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情境式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基于这一理论基础,笔者以口才课为对象,着重实践情境式教学模式,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转变师生传统角色,在平等、对话、互动的关系中,教学相长,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式教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一言堂。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与学生难以互动,越来越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打破传统观念的约束,改革现有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地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口才课。我校为了落实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实现“三个一”的目标,也对口才课做过多方面的改革。《口才训练》课程经过教师们多方面的不断努力和尝试,也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模式是我们一直在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最大限度实现全员参与、全员互动,我们进行了探讨。
  
  一、理论基础简介
  
  情境式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但是,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而总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的。这种学习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学习在其中进行的情境的联系。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被利用的先前的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受到重新建构。学习者是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的。
  关于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个人建构的过程。
  关于学习结果,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育者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指导和协助学生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
  
  二、建构主义理论实践――情境教学法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即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将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交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专家解决过程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指导学生探索。情境性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有真实感,学生易于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这是空洞说教式教学无法比拟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真实事例,把教材内容放到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去,让教学内容活化起来。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虚拟现实,达到完成真实任务的目的。
  下面以口才课为例,具体阐述我们是如何构建情境进行情境式教学的。
  (一)精选专题内容
  很多高校都陆续开设口才课,口才教材也林林总总。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口才学习上有条理、成系统地展开,我们在教学的选题上做了精心的取舍,将教学内容按照专题的形式设定下来,为构建情境打下良好的前提基础。比如,获得良好的口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敢不敢说是第一步。所以,口才训练的第一个专题,就是《如何克服怯场心理》。跨出了“敢说”这一步,接下来就是“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知识积累》让学生言之有物;《思维训练》从内化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活跃扩展思路;《语言的表达技巧》让学生的表达更出彩;《面试求职口才》则让学生具体实践等等。
  另外,在素材的选择上也做了精选。比如在《如何克服怯场心理》这一专题中,我们大胆借用了李阳疯狂英语的“三最”训练法,即通过夸张的“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训练,矫枉过正,达到“敢说”目的。每一个“最”都有大量实训的材料,比如各种风格的诗歌、快板词、解说词等等。《思维训练》章节的选材,我们选取了大家身边的例子。比如训练纵深思维,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选取的是“武汉公交车司机屡次被打事件”这一社会热点题材,让大家共同关注他们所学习生活的地方,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二)设计多种情境
  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支持者、促进者,设计多种情境是其要职。
  1.角色扮演
  情境角色扮演是要求若干个学生,按照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分别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以便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去体验、去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主题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意义构建的教学策略。
  比如,为让学生对“好的口才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和清醒的语境意识”这一点有深刻理解,我们设定了“志愿者推销报纸”这一情境。一个学生扮演卖报纸的志愿者,另外三个学生分别扮演上班族、买菜大婶、晨练老人角色。志愿者角色的任务是成功推销报纸,顾客角色的任务是想出种种理由不想买报纸。各种角色自己揣摩,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该选择怎样的语言,说什么样的话,马上引起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再比如,在《面试求职口才》中,选出主考官和应聘者的角色,针对自己专业,设定相关职位,进行模拟求职。
  当然这种角色扮演方式,也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比如师生组合(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生生组合(学生和学生一起参与)、换位组合(角色互换,换位参与)等。多种角色组合,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有趣味,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理解。
  2.游戏情境
  游戏情境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让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当然,游戏情境的设置,还是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同时不宜太复杂繁琐,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关注,能给学生以思考。比如《思维训练》的导入,我们设计了两个小游戏,表面看似道数学题,实际是个关于“思维”的考题。题目内容很简单,结果也简单,只是过程有一定难度。想出答案的学生成就感油然而生,没想出答案的学生知道答案后恍然大悟,开始关注“思维与口才的关系”。再比如,为了训练学生们的“延展性思维”,又设置了“串词”游戏环节,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随机写出一个词,随机组合,然后让大家将这些毫无关联的词串起来,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谁的反应速度最快。
  3.话题情境
  这里的话题情境,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水平相当的话题,让学生关注、讨论。我们选用的是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结合紧密,同时又是社会热点,有话可说,值得争议。这样,学生们运用现有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通过老师的引导,积极构建,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提升认知构建,口才训练也就在这一构建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锻炼。比如“纵深思维”部分,老师设计了“访谈式”教学方式,即老师充当主持人,给出一个话题,提供视频资料和相关的文字资料,让每个小班推荐嘉宾进行访谈,其他同学以摇动手中的红绿牌来表示对嘉宾言论的赞成和反对,以举手来表示“我要说”。这一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学习,“全员参与”这一概念不止是流于表面的热闹,而是从深层次让尽量多的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构建。
  (三)运用多媒体
  语言实践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课堂教学毕竟不是真正的社会语言交际与实践。有些情境的设计往往受到时空限制无法全面做到。很多口才课都在多媒体教室开展,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条件,针对每一个专题,借助网络、录音软件、幻灯机等,制作出很多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用这些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场景,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把语言、人物、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声像和语言组成的三维立体式口才教学情境,刺激学生视听感受,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效辅助了情境模式的创设。
  
  四、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师生角色定位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支持者、促进者,学生是意义构建的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教师面临从知识传递者向构建合作者的角色转换,学生由知识被动者转换为一个主动构建者。师生关系变得平等、互动。建构主义的情境式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依据教学规律,创设有效的情境,最终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师生互动中,有效实现“教学相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2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