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红梅
【摘要】在当代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只是一个教學的作用,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开发,引领小学生在数学中积极地进行探索,不惧怕数学,能够积极地探讨数学的解题思路和思考方式。在数学的学习中,思考和策略都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只有多角度的思考,才能在问题上将解题升华,启发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划分出最为有效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策略多样化 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158-01
一、通过转化情景引导小学生开启不同接替思维
部分的教师为了小学生能够形成较为保守稳健的数学思路,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保守,对学生的教学手段依照传统模式,缺乏思考。导致小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时,思考内容不全面,思考问题的方式单一,思维模式固定,学生很难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因此,要解决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要转化教学的情景,引导小学生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拓展小学生的思维思考模式,打破固定思维,使小学生对问题产生多元化的解体模式。比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让学生们进行观察,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正方体盒子的体积。小组交流讨论后,可以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看看学生们能够想出多少种办法,从而了解到学生们的思维思考模式是什么,再进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们进行思维的拓展。在集体对学生算法评议探讨基础上,教师再适时引入正方体体积的公式: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但是在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普通的情境设置,学生们只能理解面积=边长×边长,而对体积公式的推导,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要对情境进行相应的转化,以面积的计算为开始,逐渐引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教师可以把正方体的盒子拆开,形成一个平面图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去计算底面的面积,同时告诉学生,在数学计算体积当中,底面的厚度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但是如果是很多个底面叠加起来的话,那么它的厚度就会增加,这样下来,就是一个相对的体积了。此时教师再导入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就不会那么难于理解了。换而言之,三边相乘就是一个底面的面积乘以很多个这样厚度的底面,而这些很多个厚度加起来就是它的高,那么体积不就是底面的面积乘以高了吗,而底面面积又是边长×边长,因此体积就是:三边相乘。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情境转换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要顺利的将所学内容用一种更好的方式转换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而情境不但能够营造出一定的环境和气氛,还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小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对问题产生多元化的思考与解题思路。
二、通过讨论以及交流创设丰富多样的解题策略
小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可能还不够充足,解题的经验相对来说也比较缺乏,因此每当遇到数学难题时,往往只能想出一种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但是毕竟一个班级的学生总会有思路不同的,他们每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经常能够想出不同的解题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活动,让学生们主动去探讨解题思路,相互思维碰撞,拓展升华思维策略。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每个小组里设置小组长,以便于组织对同一个问题的讨论和争议。教师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个问题:六(4)班同学分为两组一起去栽树,第一组栽的树为总数的80%,比第二组多栽了20棵,全班一共栽了多少棵?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自主讨论,探讨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式,然后再让学生们共同展示和评议解题策略,教师进行最后的解答和点评。在讨论中,有些学生会自己进行推算,不借助什么方法,有的学生会算一下比数,还有的学生会借助方程进行解答,这些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分享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学生自己才能体会到,原来这道题不仅仅只有一种解法,也分享到其他同学的各种奇思妙想,从而让学生明白不可过于的自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努力多学习一些优秀的解题思路,从而扩展自己的思维模式。
三、运用经典的例题帮助学生开拓数学分析思维
经典例题的演示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典例题的解题方式和解题思路是非常多的,这些例题经过教师的解答,都会以一个很好的方式灌输进学生的脑子里,对学生的思路拓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比如在学习《方程》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题材设计出一个解方程的问题,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设置,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考验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有玫瑰和百合两种花一共12枝,分别要售卖给一位姐姐,玫瑰每两枝包一束,百合每三枝包一束,一共包装成6束,求两种花各包了几束?在进行相应的讨论时,有的学生想法比较直接,他们直接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推算,立刻就可以口头表达出来。而有的同学则喜欢利用相应的公式和方程进行计算,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数都习惯了利用方程进行计算,这一类学生会认为方程计算出来的比较精确而且方程相比于其他来说也简单很多,但是对于一些不会用方程的人来说,让他们利用方程计算就会比较困难,因为他们连简单的逻辑关系都是罗列不出来的。因此,就会逐渐的出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会用的同学可以用公式解决很多问题,而不会的同学就只能变着法子琢磨,却不能有很高的效率。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解题思路逐个进行点评,告诉学生这些方法的正确解题方式是什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应该用哪些方式去解决。
综上所述,现代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要更加的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用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各项综合能力,在学习的同时不忘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利用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树立学生自己的思维思考模式,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汤瑞淦.小学数学问题多样化解决策略的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 2017(23).
[2]于少儒.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14):59-60.
作者简介:
林红梅(1980年4月-)女,汉族,福建省三明市人,本科,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7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