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远程直播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选江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0)12-0192-02
邓小平同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了教育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其内涵之丰富,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卫星远程教育应运而生。远端学校充分利用直播学校的资源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了远端学校与直播学校教育优势互补,但由于直播教学将教与学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较之与面对面地教与学,在课堂教学交流互动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如何打破时空距离,真正实现直播教师、辅导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自己一年来的感受、心得和体会作一个简单的概括,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提前介入法
上课之前远端学校的辅导教师必须提前介入,首先要熟悉直播教师的教案、课件、精讲的例题,以及布置的学生作业,其次要揣摩直播教师上这一堂课的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分析直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甚至直播教师的语速、语调、表情变化也绝不能放过,再是要研究直播教师与他自己所教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情况。然后再研究自己的学生是否也能够与直播教师交流互动,交流会出现哪些困难,思维能否跟得上,跟不上咋办?辅导教师将采取何种补救措施,课堂内怎样实施这种补救,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课前制订好“课堂预案”并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像这样一种实现直播教师、辅导教师、学生三方互动交流的方法叫提前介入法。如高三《植物的矿质代谢》的直播复习课中,上课伊始,直播教师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矿质元素这一概念,同时也要求学生叙述出这个概念。教师虽然强调了“除C、H、O外”和“主要”二字外,但我们的学生对此可能还不会过细地去理解。那么辅导教师在课前预习有针对性地出一些习题,印发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去理解,我在课前就出了这样一道题:下面关于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都是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B、植物的叶片只能吸收CO2供给光合作用所需而不能吸收矿质元素。
C、C.H.O,N.P.S.K.Ca.Mg等元素既是植物生活所需的大量元素,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D、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是为植物生长、生殖所需要,且这种需要是专一的,不可替代的,主要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也可由植物的叶片吸收。
再如高三《植物的水分代谢》的直播复习课中,直播教师讲到渗透作用这一概念时,溶剂分子(如水)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摩尔浓度)向高浓度的扩散、渗透的结果使膜两侧的浓度趋于相等(即基本相同)但不完全相等,对此学生有两个地方可能难以理解或易被忽视:第一、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摩尔浓度而不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渗透的结果使膜两侧的浓度趋于相等但不完全相等,这两个地方直播教师也没有举例加以解释,根据这一情况布置了两个有趣的思考题:①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质相同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始和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 )
A、甲液面高于乙 B、乙液面高于甲
C、先甲液面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先甲液面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②给你一根足够长的毛细管末端连有球状漏斗,漏斗的开口用半透膜密封,一定的30%的蔗糖溶液,足够大的烧杯,足够的清水,能否把水送上月球吗?通过辅导教师这一课前互动弥补,当直播教师讲到这一知识时,学生便恍然大悟,不由自主地会与直播教师主动交流。
二、双簧互动法
我们在观看小品节目时,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场面――甲演员坐在椅子上不讲只表演动作,乙演员则拿起话筒躲在甲的身后演讲,两人配合默契。我们的直播教学与这种情形有点相似,直播教师他不可能知道远端学校学生的听课情况,学生的思想状况,因而他也不可能与远端学校的学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这就要求我们的辅导教师在直播教学的课堂中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和氛围,让自己的学生主动地与直播教师交流。这时我们的辅导教师所起的作用――中间传媒,让学生感受到直播教师就在他们的身旁,这种三方互动交流的方法叫双簧互动法。双簧互动法要求我们的辅导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较高的表演能力、敏锐的的洞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
我们的辅导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变化,并适时导引,及时提醒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同学“跟调唱歌”,对那些思维活跃、回答问题很积极的同学,要不失时机坚起大拇指给予表扬与鼓励,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以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
作为直播教学辅导老师还要有较强的表演能力,要不断揣摩直播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艺术。课堂上要能够做到与直播教师“形神合一”,要能够把自己的表演与直播教师的讲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直播教师就在他们的面前。因此在上课之前,辅导老师要反复观看直播课,反复思考,甚至去模拟直播教师的教学。
例如:高三《植物的矿质代谢》的直播复习课中,直播教师讲到矿质元素的利用这一知识点时,N、P、Mg、K在植物体内是可转移的,能够被多次利用,当植物缺少时,老叶首先表现出缺乏症,我在课前就做好准备,摘一朵既有老叶又有幼叶的枝条,把N、P、Mg、K四种元素用小纸板剪好并涂上不同的色彩,当植物体内缺乏时,让小纸板从枝条的老叶上慢慢移动到幼叶上并让老叶出现萎蔫状。通过直播老师的讲解和辅导教师的表演,学生便牢牢地记住了该知识点。
三、见缝插针法
直播教学主要是针对本部学生来授课的,对本部学生来说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对远端来说,由于远程直播教学是在屏幕上展现的,远程学生除了能听、读、写、思外,最重要的“说”已被本部的学生所取代,自己的见解没有机会表达,如果远端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渐渐地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此时,我们辅导教师就要发挥主动性作用,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抓住时机,掌握火候,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如当直播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时,辅导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缝隙上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直播教师让本部学生回答问题时,趁此之际,让自己的学生也同步回答,像这样一种师生互动交流的方法叫见缝插针法。见缝插针法要求我们的辅导教师课前要非常熟悉每一堂直播课的进程,直播教师的语速、板书的时间,本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等,其次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容量,再者要掌握火候,要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例如高三生物《植物的矿质代谢》的直播复习课中,直播教师出了这样一道习题: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试验分为2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几种 子的浓度,表中各 子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子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
实验条件 光下黑暗
水分消耗(ml) 1090435
Ca2+ (%) 135 105
K+ (%)27 35
Mg2+ (%) 179 113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吸收离子和吸收水分比例来看,大麦在光下吸收哪种离子比吸水快?
(2)从上述实验数据,可获得出哪些结论?
直播教师利用比率来得出结论:设起始某离子质量为a,水的质量为b,则起始浓度为 ,一段时间后设失盐率为y%,失水率为x%,则试验结束时为 , ,我趁直播教师在板书之际,当场向学生提出在某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同时失去时,失水的比率大于失去溶质的比率,浓度增大,前后相比大于1,反之亦然。这种思考比直接演算要快得多。
四、师生共鸣法
在直播课堂中,辅导老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课堂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产生和老师同样的情感体验,就能让学生渐入佳境,达到求知的最高境界,像这样的一种师生互动交流的方法叫师生共鸣法。
师生共鸣法要求我们的辅导老师应与学生平等、民主,在直播课堂中,可以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在课前预设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当直播教师布置练习时,辅导老师不能做旁观者,应与学生一样在黑板上演练,和学生比速度,有时还可以故意在学生易错的地方做错。然后巧妙地纠正,这样学生就会乐所乐,和你共同融入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
五、课后追补法
直播教学课堂内容容量大、难度深、起点高、节奏快,再者远端学校的学生基础要差一点,接受能力要逊色一点,课堂上尽管我们的辅导老师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措施进行补救,可能还有一部分学生仍然听不懂课,跟不上这种快节奏,那只好将这部分学生集中起来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弥补,像这种师生互动交流的方法叫课后追补法。课后追补的最佳时机是刚下课的几分钟,辅导老师可以利用这几分钟的时间对当堂的疑难问题再重新讲解,让学生搞清楚,或者是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零星的知识系统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辅导教师要推迟几分钟离开教室,为学生提供释疑、解难的机会,使学生当堂有问题当场消化,不让学生疑难堆集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其次是利用晚自习和双休日的时间,分层次、分类别,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直播教学可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多,尤其是师生互动交流的问题更需要也更值得我们大家去探究。每个辅导老师尽管处理问题的对策也各不相同,但通过我们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从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以上五种方法,是本人对直播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些初浅理解和探究,旨在抛砖引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2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