,老年人情绪更为明显。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心理负担的基础上进行照顾、鼓励、陪伴,并和家属沟通强调家庭与社会支持对患者的影响,叮嘱家属监督患者用药、给予患者陪伴。3)生活护理:此类患者需多吃粗纤维食物,饮食侧重低脂肪、低胆固醇,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建议患者睡前泡脚、喝热牛奶,以提高睡眠质量。4)用药护理: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禁止擅自更改用药情况。另外,考虑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衰退情况,部分患者有用药不良反应,需提前告知患者和家属,以提高其心理准备度,从而提高安全性。5)运动指导:组织患者观看关于疾病的运动锻炼幻灯片,使其明确锻炼、疾病之间的关系,同时告知患者在运动时,着装尽可能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衣物,以提高舒适度,结合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血压变化,选择运动方式(脚踏车、太极拳、跑步机等),设定运动量,指导患者按照循序渐进原则进行锻炼,在锻炼期间,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出汗、呼吸等变化,一旦出现不适(头晕、气促、大汗、心率>120次/min等),应立即原地休息,以防不适感加重,注意嘱咐患者在运动后忌洗澡,避免血管扩张,引发恶心、头晕等。6)院外指导: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爱心卡,方便患者随诊,另外,结合患者康复情况,制定锻炼计划、日常饮食食谱等,并嘱咐患者定期随访复查,以出院后半个月进行1次,连续3个月后,改为1月复诊1次。
1.3 观察指标
记录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工具为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不足60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1.4 护理效果评分标准[2]
负性情绪参考SAS、SDS量表,生活质量参考SF-36量表,总分均为百分制。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9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观察指标。护理总满意度等计数指标以及护理效果评分等计量型指标分别以(n,%)、(±s)形式描述,采用χ2和t检验。P<0.05表示两组老年患者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9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7%、82.97%。经统计学计算,P<0.05。见表1。
2.2 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9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护理后效果见表2。指标差异对比,P<0.05。
3 讨论
冠心病的致病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腔阻塞后发生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老年人患病几率高。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因复杂、发病迅猛、病情进展快,更好的认识疾病并进行用药、规范生活,可以提高患者安全性与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心理、生活、用药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规范患者的生活,从而稳定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身心与预后。马丹丹研究指出,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护理满意度[3]。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示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化,进行健康教育,能够确保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知识,了解自身病情状况,同时根据患者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及充分调动社会支持系统,能够进一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后续治疗依从性,以及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配合运动锻炼,提高机体耐力,增强体质,从而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优化生活质量[4-5]。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律失常以老年患者居多,常常影响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鄢摇摇,余玲,方小芸.心理护理改善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负性心理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213,216.
[2] 张雪.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7):233-234.
[3] 马丹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4):191-192.
[4] 徐晓燕.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5):179.
[5] 张继慧.心理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12):247-2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1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