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学刘备的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成君忆

  曹操的领导力
  
  我把领导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渔夫,另一种是园丁。他们分别信奉两种不同的管理学:一种信奉渔夫的管理学,为的是获取、占有和控制财富;一种信奉园丁的管理学,关注的则是如何培育和创造财富的过程。
  《三国演义》中就描写了两位富有领导力的英雄。一位是看重绩效的领导者――曹操;另一位是看重人情的领导者――刘备。
  与曹操和刘备同时期的人物,如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江东孙策,以及张绣、张鲁、韩遂等辈,几乎全都是渔夫式的领导者。在这些渔夫之中,曹操无疑是最杰出的一个。直到今天,曹操仍然被人们看成是一个富有领导力的人。
  曹操是一位军事谋略方面的专家。现代商业社会崇尚《孙子兵法》,而他则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孙子兵法》做注解的研究者。虽然跨越了一千八百年的时空,但他与今天的人们却是如此所见略同。他长于用军事行动达到目标,以至于他曾经拥有过令人吃惊的财富和势力,今天的人们甚至把他作为企业家的楷模。
  应该说,曹操并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人。公元189年,大汉王朝中平六年九月甲戌日,汉献帝在董卓的操纵下登上皇帝的大位。从那一天起,他就成了大奸臣董卓摆布的傀儡。董卓失败之后,国家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可怜的汉献帝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军阀们追逐和玩弄的政治工具。
  在所有“挟天子而令诸侯”的阴谋者之中,曹操无疑是最成功的玩家。因为拥有了汉献帝这个政治工具,他获得了一个法定性的国家领导职位,即大汉王朝的丞相。与此同时,他把丞相府改造成了一个军事管理机构,并用这种军事管理的方式彻底架空了汉献帝的中央政府。
  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成功地掌握了大汉王朝的管理机器。他可以用天子的名义占有国家的各种经济资源,用天子的名义任命各地的官员,用天子的名义惩罚那些不愿意顺从他的大臣和军阀。在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袁绍之后,他已经控制了大半个中国。
  他拥有法定性的领导职位和政治家们所特有的口才,他懂得如何使用强制性的力量来控制局势,他善于设计一些奖励人才的技巧,他是一个渔夫式的管理专家。可惜的是,由于他在道德上缺少令人信赖的人格,他的领导力显得非常脆弱。由于长期的焦虑,他大约在四十岁时就患有头风,并且在六十六岁那年死于头风。
  
  衣带诏事件
  
  公元199年,汉献帝建安四年夏天,刘备奉了曹操的军令,率领一支人马在徐州附近阻击袁术。袁术既死,刘备趁机占领徐州,公开树起了反曹的大旗。
  刘备为什么反抗曹操呢?现代学者似乎很少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喜欢想当然地理解成两位英雄之间的竞争,就好像两位创业者之间的竞争一样。然而,最初的情况并非如此。
  应该说,曹操是很欣赏刘备的,尽管刘备帮助过徐州刺史陶谦。曹操曾经一口咬定陶谦是杀父的仇人,亲领大军攻打徐州。徐州保卫战结束之后不久,陶谦就一病不起,临死之前把徐州托付给了刘备。后来,吕布阴谋夺取徐州,迫使刘备投奔曹操。曹操也不计前嫌,以汉献帝的名义任命他为豫州牧。汉献帝也很喜欢他,又拜他为友将军、宜城亭侯。
  与曹操不同的是,刘备是一个很看重道德的人。少年时期的刘备曾经在经学大师卢植门下求学两年,虽然不曾学会如何创作诗词歌赋,却颇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曹操是一个情操高尚的领导者,刘备一定会成为他的好朋友,就像刘备当年成为孔融和陶谦的好朋友一样。如此一来,刘备非但不会反抗曹操,反而会以自己的真诚与他肝胆相照。
  然而,曹操并不是一个真诚和高尚的人。他满脑子想的不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丞相,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势去谋取个人的利益。所以,历史上评价曹操的时候,总是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更有甚者,曹操身为大汉王朝的丞相,却常常随意欺凌大汉王朝的皇帝。
  促使刘备决心反曹的,是建安四年春天发生的“衣带诏事件”。有一天,汉献帝赐给车骑将军董承一条用白玉镶嵌的衣带。董承回到家,从表带的衬里之中发现了一份用鲜血写成的诏书,悲愤的汉献帝在血诏中拜托他邀集一批忠义之士,设计殄灭曹操。当董承等人把血诏出示给刘备观看的时候,他立即表示愿意加入反曹的同盟。
  在那样恐怖的环境中,反抗曹操意味着随时都可能丢掉脑袋。如果刘备不反曹操,他就可以在一个高级官员的职位上,轻松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但道德的力量让刘备毅然站到曹操的对立面。
  刘备在徐州宣布反曹的第二年春节,衣带诏的秘密就被曹操发现了。曹操立即杀害了车骑将军董承、工部侍郎王子服等人以及他们的家小。反曹同盟之中,只有刘备和西凉太守马腾幸免于难。
  
  领导力的两种风格
  
  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二月的某天傍晚,曹操和陈宫投宿于吕伯奢的家中,误杀了吕家的八条人命。因为害怕事情败露,他索性又残忍地杀害了毫不知情的吕伯奢。吕伯奢是曹太公的结义兄弟,算起来也是曹操的叔叔。陈宫指责曹操心地狠毒,曹操说出了那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刘备也有一句名言。公元223年,汉昭烈帝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终前留有遗诏。在遗诏中,他告诫儿子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两句名言,鲜明地反映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分别代表了领导力的两种风格。
  曹操是一个渔夫。尽管他是一个杰出的渔夫,但无论他如何杰出,都不能改变渔夫自私自利的本性。
  刘备是一个园丁。虽然他不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园丁,但他身上却有着园丁唯贤唯德的情操。
  在这场渔夫与园丁的对抗中,究竟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两个管理风格迥然不同的对手,究竟谁更有领导力呢?
  公元201年,汉献帝建安六年六月,刘备趁着曹操与袁绍交战于仓亭,许昌空虚,提兵前来营救汉献帝。仓亭之战其实是官渡大战的尾声,曹操用十面埋伏之计,彻底打垮了袁绍的战斗力量。等到刘备引军来到许昌附近的时候,曹操已经迅速回军防守,拒刘备于许昌西南方向的禳山。
  刘备虽然兵力单薄,但他的麾下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忠诚而勇冠三军的大将,强敌在前,却并不胆怯。可惜的是,他在军事谋略方面的能力明显不如曹操,被曹操用计将他和他的兄弟们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在苍茫夜色的掩护下,刘备和他的兄弟们只好率领几百名残兵,逃向荆州。
  然而,这场战争的胜负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都不是最终的结果,他们之间的较量,其实才刚刚开始。
  (摘自《像园丁那样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8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