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雪媚
摘要: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用以指引大企业避免税务风险,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损失、法律风险、声誉下降等。本文以此为契机,着重探讨了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管理及控制措施等。希望能对相关领域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企业 税务风险 管理 控制
一、引言
一般我们称的税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未能理解和掌握税收政策导致采纳了不适用的税务处理方法,导致了企业偷逃避税等,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财务损失、法律责任、声誉下降等不良后果,第二则是指企业的主动行为不当,即企业采用的税务筹划不足,导致企业支出了原本可以节省的税收。在2009年5月5日颁布的指引中,主要探讨的是第一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税务风险,这是狭义的税务风险。
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中,在企业基本建设、电力营销、合同管理、投融资等资本运作中体现,可以说财务处理和业务过程对纳税的影响相互渗透,不能人为割裂。要规避税务风险,必须加强前端业务过程的税务风险管控。财务人员要具有税务风险分析能力,运用税务稽查的角度来透视会计报表的合理性。电力企业要进行税务风险控制,必须在纳税理念的树立和机构、人员、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全国配置和合理安排,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以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着手,着重探讨了电力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可以采纳的措施。
二、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电力企业的风险控制和组织设置是比较合理的,在人员的配置上也有较大的优势,但这并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可以控制。从实践来看,电力企业受税务机关关注比较多。电力企业要首先认清产生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税收政策的变动
目前,我国的宏观环境仍然以政府的强有力控制为主要特色,政府对宏观环境的控制主要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会根据经济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也就给了税务从事人员带来了新的难题。他们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税务处理方法,同时,由于一般新的税收政策在刚出台的时候很多税务从事人员也没有把握和保证能正确解释新的条款。这就会给税务工作带来了不便。这也是税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就以笔者从事的电力行业来讲,在国家统一调整增值税的同时电力行业也受到了其他调整的影响。一方面是增值税的转变对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电力行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很多的从业人员对之前增值税的转出等处理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对税务工作产生了影响。
(二)内部控制不足,税务风险意识薄弱
企业的内控是控制风险的重要且有效的措施。一般而言,良好的企业控制措施有利于减少公司的税务风险。例如有效的内部组织设置和内审人员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岗位发生不利于公司的行为的概率。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的企业在这个方面做得不足,导致了公司的税务风险。
例如,电力行业的垄断性也导致了这个行业的风险意识不足,同时很多的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上仍然是有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仍有待商榷。他们对企业的决策和年初的税务规划没有有效地审查其合规性等,这就容易导致税务风险。
(三)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
人员素质的高低也是决定公司制度执行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决定了公司是否能够参透新政策的关键,因此,很多公司的税务风险其实和公司员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很多的电力企业已经是较大型企业,甚至很多的企业已经是中外合资公司,在对员工的考核和培养机制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减少了税务风险的概率。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和招聘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关系户较多,“子弟兵”较多等。这些都是不利于提升这个行业员工的水平。这也是税务风险产生的一种原因。
(四)电力企业重生产,轻管理
电力生产的特殊性质决定安全生产在电力企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安全生产指标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其他管理指标无关紧要,在这种心态下,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到重视便不足为奇。录用的大多是理、工科大学生、中专生或中技生。学管理、懂经营的人才不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更少。人才结构较为单一。目前有些电力企业在生产中倾注的精力较多,对生产人员的关注较大,而对企业规范化没有进行合理的关注,在企业的内控和岗位的设置上较为片面,企业也没有设置税务人员岗位,这些都会导致不专业的税务人员处理企业的税务,很容易产生税务风险。
三、电力企业税收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指引的要求,大企业的税收风险控制措施主要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税收规划要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经营决策和日常活动要考虑税收因素;对会计事项的处理要符合税法的规定;税务登记、会计凭证和税务资料的整理和报备要符合税法的规定等等。这些规定都是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展开的。下面,我们采用的是对风险采用的具体方法展开,主要从风险评估、识别、控制、岗位设置、人员培养等防范措施展开。
(一)合理设计内控,做好对税务风险的识别
首先,从组织的设置上,电力企业要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等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合理规范自己的组织设置。第一,要规范公司的法人结构。同时也要规范公司的内审委员会等。特别是对于那些多经企业,更要规范其法人结构,一方面要做好法人结构权力的划分,一方面要做好公司股东会、管理层、监事会的平衡和监督。第二,要合理规范和划分好公司的岗位职责。公司要做好不相容职位的划分等,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做好税务管理人员的配置。
其次,要能够对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宏观的主要风险进行细化。对风险的细化有利于电力公司及时发现行业和公司风险。对风险的细化第一要能够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的主要风险归类。例如,能够及时发现公司可能存在的内部风险,如公司的流程、组织设置、人员配置和人员素质、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成长性。这都是公司有效识别自己的可能风险的因素。第二,要能够对行业的主要风险进行识别和认定。例如,电力行业所可能受到的调控等。最后,要能够建立有效的数据库,从公司的数据库中发现公司指标的异常。同时不仅要关注公司的财务信息,也要关注公司的非财务信息,例如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比例,居民用电量的变动等。
(二)采用合适的方式,评估税务风险大小
税务风险最终还是要评价出其影响,公司要能够采用一定的合适方式对主要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价。这就涉及到了税务风险的评估。一般企业可以采用的税务风险评估方法主要集中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的税务风险主要集中在访谈和调查两个方面。公司可以采取对相关人员和管理层的讨论对可能的税务风险进行定性评价,其中要对公司的主要行业风险和公司内控方面的风险要着重考虑。同时对税务从事人员的调查也要着重考虑,因为这些方法可以选取到之前可能没有加以重视的内容,这对于公司的未来也许可能极为重要。
定量的税务风险方法主要是对已有的事项做评估和对未来进行数据分析。对已有的事项进行分析主要是根据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财务分析,这是对事项的财务支出进行必要的分析。当然这种可能没有包含对未来声誉影响的评价。另外对未来的评价则主要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历史的概率分析公司未来可能的税务风险,同时也对公司未来可能的行业风险和公司风险做必要的分析和预测。
(三)加强内审,控制公司的内部税务风险
要加强内部审计,首先是保证公司内审的独立性。内审首先不能归属于管理层,而是应该由内审委员会等类似部门来规范,如果公司没有设置内审委员会,则主要要向监事会和董事会汇报。管理层不应该干涉内审工作,同时公司内部人员要配合公司内审的工作。
内审应该经常性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的评价,例如电力公司的内审要能对公司的组织设置、业务遵循情况、相关人员的素质等情况进行合适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往合法合规且正确的方向发展。
同时税务内审要和财务内审密切合作,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公司的税务审计正确。另外税务内审也要加强和公司所处的税务机关的沟通。
(四)加强财务人员税务风险的能力培养,提升纳税分析综合能力
由于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性,加大了纳税调整难度,不利于税额的正确计算和征收,这要求会计人员既要熟悉财会业务,又要熟悉纳税申报业务。同时对一些专业性的税务岗位也要有合适人员的配置。设立税务风险管理岗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电力企业可以尝试的一种方法。税务风险管理岗位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岗位,甚至是一些财务人员也比较难以掌握的,要加强培训和教育,让这些人员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具备财务、会计、资本、运作、金融、税收、法律等方面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和降低公司的税务风险。
(五)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和纳税筹划
税务风险一般都是源于对税收法律政策的不理解和运用失误。电力企业应结合其行业特点,加强对税务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这个一方面要靠税务人员的自觉,主动积极掌握政策,并理解政策的立足点。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企业及时开展培训项目,外聘一些专家进行现身讲解等。同时,税务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内部的沟通和与税务机关的沟通,这样也能够及时提升对政策的理解。
同时,为了让电力企业减少税收上的不必要支出,企业的税务工作人员在理解和掌握政策的同时也要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合理运用政策。全面了解,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面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纳税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本文以税务风险为切入点,探讨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探讨了电力行业的税务风险原因和措施。限于本人的经验和理论局限性,提出的防范措施可能有所偏颇。
参考文献:
[1]尹淑平.强化内部审计控制企业税务风险[J]特区经济.2010.03.66-68.
(作者单位:苍南县昌盛电力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1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