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在妇科急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彩超在妇科急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A组进行腹部彩超检查,B组进行阴道彩超检查,C组进行腹部联合阴道彩超检查。对比三组检查后的疾病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检查后,C组的疾病确诊率高于A组和B组,其疾病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急诊患者中联用腹部及阴道彩超进行病情诊断,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而可对患者的急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妇科急诊;彩超;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1
妇科急诊疾病类型较多且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其中以妇科急腹症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妇科急腹症类型包括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卵巢肿瘤蒂扭转等,上述疾病的症状表现均较为相似,因此仅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询问病史无法对其病情进行准确判断[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彩色超声检查现已在临床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为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彩超进行病情诊断的临床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20例妇科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3~51岁,平均年龄为(41.9±3.4)岁;其中,疾病类型为卵巢囊肿破裂的患者有23例,为急性盆腔炎的患者有35例,為异位妊娠的患者有29例,为肿瘤扭转的患者有33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参与本研究的全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研究内容知情,且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三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腹部彩超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告知患者于检查前饮用足量的饮用水,以充盈膀胱。将彩超检查仪的探头频率设为3.0~5.0 MHz,并将耦合剂涂抹于探头扫查位置处,之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应用探头对患者的耻骨联合部位进行横向及纵向扫查,探查患者的子宫部位有无包块、妊娠囊或积液,子宫和子宫附件为重点扫查部位。
B组:阴道彩超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叮嘱患者于检查前排空膀胱。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将彩超检查仪探头频率设置为6.0~8.0MHz,之后将避孕套套于探头之上。然后,将探头缓慢送进至患者的阴道内部,在探头送入过程中,使探头贴合于宫颈的穹窿部,并在转动探头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宫腔及盆腔部位进行全面探查,观察是否存在子宫包块、妊娠囊、积液等。对于病情危重且复杂的患者,应反复进行扫查动作,进而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C组:腹部彩超联合阴道彩超检查。具体的联合检查方法同上。
三组在进行彩超检查的基础上,均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将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检查后的疾病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
1.4 统计学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C组的疾病确诊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且其疾病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妇科急诊疾病类型较多以妇科急腹症常见,此类患者的发病急,病情严重, 进展快,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常缺乏典型性、特异性指征无法确诊。若未能对该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则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
彩色超声检查是妇科急诊患者常用的病情筛查手段,该检查方法的操作简单、检查图像分辨率较高、无检查副作用,且价格低廉 。但腹部超声检查患者需维持膀胱充盈状态,同时受患者的膀胱充盈情况、脂肪层厚度、肠腔内气体量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可导致诊断的准确性和彩超图像的清晰度均有所下降[4]。而阴道彩超检查方法较为简单,且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可避免脂肪厚度、肠腔内气体量等因素对检查准确性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由于阴道彩超检查的成像清晰度较高,进而可及时发现患者的微小病灶,但受该检查方法的探头探查范围的影响,进而可导致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漏诊及误诊情况。两者联合检查科显著提高妇科急诊症患者的疾病确诊率。研究的研究结果证实C组的疾病确诊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其疾病误诊及漏诊率均低于A组和B组。
参考文献
[1] 杨 萍.彩超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75-75.
[2] 刘 爽.阴道彩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4):90-91.
[3] 李 敏.经腹部彩超与经阴道彩超在妇科急腹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17-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0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