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以地入股”三方共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投入巨资造林,林木死亡率却居高不下,损失让多方心痛。
大足政府让农民以地入股参与造林、管林、护林,不仅“医好”了各方“心病”,而且一举摆脱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困局。
租地种树之困
8月7日一早,太阳还没露头,大足县邮亭镇天福村一社的农民罗顺金,跟妻子交待两句后,抓过一把锄头,便“上班”去了。
罗顺金的“办公室”有点大,家门口一带200亩的坡地,都是他的办公场所――坡地上挺拔的1.4万余棵巨桉,就是他的“员工”。
走走看看,除除草,培培土。
“这种劳动强度,比种田的活路轻,但每月工资有500元。”这让以前没有稳定收入的罗顺金特别上心,他管辖范围内的林木,因他的精心照顾而全部“身体健康,长势良好”。
“种一棵就活一棵。”大足县万贯林业公司项目经理张文杰一脸灿烂,“为何能取得如此辉煌战绩?我们聘请了200名村民来从事护林工作。”
“农民对林木的管护非常用心,公司根本不操心林木被损坏。”提起林木管护,张文杰很是得意。
时间退回到两年前,张文杰却是一脸哭相。
“农民不仅不管护林子,还在林下种庄稼,根本不在乎树的死活。”张文杰说,两年前,公司准备在大足投资林业时发现,投资方都是采用从农民手中租地的方式造林。这种租地种树的模式,让投资商们吃尽了苦头。
“租地种树,最后一无所获的事情时有发生。”大足县林业局局长胡红兵说,有位业主从农民手中租地种枇杷、银杏等经济林木,因为管护不力,“血本无归”的业主一走了之,烂摊子就甩给了政府。
租地种树模式,不仅让山林“年年种树不见树”,更让投资商们因怕“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不敢下叉,“森林大足”建设陷入困局。
以地入股破困局
绿色银行,处处是金――一心想挖掘“森林重庆”商机的万贯公司,开始寻找进入之道。
几番考察后,万贯公司提出“农户、公司、社会三者利益结合”的想法。这一想法,点亮了正在寻求破解“年年种树不见树”困局的大足县林业局领导的眼睛。
大足县林业局多次召开专家、村民座谈会,问计于民。两个月后,“万贯想法”在大足县林业局的精心谋划下,变成一种管护新模式:农民供土地,业主出资金,双方共管护,收益两分成。
“在造林中,农户以坡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以树苗、肥料、技术等投入入股。树木成材后,双方按比例分成,公司占51%-60%,农户占40%-49%。”胡红兵说,同时,公司雇请当地农民进行管护,支付工资。
把业主与农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种模式将农民变成了股东,他们再也不会“袖手旁观”看业主的笑话了。
“如果地里的树长势不好,卖不上好价钱,不光公司受损失,我也有损失。”罗顺金说,自己的切身利益与公司连在一起,管护起来就特别上心。
“从2008年开始,大足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基本达到100%。”胡红兵说。这种管护模式,还吸引了天巨、聚黎等七家公司在大足造林。
“上千村民跟我一样,当上了山林管护员,拿上了月薪。”罗顺金说。
这是一种农民受益、公司得利、政府减压的三赢模式。这种模式随后被石柱、开县等地复制,已在重庆荡开一池春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0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