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两权分离度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研究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对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的影响,以2014年沪深两市A股790家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上市家族企业,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程度越高。
  关键词:两权分离度;自利性业绩归因;家族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7-0088-02
  引言
  自利性业绩归因是针对业绩解释披露的主观操纵行为,与操纵财务业绩数据的盈余管理类似,两者目的都是为了影响利益相关者对管理层的态度以及提升企业的形象[1]。国内外研究证实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自利性业绩归因行为。在业绩解释部分,将有利的结果归因于内部因素,不利的结果归因于超过公司控制的外部因素。
  终极控制人相对其他中小投资者更具有信息优势,且中小投资者存在搭便车心理,不愿支付监督成本,一般是通过公司的对外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偏离为终极控制人提供了便利,使他们既有能力又有动机通过操纵信息披露来谋求更大的私人利益。
  自利性业绩归因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两权分离度与自利性业绩归因方面的研究。但自利性业绩归因和盈余管理属于信息操纵的两个方面,关于两权分离度会影响盈余管理已经得到证实,所以本文研究两权分离度对自利性业绩归因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
  对于业绩归因的需求会有多种原因:向外部投资者传达能力,或者用来维持自己的自尊等。内部归因可以是公司行为、组织战略或运营能力等,而外部归因可以是宏观经济条件或客户需求等,可以根据是否超出行动者控制进行内外部因素判断。归因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负面的,这样会产生内部正面、内部负面、外部正面和外部负面四种不同的归因类型。当管理层认为需要自我保护或对未来事件有效控制时,他们会做出自利的归因。
  国内外关于自利性业绩归因行为的存在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关于自利性业绩归因会造成的影响并没有统一结论。Jayamohan等人[1]认为,家族企业使用更多的外部消极归因会使股票市场的反应更负面。有学者认为,投资者既不会忽略自利性业绩归因,也不接受他们表面价值,而是依赖行业和公司的具体信息来评估他们的合理性[2],在合理归因的基础上,适当的自利性业绩归因可以起到正面作用,不合适的归因会适得其反。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在东亚最高[3]。中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公司自愿性披露程度越低。上市家族企业由于家族成员深度参与公司业务,拥有更多的内部信息和关于企业内部运作的信息,家族所有者会使用公司来最大化个人利益,而不是股东利益。为了保持家族控制,满足分析师的期望,以及防止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任何漏洞,他们会隐瞒内幕信息,并密谋创建共同阵线,降低利益相关者不满风险。并结合前面对两权分离度与盈余管理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会正向影响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
  二、实证研究
  本王样本选择是基于国泰安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库,选择上市家族企业的标准是:首先,最终控制者能追踪到自然人或家族;其次,最终控制者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必须是被投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在此基础上剔除样本:一是在2013年及以后的上市公司;二是金融企业、ST企业;三是控制变量缺失;四是目前已经退市;五是发起上市时为国家控股;六是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在10%以下;七是创始人家族所有权低于5%。最后,得到的样本共982家。逐一分析上市公司年报,剔除掉没有明确进行业绩归因的企业,最终共获得分析样本790家。
  我们借鉴孙蔓莉等[4]提出的自利性业绩归因指数SSAB(Self Serving Attribution Bias),进行被解释变量度量。本文所有变量解释(如表1所示)。
  我们对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如表2所示),并对其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和异方差性检验,各变量的VIF值均低于1.2,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使用White检验发现样本不存在异方差性。实证研究表明,自变量两权分离度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呈显著负相关(p<0.05),即兩权分离程度越大,自利性归因倾向程度越强,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控制变量控制权与自利性归因指数呈正相关(p<0.1),随着控制权的提高,终极控制人则会更多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加剧,掠夺动机增强,会有更强的自利性归因倾向。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相对集中,公司终极控制者会进一步通过金字塔、多重持股等结构进一步以较少的现金流权获得更多的控制权,终极控制人与外部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加剧。本文以201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两权分离度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研究,认为家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自利性归因,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越大,自利性归因倾向越高。在阅读公司年报时,利益相关者应注意本文涉及到的一些变量,来辅助年报的阅读。
  终极控制人的所有权结构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关注另一方面非财务信息的印象管理,即自利性业绩归因。以往研究证实了家族企业存在自利性业绩归因行为,本文则分析家族企业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程度对自利性业绩归因影响,对家族企业异质性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参考文献:
  [1]  Jayamohan P,Mckelvie A,Moss T W.Blame You,Blame Me:Exploring Attribution Differences and Impact in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J].Family Business Review,2017,(3):284-308.
  [2]  Kimbrough M D,Wang I Y.Are Seemingly Self-Serving Attributions in Earnings Press Releases Plausible? Empirical Evidenc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2):635-667.
  [3]  肖作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政府干预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5):144-152.
  [4]  孙蔓莉,王竹君,蒋艳霞.代理问题、公司治理模式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基于美、中、日三国的数据比较[J].会计研究,2012,(1):68-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3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