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皮菊云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文章首先介绍了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然后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其所面临的种种融资障碍。
  关键词: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
  
  高校中小科技企业作为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部分企业已取得骄人的业绩,成为高科技创新领域的生力军。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由于资金短缺,更多的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遭遇难题,并未达到其掌握的创新技术应回馈社会和企业本身应有的效应。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却遭遇种种障碍,融资难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
  
  (一)自有资金投入
  高校自有资金投入是我国高校中小科技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在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实践中,企业的启动资金大多数来自于高校及高校产业集团的自有资金投入。这种方式有利于高校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从而有利于实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也能为高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高校自有资金投入,企业不需要对外支付利息和股息,不会发生融资费用,也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除高校母体的自有资金投入以外,随着企业的发展,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将自己的权益性资本不断的注入企业,通过自身积累进行内部融资。
  (二)银行贷款
  目前高校中小科技企业一般将银行贷款作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首选方式。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负债方式是短期的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一般很少有长期负债。由于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很难找到其他更好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成为其另一主要的融资方式。
  除了上述两种常用方式外,高校中小科技企业也在尝试其他的融资方式,如风险投资、股权融资等,但这些方式在现阶段受到种种限制,在实际中应用不多。
  总的来说,我国的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目前的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绝大多数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只能选择内部融资和银行贷款这两种方式,资金来源非常少,大大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二、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一)企业自有资本金严重不足
  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初始规模多是由系办、院办研究所发展起来的,高校对其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数年来,国家对高校用教学经费投资举办企业进行了宏观调控,况且高校是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本身资金紧缺。而且高校经费是国家非经营性资产,而高校科技产业资金是经营性资产,前者不能随意划拨给后者。另外,我国高校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上交学校利润与缴纳国家税收的双重任务,使得企业的积累剧减,企业经营资金出现困难,企业内部融资障碍很多。
  (二)信息不对称引起信用危机和逆向选择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上常见的现象,而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大企业更加严重。因为大企业的公开信息很多,金融机构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比较低。而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的,具有非透明性,导致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在寻求贷款和其他外部资本时很难提供相关的信用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外部投资者处于很被动的局面。一些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往往“扬长避短”,甚至出现信息欺诈的情况,最后直接损害了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群体形象,导致群体信用危机。另外,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多处于初创阶段,由于创新本身的不确定性,技术先进性边界的模糊,从而无法提供相关信息的精确资料,而且就算这些企业能提供这些相关资料,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在银行面前也大打折扣。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银行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评价一般鉴定于D级客户。如果是信用贷款,对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就非常不利。信息不对称还会导致逆向选择的产生。银行为了严格控制自身的贷款风险,减少信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必然会减少对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贷款。
  (三)银行贷款非常有限
  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进行外部融资一般首选银行贷款,但是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1998年以来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贷款条件越来越严,固定资产贷款越来越少,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越来越短。商业银行贷款很多是根据企业的资信情况来决定的。而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大部分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市场前景不明朗,再加上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导致银行对高校中小科技企业放贷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即银行以贷款投入企业,一旦失败将会损失贷款的全部本金和利息;而投资成功,则不论投资的收益有多高,银行也只能收回本金和利息。另外,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项目,风险越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在强调贷款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投资收益,如果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不了解,自然不会轻易放贷。因此,银行贷款与高校科技企业的运行特点相悖,银行难以为高校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可持续的融资。
  (四)企业自身素质存在不足
  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脱胎于高校,其管理者大部分是高校科研队伍中的教学人员,这些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市场意识不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显得有些乏力,管理水平低下。另外,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还普遍存在设备落后、产业组织不合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低、产品不够成熟等问题。从企业的财务状况来说,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负债率高、流动负债比率高、内部积累偏低,其扩张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有限,不能吸引外部投资者,也缺乏内部融资的能力。
  (五)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1、金融垄断制度存在。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民营企业、高技术企业、股份制企业迅速崛起,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基本上还是由国有银行垄断经营。融资格局与经济增长格局之间严重不对称,金融资源配置处于一种低效率状态。金融垄断形成两个歧视,所有制歧视,仍以国有企业为服务重点;规模歧视,仍以大、中型企业为服务重点。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缺位。
  2、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我国缺乏分级发展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从诞生的那天起,股票发行额和上市公司选择就受到规模限制,这些硬性条件是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达不到的。虽然我国证券市场于2004年6月25日启动了中小企业板。但目前中小企业板无法真正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服务,因为中小企业版的上市标准与沪深两市的上市标准没有区别。这些使得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基本不可能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3、风险投资发展缓慢。我国风险投资业市场化程度不高,风险投资制度不符合国际惯例,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信托法)来制约,而且风险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形成了一种政府主导性的发展模式。由于资金来源有限,规模普遍偏小,难以达到分散风险、建立适度的投资组合的运作目的。同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使许多国内的风险投资资金大量滞留在生产领域,也使外国的风险投资者望而却步,不利于拓宽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
  高校中小科技企业应该成为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由于目前融资障碍颇多,融资困难重重,大大影响了它们的发展。只有为高校中小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其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高校中小科技企业才能取得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雄伟.高校科技企业产业资本运营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2、鲍晓慧.高校背景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策略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
  3、彭十一.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障碍分析[J].经济师,2006(4).
  4、陈国强.高校科技企业融资研究[J].管理科学,2006(5).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XJK06BJG006。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0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