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 珩

  摘要:大学英语作为当前各高校的公共必修课,越来越受到国家、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这充分反映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于具有一定外语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尽管大学英语经历了长期的改革和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地总结前人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并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能达到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249-02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 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第一,中国大学英语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化的独立课程。从最初的公共英语,到现在所定位的大学英语,这是对这门课程独立性和科学性的肯定,并且这一课程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集中体现在各学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软件和硬件投入。第二,学生获益颇多。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信念,在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其学习能力也增强了,尤其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有所减少,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第三,不断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尤其是与科学的先进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第四,师资队伍质量的提高。教师是教学环节的实践者,师资质量的提高对于推广并形成各种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有很多拥有硕士及博士学位的英语教师奋战在教学的第一线,这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改革开放至今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不断的变化,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但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将会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首先,学习效果欠佳。学生进入大学之前至少有六至八年的时间在学习英语,但是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欠佳。尤其是大多数学生在掌握了较好的语言能力,却不能将其转化为运用自如的言语能力。由于大学的层级不同,因而学生的水平会参差不齐。笔者自工作以来至今,一直从事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应付各种英语考试,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比较差。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般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其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上面提到过,学生在进入太学之前,大部分学生进行了长期的英语学习,进入大学以来又要经过两年至少280学时的大学英语学习,由于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制定并安排具体的教学方式,就会出现水平较好的学生通过两年学习反而水平下降,水平较低的学生也不会有所提高。第三,教师水平的差异。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也在不断提高,高校中出现了大批硕士、博士出现在教学一线。但学历高只能代表其理论水平,并不能代表其教学能力。第四,教学硬件的差异。虽然《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提出了要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但由于硬件环境的差异,并非每个学校都能达到《要求》中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1 转换教师角色,改进教学方式。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既定的大纲、课程、考试和其他评估体系的制约下,在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同时,达到自身自主性的发展。学习者在其学习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而后才能向自主学习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要很好的掌握二语习得规律。这是因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以目标语来与学习者进行交流互动的,而正确使用目标语及深刻了解学习者的语言认知心理过程是教师与学习者相互交流的保证。教师就是要通过自身作为目标语中介者的角色来促进学习者学习。
  然而,教师只懂得语言习得理论是完全不够的,语言学习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需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Stanley(1999)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反思的六个步骤:(1)回顾;(2)记住尽可能多的细节;(3)探究原因;(4)根据不同韵理论框架重新构建事情过程;(5)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6)根据已发生的事情的分析结果决定下一步所要采取的措施;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课堂中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与学生形成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外语教学方式一直是中国外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对于外语的热情一直很高涨,这就引发了全国的学外语热。外语学习对于国家经济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都有益处,那么如何使用有效的外语教学方式以便于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就摆在了从事语言教学研究工作者的面前。从语法一翻译法到交际法,第二语言教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期间,各种理论流派层出不穷,语言教学界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种最佳方法以解决语言教学中的所有问题(Richards,2001:167)。过去,人们一直持有的观点是,语言教师只是语言传授者,只要其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突出的教学能力就足够了。但近些年来,教师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对教学方式的学习和研究,这是因为:首先,语言能力不等同于语言教学能力;其次,外语教学法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密切联系;第三,外语教学法是对前人教学研究的经验总结,这会为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供很有价值的经验。并且通过对于教学法的学习与实践,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作为外语教师,我们应当将已引进的国外先进教学方式与中国的实际语言教学情况相结合,开创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方式,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以教师为中介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起到了中介作用。尽管我们强调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非意味着由学生自己随心所欲的学习。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的自觉意识,对于教师来说,其职责就是要激发和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如让学生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安排和目的,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励学生相互交流对英语学习的自我认识和规划。笔者在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学新生在脱离了中学那种压力巨大的环境之后,在大学中容易“迷失”,因为中学中一切学习任务都有教师来安排,他们只是被动接受,而到了大学,他们会突然感觉到自己不知如何学习,尤其是英语的学习和以前有很多不同,习惯了天天做题的学生会觉得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就应当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而且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以平等的地位,使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赖,这有利于学生自觉地依赖和服从教师的要求、期望,有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计划学习任务、内容、进度,更进一步为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强化他们

的学习动机提供现实有利的条件。
  3 向专业英语教学发展。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现在基本上还是注重基础阶段的学习。而教育部基础司制定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和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几乎相同的目标和能力标准,而当大多数进人大学的学生在完成了高中英语教学要求之后已经达到了现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一般要求的标准,那么仍然进行重复的学习对学生和教学资源来说都是一种浪费。因而国内很多学者(蔡基刚,2004;段平,2006;梁雪松,2006等)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大学要向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方向转移。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章振邦教授明确提出,“需要对中国外语作战略性的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在进入高校时变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在中学阶段,只要英语师资合格,教学安排合理,教材、教法得当,学生努力奋进,一般可以在普通英语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有这样的英语基础的中学毕业生上了大学,应该可以直接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而不必再学普通英语。”(转引自蔡基刚,2004)但是,应该明确的是专业英语不能替代或削弱基础英语教学,两者的关系应该是递进和互补关系。即是说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还是应该进行基础英语学习。而且对于有条件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学校,应加强对师资的培养,因为这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
  4 逐步改变评估方式。从古代出现的科举考试到现在各类考试,考试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但非唯一标准。诚然,考试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带来比较客观的结果,但如果所有学习都是以通过考试为最终目的,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同样也存在这样的困境,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学生在通过了所有的考试之后,势必失去对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学英语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单凭考试来衡量还是有失偏颇。
  
  三、小结
  
  从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至今,这一课程经历了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国家对其投人也是连年提高,这期间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教学水平,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达到让学生获益的效果,以此来实现教学要为学习者今后的实践服务这一目标。
  
  [责任编辑 陈凤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