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快速变化,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农村居民的安全需求,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出现。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减少城乡差异并实现社会公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1 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功能逐渐减弱。我国农村的人均耕地较少,全国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低于国际警戒线的533 m2,年均耕地减少121万~162万公顷。此外,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1.2 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逐渐延长,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预计到2030年,农村人口中有70%是老年人,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显然,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不能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1]。
1.3 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目前,城乡在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的差距较大,并存在持续扩大的趋势。如果这些情况不能逆转,将会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应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持社会稳定。
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虽然我国已推行过多种社会保障体系,并在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还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都应在保障项目上保持统一。而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依然落楼,如农村社会保障计划仍然缺少城镇居民广泛实施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2]。
2.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分配不足。政府对农民的救助方式主要是“低保户”和“五保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各种扶贫开发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好處,但从根本上说,只有解决地区贫困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国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已成趋势,但社会保障体系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已越发明显。
2.3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规范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多重管理、分工不明确等特点,不同部门和单位的地位和利益不同势必导致矛盾的产生。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管理缺乏专业人才和相应的严格管理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缺乏一定的约束。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对资金管理施加严格限制,从而导致资金的管理上存在缺陷,这限制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作用,农民也从中受益甚微[3]。
2.4 社会救助主体参与不足
社会救助存在着政府热、社会弱、市场冷的局面,实施社会救助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尽管这样可以轻松组织人员和资金快速有效地促进社会救助。但是,政府的长期救助将增加其自身行政运作的成本,同时削弱社会组织、第三方组织和慈善组织对社会的援助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的社会变革不断加剧,社会救助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其分布日益广泛、结构日益复杂,同时,其内部结构十分复杂,需求差异很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很困难的。
3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成因分析
3.1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影响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城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仍然主要依靠家庭和土地保障。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力得到提高,农民收入也有所增加,但实际上农民已经丧失了集体保障,成为了独立的生产经营个体。迄今为止,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基本框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城市[4]。
3.2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国家应将部分资金用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以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政府应始终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发挥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其职能,不断增加投资,特别是在资金方面。但是,根据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投资在总财政预算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并不高。
3.3 农民自我保障意识淡薄
我国农村居民普遍认为,社会保障只是少数人的特殊待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的平等权利。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社会保障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投资观念的落后和社会保障观念的缺乏是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直接原因。
4 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
4.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2个方面:1)尽快建立协调部门,适当划分各部门的职权范围;2)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可以更加公平地享受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丰富成果。对全体人民进行统筹规划,消除结构性问题和根源,协调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社会。
4.2 确保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相互促进
1)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资助贫困地区的发展,使农村社会保障能够保障其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2)政府应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领导作用,集中力量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把重点放在最贫困群体、最落后地区和最基础的项目上。真正让农民意识到国家正在与人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4.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监管体系
为了确保开放、公正和公平,使所有系统和措施透明,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应该消除多重管理和个体管理,实行统一管理、规范管理,严格监督社会保障的管理和资金分配。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公众支持和监督,紧紧把握群众路线政策,增加公众参与度,增强公众监督能力。在公众有意识监督的同时,还必须依靠专业的社会组织,依靠其专业视角和方向来监督社会救助的实施,并委托社会组织对社会救助进行审计。
4.4 实现救助主体多元化
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社会援助是不现实的,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1)鼓励社会志愿团队的参与。应鼓励公众加入农村社会救助志愿者团队,进行社会救助的宣传和相关政策的推广。2)刺激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制定相应的减税减费政策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对社会救助资金的投资,以补充政府资金,有效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实现双赢。
5 结语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有必要深入研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现实出发,不断消除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实施的障碍,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使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贺雪峰.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3):147-153.
[2] 张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准扶贫战略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8.
[3] 曾江辉,谢云.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部地区城镇贫困问题探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5):8-9.
[4] 姚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4(12):6.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1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