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王集镇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王集镇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访谈等方式,分析了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业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链短;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数量不足,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缺乏统一的农产品品牌战略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大力优化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行优势农业品牌创建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对策;王集镇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1-0014-02
  王集镇地处泗阳县北部中心,东邻淮沭河,南傍六塘河,是国家级生态乡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宿迁市重点打造的9个小城市之一;境内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性气候区,年均气温14.2℃左右,冬季临界低温在-10℃左右,年均日照2215.9h左右,年均降水量906.2mm。
  1 现状
  镇域面积86hm2,总人口8.2万人,18个村居,161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为4850hm2,种植小麦3333hm2、水稻2133hm2,高标准农田面积200hm2、高效特色农业333hm2,家庭农场55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全镇大力推行农产品无公害与绿色食品种养产业的发展,初步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新体系,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优势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1 稻麦种植产业 近年来,王集镇积极引导农民瞄准市场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优稻米、小麦产业,在众王路两侧和王爱路两侧规划优质稻麦产业带。目前全镇建有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小麦)生产基地2000hm2,优质稻米生产基地1200hm2,其中省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稻米生产基地450hm2,在建设稻麦生产、烘干、仓储、销售等方面配套设施齐全的大型种植企业2家,即曙光村天乐家庭农场,种植面积200hm2,总投资600万元,现有12t烘干机组6台套,烘干加工房1200m2,仓库3000m2,晒场8000m2;魏圩村东盛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总投资450万元,现有15t烘干机组8台套,烘干加工房1500m2,仓库2000m2。
  1.2 果蔬果林产业 在稳定提高粮食产能基础上,积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在267省道沿线两侧500m范围内发展果蔬、果林产业带。具体为:由江苏省委帮扶的徐渡果蔬产业园面积35hm2,二期规划35hm2,主要栽植品种为设施草莓、避雨葡萄、优质梨3个产业,形成了“123”年效益递增的农业产业模式,集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果蔬园;大同梨园150hm2,其中牡丹套作梨树100hm2,果林套作50hm2,主要品种为苏翠1号、翠冠、砀山酥梨和红香酥梨;截至目前全镇蔬菜生产基地50hm2,果蔬100hm2,果林330hm2。
  1.3 花卉苗木产业 结合镇域规划,划定“三路两河”发展格局,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土地流转、农业优势产业项目建设,规划王爱路两侧苗木,即曙光村圣园苗圃基地100hm2,投资650万元,主育广玉兰、国槐、法桐、黄山栾、合欢、朴树、早柳、黄金槐、冬青、高杆女贞、清波垂柳、金丝垂柳等品种,共育植24万余株,实现收益37500元/hm2;在花园、跃进建设竹柳基地333hm2,并由3村组建优而美花木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年新增销售收入1080万元,利润177万元,销售利润率可达9.83%;魏圩村油用牡丹基地200hm2,张坝村单品菊花基地20hm2;在淮沭河、六塘河滩面规划苗木产业带1000hm2,为该镇花木优势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4 生态养殖产业 近年来,由江苏雨润集团在梨树村、徐渡村兴建纯发养殖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共建设猪舍约47000m2,已建猪舍72栋,年存栏量母猪5000头,实现销售收入8520万元,年利润达2527.8万元;跃进村兴鸿水产温室大棚设施甲鱼生态养殖场,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36个温室养殖棚,单体面积900m2,年养殖量150万只,销售额17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江苏华嘉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武集村建成标准化猪舍30栋,总投资1000万元,年存栏量生猪4000头;锡诚奶业养殖有限公司在集东村建设现代化奶牛饲养生態养殖场,总投资5000万元,牛舍6栋,面积40000m2,配置德国GEA50位全自动转盘式挤奶系统,自动制冷30t贮奶罐3个,流转周边土地135hm2,养殖规模2500头,日产鲜奶60t,年产值1亿元,产品销往上海光明乳业。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镇域内有122家不符合生态养殖条件的企业被关闭。截至目前,全镇具有生态设施养殖省级规模10家、市级5家、县级4家。
  2 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链短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目前85%以上的种养企业还处于初始阶段。如稻谷、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生产类产业,主要提供初级农产品,很少进行加工与销售,没有形成“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式发展。即使有些乡村产业存在产品加工, 但其规模通常较小,设备与技术也比较落后,缺乏深度与精度加工,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利润不高,产品销售也主要停留在本地市场。总体来说,农业产业链条有待完善,产业融合度不高。
  2.2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数量不足,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镇域内农业企业约有100家,实力相对较弱,具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锡诚奶牛养殖有限公司、纯发养殖有限公司与天乐家庭农场3家,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明显不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没有享受到资金、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限制了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3 缺乏统一的农产品品牌战略 虽然县域内优势农产品品种相对来说颇多,但未形成标准化品牌。这主要是由于生产者数量众多且规模小的生产经营模式通常会导致生产者各自为阵,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再加上生产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质量监控跟不上,难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从而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强。不少农民、企业生产者存在依赖政府的心理,创建品牌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缺乏品牌意识。
  3 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大力优化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聚焦重点产业发展,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统筹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集约配置,推动产业转型,积极打造机构合理、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农业集群。主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搞活流通、开拓市场等作用,形成包含研发、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甚至休闲旅游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模式,让农民紧密融入产业链,分享利益链。
  3.2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探索农业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有效形式和运作机制,研究制定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在资金、贴息等方面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和帮助企业增加对基地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检测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3.3 大力推行优势农业品牌创建力度 党委政府、广大企业主积极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依托当地的能人名人、龙头企业和产业优势,树品牌形象,推产品销售,创驰名商标,促进农业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创新科技,以品牌产品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质量。对于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知名品牌和商标的农业产业企业要给予适当奖励,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品牌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晋.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3):254-256.
  [2]周晓斌.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分析[J].知识经济,2017(2):19-20.
  [3]谢春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的障碍性因素与发展思路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6(4):89-94.
  [4]冷静.农业产业化路径选择有关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6(9):22-23.
  [5]张庆辉.我国农业发展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知识经济,2011(10):84.
  (责编:徐世红)
  作者简介:张长青(1976—),男,江苏泗阳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0-0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9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