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谷小虎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绥化学院在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主观、客观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时间等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试图在掌握他们课外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内容的基础上,寻求其课外体育锻炼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绥化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83-02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健心智、增才干的重要时期,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呈现一种融合态势,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仅反映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程度,对于构建高校体育课内与课外体育锻炼一体化、学校与社会一体化的终身体育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也要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出勤情况计入体育总评成绩[2]。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认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课外体育锻炼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绥化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二、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健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总体现状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经调查随机抽取的问卷得知,在健康状况方面,有15.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优,有2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差。但在体育锻炼方面有65.7%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的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34.3%的学生则从来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说明绥化学院课外锻炼普遍性不是很好。
2.对学生锻炼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在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在学习和工作中占有的地位调查来看,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在学习和工作中有重要或较重要的地位,有近2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在学习和工作中不重要或很不重要。说明大部分学生从内心上是认同体育锻炼的[3]。
3.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在对影响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上看,阻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是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没有氛围、懒惰、学习任务重等因素。此外,影响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因素还有:身体好不用锻炼、身体不适不能参加锻炼等[4]。造成这种不良的因素主要是:随着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学习任务繁重,个人压力加大,学习之后身体疲劳,再加之对体育兴趣不浓,缺乏科学锻炼知识,学习之余还要面临各种考试,影响了学生锻炼情绪[5]。
4.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中,男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占41.6%,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男生占50.5%,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男生占7.9%;女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占26.4%,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女生占40.4%,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女生占33.2%。不同年级男女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可以说是一致的,特别是“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愉悦身心”三大目的占显著的优势[2]。处于第一位的是“增进身体健康”,所占比例在不同年级、性别的普通大学生中都呈现出较高的状态。这与大学生从小接受体育教育,从而建立起的认识、观念有直接的关系;对于选择“增进身体健康”为第一目的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个状态在四个年级中女大学生的差异更小。他们期望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塑造优美体形”的目的。选择人数除四年级男女生外,其他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都呈现出较高的状态,占到总人数的71.6%,这与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体育课考核中身体素质作为学生的体育考试内容且占相当比例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临近考核的几周,学生更会抓紧对自己薄弱的身体素质项目进行锻炼,以期有所提高,取得好成绩[6]。
三、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从体育场地设施上看。体育场地设施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有些场地仍满足不了广大学生锻炼的需要[7]。根据调查得知,13.2%的学生认为我校体育场地不太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对课外体育运动场所的选择调查来看,有67.3%的学生选择在校内各运动操场,有22.9%的学生选择在室内,有9.8%的学生选择去收费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说明学生在对运动场所选择上基本上选择不收费场所,这也与学生消费水平有一定关系[8]。尽管我校的体育设施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我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体育场地的负荷也随着增加。
2.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项目。本校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由于受场地条件等制约,项目的选择以球类、跑步、健美操活动为主。女生对有一定运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接触的隔网项目感兴趣,男生对篮球、羽毛球、足球、排球大运动量对抗性项目感兴趣,符合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抓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正是培养他们养成自觉锻炼习惯的好时机。也正是学生不同于其他人群、知识分子选择运动项目的原因,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为将来走向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9]。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课堂、课外时间;有利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去发现体育运动自身所具有的价值,确信自己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体验到超越成功与失败本身所蕴涵的“挑战”乐趣,促使学生长期自主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10]。
四、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时间
在对每周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统计上看,41.3%的学生平均一周一次的体育锻炼次数都达不到。有26.6%的学生每周参加两次体育锻炼。有32.1%的学生每周参加三次以上体育锻炼(每次进行体育锻炼都能达到30分钟以上)。这说明,在校大学生中有2/5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体育锻炼或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此现象应引起我校的充分关注。中国目前制定实行的关于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三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11]。按照这一判定标准,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2.1%的学生达到了中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但与中国目前体育人口达到45%~50%相比,比例明显偏低。
本次调查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选择进行体育锻炼时段的情况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选择下午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例最高,达到46.2%。其中,男生的比例大大超过女生。选择上午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为30.2%,位居第二。选择早晨和晚上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较低,只有16.5%和7.1%。选择体育锻炼时段的情况以及性别间与年级间的差异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体育锻炼[12]。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绥化学院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强身健体、运动娱乐、丰富生活是大部分大学生的主要体育需求,但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不高。影响绥化学院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学习任务重以及懒惰。绥化学院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场地以校内运动场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每次活动的时间较短、锻炼效果不高,学生在体育态度上较认真,但在体育活动次数、时间上较少。
2.建议。应加强对绥化学院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体育的生活价值,通过校园网络现代媒体的宣传作用,使学生逐步重视体育的生活作用,使体育真正成为生活的需要。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学校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和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陆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5):70.
[2]杨海鹏.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50.
[3]苏梅青,等.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4]李金梅,等.关于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8,(5):28.
[5]刘同员.大学生体育活动社会意识与心态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7,(5):20-21.
[6]姜桂萍.对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弹性管理之研究[J].体育大学学报,2005,(9):3-4.
[7]姜晓珍.关于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1-54.
[8]杨剑.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与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4):12.
[9]赵宗跃.中国知识分子健身活动调研[J].体育学刊,2003,(10):4.
[10]徐名党.体育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创新[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6):32.
[11]仇军.体育人口概念研究[J].体育科学,1999,(2).
[12]赵一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20.
[责任编辑 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4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