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现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相较于教师的纯粹主观灌输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是很浓厚,单调的语文课堂更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因此多媒体的恰当应用无疑对课堂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对新鲜、多变的事物是充满好奇感的,当教师运用多媒体去刺激他们的时候,不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总是居于课堂的主导部分。在这一过程,教师不仅仅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同时还要讲解,费时费力,浪费了大量的教学实践机会。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则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课前,老师先设计好整洁规范板书的图案,课上,只需按照程序将板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如此,教师可以利用节约省的时间扩充教学内容,增加课堂训练的次数。提高知识结构密度。或者,把余出来的时间惊醒课堂答疑,学生有疑问,在当堂就可解决。除此之外,现代教育媒体的视听交互功能,更容易被处在成长阶段,爱好新奇的学生们所接受。它可以把大量学生必须了解的信息以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时,学生的情绪亢奋,思维敏捷,这种情况下最容易接受知识,沉浸在情感的熏陶中,说、读、写这类能力训练本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现代教育媒体教学的直接呈现使之中变得有趣而易于接受。如此一来,学习情境被优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提高。当学生置身于最有利于的环境中,思维兴趣才会异常活跃,学习主动性才能高涨。学习的活动空间范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创设课文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全面、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乐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其他教学媒体难以实现的“形真”;通过形、声、色、光的运用与结合,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导致“情深”,引起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战争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实在太遥远了,仅凭学生对文章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不容易真正体会到八路军战士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所以,教者可在学习课文以前,详细介绍战争的背景,给学生打下爱憎分明的感情基调,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课文,感悟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随后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片段,使学生走近那场战争,走近英雄们,使学生在感情上得到升华,情为之所动。随后,教者在电脑上展现五位壮士屹立狼牙山顶峰的英雄形象,映出字幕:“此刻,面对伟大的革命英雄们,你们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通过刚才的学习和对电影片段的欣赏,学生情绪高昂,跃跃欲试地要对英雄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决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很自然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四、把“重教”变为“重学”
乌申斯基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的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过去的应试教育是“老师讲、学生背、应付考”,于是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只是一味的死记,根本没有理解或者只作一些囫囵吞枣的理解。而素质教育则重在学生主动、积极、真正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这方面确有很大的实效。
五、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就必须多让学生参与,真正的体现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欲望。
如我在《七月的天山》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