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人为本 完善法制 强化管理 全面提高我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玉涛

  流动人口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件新生事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是查实核准流动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分布等情况。能否查实核准流动人口,关系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成败。
  流动人口是指在居住地处于不断变动过程中的人口,通常是指“人在户不在”或“户在人不在”等的人员。我省流动人口总量从1983年至2010年的27年中,经历了四个发展过程:第一时段即从1983年至1990年间,全省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中的“几大匠”和少数剩余劳动力,走出“家门”或“村门”,进入城镇搞劳务,增加家庭收入,这一时段为农村的“流动人口”萌芽阶段;第二时段即从1991年至1998年间,全省实行“五荒拍卖”时段,农村中的慧眼者和城市少数经营者到农村买取“五荒”地块实行承包,这一时段的“流动人口”有农村的,也有城里的,人数较多一些,为城乡“流动人口”的起步阶段;第三时段即从1999年至2005年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时段,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寻找生活出路,纷纷进入非公有制经济行列,搞劳务、行经营,增加收入。这一时段的“流动人口”数量较大,范围较广,对象较多,为“流动人口”的发展阶段;第四时段即从2006年至2010年间,全省“流动人口”是全方位的快速发展和流动阶段,这一时段的特点是: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民族、国籍、不分居住地点、不分文化水平高低、不分经济区域,都能够跨县、跨省甚至跨国界进行流动,这时段的“流动人口”是数额大、频率高、范围广,而且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是“流动人口”发展的提高阶段。
  一、流动人口的基本走向
  我省“流动人口”流动大体可分为10种类型的走向:
  第一种是劳务型的。这部分“流动人口”数量较大,年富力强,多半从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工作,据统计约占“流动人口”总数的45%左右。
  第二种是经营型的。这部分“流动人口”数量较少,但能量较大,利用手中的资金,抓住政策的有利时机,把握生产、生活等有利环境,独自或合伙开办一些经营性质的企事业单位,不仅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也极大地提高了个人的收入。
  第三种是学智型的。这部分“流动人口”多半是青年的“流动人口”,约占“流动人口”的10%左右,他们依托社会关系到企事业、个体或合作经营单位进行综合或专业学习,学成后自己或合伙从事专业工作。这部分人是从农村进入城镇,年轻人较多,是一批有发展、能挣钱,有前途的“80后农民工”。
  第四种是服务型的。这部分人约占“流动人口”的20%左右,多半都是城乡未上高中或大学的年轻人,他们进入城市,受雇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后勤服务工作。
  第五种是学习型的。这部分人约占“流动人口”的5%左右,大部分是城乡的青少年,为了让孩子有发展,从农村、小城镇或小城市把孩子送到条件相对好的大城市,异地上学深造,甚至有些家长陪读孩子念书上学,这已成为“流动人口”中的普遍现象。
  第六种是养老型的。这部分人约占“流动人口”的10%左右,多数是城乡的老年人,他们年龄大,身体差,寻找亲属或儿女进城或异地养老。
  第七种是娱乐型的。这部分人约占“流动人口”的5%左右,多半是城乡有一技之长的青年。他们进入城市文艺团体或娱乐行业,从事文艺活动,在文体活动中显示自身的价值。
  第八种是创业型的。这部分人约占“流动人口”的2%左右,多半是城乡的有知识、有文化、有专长、有资金、有门路人员,他们抓住机遇,找准项目,创出“小天地”,迎来“大社会”。
  第九种是流窜型的。这部分人约占“流动人口”的1%左右,人们称这些人是“社会上的流浪汉”。他们往往是有家不归或无家可归,成为“自由人”在社会上游荡,有些甚至违法犯罪,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第十种是躲避型的。这部分人约占“流动人口”的2%左右,他们违背了政策甚至触犯了法律,为回避惩罚,流窜到城乡各地躲避,有的到城乡接合部租房居住,这部分人中还有的改名换姓从事经营活动。
  上述十种类型人员基本体现了“流动人口”的走向及其活动范围。
  二、“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逐步明确,我省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频率越来越快,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群体。目前全省流动人口具有以下七个基本特征:
  1.群体的低素性。这部分人与城镇人口相比,多半是文化低、知识少、素质较低,觉悟不高,基本是劳动密集型群体,主要靠体力劳动谋生而养家糊口。
  2.群体的松散性。这部分人基本是“群体自由人”,往往以各自为战,自由奔走,散漫行动,基本是个“政府管不着,组织管不了,自行其是”的群体。偶尔把他们组织起来搞些活动,也是临时性或偶然性的。
  3.群体的游动性。这个群体基本是被称为“无把的流星”找不着,抓不住。有些人随着职业变动而自身也在变动,工作无定点,住处无定居,游动性较强。
  4.流动的广泛性。这部分人多半都流动到各地从事各项活动,他们往往跨区域、跨地区。跨镇、跨县、跨地区、跨省份,甚至跨国界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哪里能多赚钱就奔向哪里,从事劳务或经营活动。
  5.居住的简陋性。这部分人因有生产生活的制约,他们往往居住在简陋的居住点,降低生活成本,能住下“蜗居点”就行。一般都居住在较小的小平房或租金少的简陋地方生存。
  6.居住的隐蔽性。由于低素质及超生户对人口普查政策不了解,怕人口普查与行政收费挂钩,所以对人口普查有畏惧、逃避心理;个别还有的就是在逃人员、流窜作案人员等,大多数隐蔽在情况复杂的闹市或地形复杂的偏僻地方,更有隐蔽性。
  7.居住的边远性。这部分人多半在城乡接合部、城市郊区边远处,寻找房价低廉居住地,有意识回避一些外界干扰。尽量与人少说话、少联系,特别有“毛病”的流动人口更怕与公安、民警人员接触,怕出事、得是非,所以他们往往选择较边远的区域做蜗居点。
  上述流动人口的“七大”特征,构筑了这个群体的特性,也反映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共性,它是总人群中的特定群体,这个群体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加壮大,逐步成为社会的一个阶层。
  三、流动人口的基本作用
  第一,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发展,增强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一是为社会输入了巨大的劳动力群体,活跃了社会劳动力市场机制;二是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增加了社会财富含量,平衡了社会分配结构;三是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发展更趋于合理;四是推动我国第三产业大发展,拉动了消费结构这架经济“马车”。
  第二,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互补性差,相互独立,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发展,实现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农村促进城市更好、更快发展,逐步形成城乡互补、互利的经济格局。
  第三,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1)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2)促进了农民生产条件改善,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3)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4)培养了农村一大批“有文化,懂知识,会管理,重实干”的人才。
  第四,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1)逐步拓宽和增大了城市规模,推动城市扩宽改造,加速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步伐;(2)促进和带动了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向大中城市跨越的进程;(3)实现了我国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逐步集中和转变。

  上述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我国计划经济模式,朝着全面奔小康,更加富裕的道路前进。
  四、流动人口的基本问题
  我们看到流动人口正面效应的前提下,也要观察到他们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
  第一, “文化浅,知识少,素质低”。据了解掌握,在全部流动人口中,文盲、小学文化水准的约占60%左右;初中文化水准的约占30%左右;高中以上文化水准的约占10%左右。流动人口的知识面很狭窄,社会知识显得更少,只有少数流动人口具备肤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也有少数流动人口则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流动人口普遍综合素质较低,普遍不适应、不能满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发展的需要,绝大部分流动人口今后就业,需要一个再培训、再磨炼、再提高、再发展的“二次革命”。
  第二,“条件差、待遇低、保障少”。流动人口大部分从事劳务型或服务型的行业,工作环境艰辛,生活条件艰苦,各种待遇偏低,工资不高,他们创造的生产价值与工资生活待遇不能对等,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因劳务工资只是当地最低工资水平,而且没有加入相应社会保障体系。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是“困难群众”, 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是社会中的“三低人群”,即政治地位低、经济条件低和生活水平低,这部分人不实现或达不到小康生活标准,就会直接影响我国实现小康生活的奋斗目标。
  第三,“不稳定、关心少、困难多”。社会对流动人口中的部分人员的就业服务还不够系统、不够规范、不够全面,就业的环境还有待深化和拓宽。有些生产经营单位对流动人口就业的条件还有些限制,还没理顺根据不同流动人口对象而采取不同的就业方式的机制,有些部门和单位规定的流动人口就业还有过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就业,都影响了他们参加劳动、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性。
  总之,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核心是个管理问题,重在关心,贵在管理。
  五、对流动人口发展的对策
  流动人口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产生和发展的,是我国总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理顺、疏通和管理好流动人口是我国当今社会应注重研究和实施的重要课题。目前,尽管一些有关部门和单位已纳入了议事日程,有了一些举措,但还不够系统,不够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强化流动人口全面管理。
  当今对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总的思路应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人为本,以公平正义待人,以关心、体贴、惠民为归宿,着力强化多角度措施,实施有效系统管理,建立一支适应流动人口发展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力争达到流通走向顺畅,强化管理严谨,培训发展有序,就业机会广泛,建立一整套活泼、生气、发达、高效的运行机制。
  其主要措施应是:
  1.强化管理,系统地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强化流动人口的有序系统管理,是使流动人口良性运行的关键,应从产生、初始、壮大、发展的全过程,系统、逐级、逐层次地理顺建立管理运行发展机制,基本做到“层层有人管理,上下逐级制约”,不能像一盘散沙似的到处流动,要形成分级管理,有序运行,才能使流动人口健康发展。
  2.加大投入,全面提高流动人口素质。要对流动人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前第一、第二次培训提高,让他们改变旧习,树立新风;拓宽知识,学会技能;适应环境,懂得新政;遵纪守法,争当楷模;适应大环境,跟上新步伐,使流动人口逐步转变成新一代的就业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新型群体。
  3.完善法制,逐步提高对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在国家相关法律的框架下,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约束企业提高对就业的流动人口的各方面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待遇。
  4.加强防治规范,不断减少流动人口对社会带来的安全隐患。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现行的社会治安等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的管理,本着严打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治安管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动人口自觉遵守社会治安管理的水平,降低流动人口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安全隐患。□
  (编辑/惠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3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