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经济的蓬勃发展,促使很多建筑向高层发展,但是快速的发展也给建筑的施工管理的带来了很多问题。由于建筑业本身固有的露天作业、危险性大等特点,传统的粗放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弊端已经暴漏无疑,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施工管理;成本控制;施工组织;
导论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在实施过程当中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的实现。由于建筑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
一、施工管理的释义及内涵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就是借鉴工业生产标准化理念,通过引进系统理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队伍管理、合同履行等要素进行整合熔炼、缜密规范,形成密切相关、交织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新体系。
其内涵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以往分割、独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管理、队伍管理进行整合与熔炼,使四项管理互相渗透、互为作用,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
二是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的协调、有序管理做出标准化要求,注重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建筑的管理理念,实现场容场貌的秩序化。
三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行为规范的要求贯穿于标准化的全过程,建立对从业人员和执行行为的自律约束机制,促进行业素质的快速提升。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且应有机结合。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
2.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成本控制是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a、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
b、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
c、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d、目标管理原则。
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设立控制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那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2.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实时监控进度计划。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投入的资源。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2.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等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a、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将这些充满不同点的人组合在一起,共同去完成同一个工作,其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是非常大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如何去调动人的能动性。
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因为作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b、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
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c、机械使用的控制
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施工质量比人工施工大大提高且有保证,在工程上应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这样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的指标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2.5 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验收合格后才开始竣工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正常的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尤其是现场签证、隐蔽验收记录等资料要齐全并随时整理。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建筑、监理和设计单位保持良好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2.6建筑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结束对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负责在保修期内的保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保修工作,首先,施工单位应与建筑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规定严谨的保修条款,以分清双方责任;其次,不应针对某一个工程项目制定保修计划,应建立长效有用的工作机制,对所有施工项目系统进行保修工作。
三、建筑施工管理的意义
建筑施工管理既是抓住了建筑业创新的关键点,这对转变施工现场管理,提升行业形象,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适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进一步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现在把施工现场各类质量的所有相关要素最大限度地整合,使其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符合工地管理的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安全事故,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二)适应了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科学管理落实到工地的每个细节、每个过程、每个岗位,使各项管理流程程序化,实现对现场的准确、快速、全过程的监管,不仅有利于现有施工规范条件下的生产节约、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真正运用的实践中,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促进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和创建“节约型社会”。
(三)适应了建设文明社会的需要,提高了产业文明度,提升了行业新形象。建筑工地的“脏、乱、差”给人们留下很差印象。施工管理,可以进一步强化文明施工,改变场容场貌秩序化,并不断增强农民工的文明意识从而全方位地提高产业文明度,提升产业新形象。
(四)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政府监管水平。施工管理把原来比较分散的质量、安全、队伍管理等各项重点管理要求有机地整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链条,有利于企业学习掌握和在实践中有效贯彻。
4结语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直接影响项目的利润,只有做好项目建设前的准备、项目建设中的各项控制、项目完成后的核算,才能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实现项目利润的最大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9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