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危机时代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燕清 丁金晔

  [摘要]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危机逐渐缓和。企业出现了不同的生产状况,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物质生产紧缩后的剧烈反弹,订单暴增;二是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大量裁员引起的“用工荒”。这就给当前的校企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校企合作合作模式
  
  “后危机”时代,是指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但就这次经济危机来看,世界经济已趋于好转,有些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甚至一些企业订单暴增而且已出现了“用工荒”后。通过这些情况的影响,分有远见的企业家开始调整人才战略方向,由招聘人才转型为储备人才,直接与内地学校对接,推进跨地区产业结构转移,充分发挥内地职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实现人力资源区域合理配置。针对目前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以借鉴。
  一、公共平台模式
  由政府联合学校和企业构建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多形态、多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共同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企业提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方向,学校在政府提供的平台上具体实施,技师协会对其提供技术、技能指导,企业对所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支付相应的培训经费。通过政府,把学校和企业的优点在这一公共平台上最大化地体现。
  二、基地培训、项目化管理模式
  目前,低碳经济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低碳经济相关产业引入企业,并在企业中生根发芽,就不乏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由企业确立相关课题,然后根据学校的专业和企业的特点,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由学校老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建立项目管理组,对项目的定位、项目运行时间、项目管理成本、 项目沟通、项目质量等提出可行性分析,由项目组确立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负责该项目的全面实施,最后由校企双方及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综合检验和评估。
  特别是对一些经过金融危机洗礼的中小企业,国家应该积极利用财税的作用,来激发和提高中小企业中校企合作进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比如:对科技创新项目收益再投资于科技创新项目的企业或个人给予免税或退税优惠,政府和学校帮助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推广新的科研成果、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他们自主创新的科技实力及市场实力。
  三、互动模式
  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度,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师队伍。鼓励学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及生产方式、方法,学习不同企业的工艺制造理论,同时也能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带来的各种技术性问题。如每年江苏常州技师学院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进修,选送年青骨干教师到江苏多棱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竟成模具有限公司等单位为期半年至一年的企业顶岗生产并为企业解决一些生产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常州纺织仪器厂“细丝二氧化碳焊熔深问题”及常州天元公司“油管焊接气孔问题”等。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高级技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长期聘任企业的数控高级技师、模具高级技师担任学校的外聘老。一能解决目前的师资短缺问题,二能对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订单模式
  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而政府在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最大发挥职工、学校、企业三者的积极性。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学员学完相应的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后,能回到企业就业。而政府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对高技能人才进行资助和引导。
  五、共享模式
  企业向学校相关专业无偿提供或优惠提供部分专业实习设备,并将师生纳入“人才库”。 比如江苏多棱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奥太公司等企业为江苏常州技师学院提供及赠送教学设备的同时,还组织企业技术骨干定期对焊接专业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及对师生开设技术讲座。公司将师生纳入其“人才库”,为推广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创造了条件;学校在合作中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学校聘请企业专家、高级技师进行授课,企业聘请学校教师进厂讲课辅导、技能培训和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的强化训练,促进了校企间的融合交流;在校、企间推行导师带徒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传帮带”能力,促进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许多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提高办学层次的必然要求。当然,与校企合作相关的技术性问题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前景必将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1]瞿振元:走向新世纪的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11),4.
  [2]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朱懿心 倪天祥 常小勇: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性人才 探索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新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5]梁众 韩忠军: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趋势[Z],上海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网, 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