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司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控制体系对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公司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就需要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途径,希望有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正在持续增加,管理环境也出现了巨大改变,这些都会极大程度影响公司运营。内部控制是通过构建与完善有关管理程序或制度对管理风险有效识别与防范,极大提高了公司日常管理的效率,突出了风险管控和预防。公司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保证安全及科学应用资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各公司纷纷对内部控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以此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公司内部控制的作用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类风险隐患,而风险隐患又往往来自于外部和内部,对于外部风险隐患,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预判和防范来尽可能地消除或降低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对于内部层面的风险隐患,如行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则可以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来达到防范或化解的目的,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安全稳健经营。
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企业能够对内部包括经济资源往来、使用、处置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管控,从而将一些不符合规范的操作行为得到及时的纠正和遏制,避免企业经济资源受到损失。
2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第一,合规目标,是指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第二,资产安全目标,主要体现为公司现阶段资产的物理形态、权利形态和资产的价值、安全性以及完整性上。第三,经营目标,是通过内部控制策略的实施,提高公司的生产经营效果和效率。第四,财务目标,是通过公司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最终使得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做到真实与完整性。第五,战略目标,是公司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公司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战略目标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全面性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公司内部控制设计的范围较为广泛,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工作需要整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第二,重要性基本原则。公司在优化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准确的把握重点业务和高风险业务,以此有效地防范风险。第三,客观性基本原则,只有确保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客观性,才能够真切的从客观角度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准确的防范。第四,适应性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公司规模、风险喜好水平、经验业务范围、所处外部竞争环境制定恰当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应能做到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加以适当调整。第五,制衡性基本原则,内部控制在控制公司机构、部门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形态,同时兼顾不影响、甚至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第六,成本效益基本原则,内部控制的实施应能以适当的成本取得预期的效益,并取得有效的控制。
4内部控制涵盖的营运环节及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涵盖公司所有的营运环节,包括销售及收款、采购和费用及付款、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重大投资管理、财务报告、成本和费用控制、信息披露、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等。
公司内部控制活动除涵盖公司对经营活动各环节的控制外,还包括贯穿于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印章使用管理、票据领用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质量管理、担保管理、职务授权及代理制度、定期沟通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对附属公司的管理制度等。
5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内控环境层面的问题
内控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由制度、员工意识、组织架构、机制流程等全方位维度所构成的内控氛围,这也是企业内控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从很多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内控环境层面明显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经营者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全面,往往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会计控制,因此在部署和决策相关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一些公司在内控制度的修订和管理方面不够重视,不仅制度没有能够完整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同時在内容上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第三,目前很多企业在内控管理组织架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或者不完整性,比如一些企业,虽然设立公司治理结构,但是对于内控工作的权力分布和责任归属并没有明确界定,而且作为对内控工作负牵头管理责任的监事会,在日常工作中其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凸显。四是很多企业过分依赖制度、考核等手段来进行内控加压,而疏忽了在内部营造起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以文化感染人”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彰显。
5.2内控全面性不够
企业内部控制的对象应该是涵盖多个环节的,包括财务管理、行政管理、投资管理、担保管理等等,并且内部控制也应当要贯穿于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但是从很多企业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认识层面或者执行层面的问题,在内控的全面性方面还是有所不足。首先是在内部控制的对象上,比较片面集中于财务会计和直接的资金往来方面,因为这些都是能够“看得见”的可以造成资金风险的活动,对于其他经营管理层面的一些活动则疏于管控,使得一些风险有可以存在的空间。其次,在流程管理上,将内控的重点部位放在了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方面,而没有充分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这些都影响了企业内控效果的全面提升。 6.3内控考核机制缺乏
制度的作用,不仅仅是为相关工作提供操作依据,更主要的是起到约束监督和激励的作用,尤其是考核制度,更是如此。如果能够将内控工作和有效的考核制度相结合,必然能够推动内控工作站上新的台阶。但是反观现状,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好这项工作,往往对于内控只是通过单调的强调、申明来进行压力传导,缺乏刚性的约束和激励手段。主要是因为在大多数企业内部还是存在根深蒂固的“重业绩,轻管控”的思想,往往都是将业务增量、效益输出作为单一的绩效考核指标,而没有将内控管理的结果作为一项重要的维度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使得很多人员缺乏对内控制度的刚性执行意识和目标责任意识。
5.4信息不畅通
很多内控问题往往发生在基础层面、细节部位,也因此,建立起良好的上传下达信息沟通机制,是确保内控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但是很多企业在信息的传递方面却存在问题,比如一些部门,对于内部发现的内控问题,为了避免承担责任或者是出于私情,往往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对问题不了了之,即不利于企业发现内控机制的漏洞,也不利于相关人员引起警惕和提高重视,长此以往,必然会给内控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6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
6.1战略目标的建立
公司管理层设定的战略目标,它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出发点,即只有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所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真正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才能够真正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6.2内部环境的建立
内部环境的建立是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法律观念以及内部审计等。其中,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关键所在,公司文化则有助于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意识,人力资源管理,则可以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法律观念则可以确保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的合法性,内部审计可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由此可见,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以良好内部环境的建立作为重要基础。
6.3风险评估系统的建立
风险评估可以及时的识别出公司各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分析,再结合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制定目标、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范风险等。对于性质不同的公司,其存在的风险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公司应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风险评估系统,确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而在接受合理限度的风险水平基础上选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等恰当的具体战略,以此确保风险评估工作合理的、顺利的开展,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降低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损害。
6.4执行控制活动的建立
执行控制活动的建立,应该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和业务情况,加大控制活动执行力度,以此将风险控制在公司可承受范围内,这也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执行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会计系统控制、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控制、资产控制、预算控制等。公司执行控制活动的建立应该以公司主要特点以及实际情况为重要依据,并以公司内部控制目标和风险防范策略为重要基础,同时借鉴其他优质公司先进的内控控制措施,将具体风险的管控措施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对自身的执行控制活动进行创新,以此实现对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从而满足公司实际需求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需求。
6.5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建立
信息与沟通是指在公司所有层面准确、及时的定义、获取、传递与公司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在公司控制程序建立的系统参数范围内确认、获取、加工和分配与战略实现相关的信息。具体的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建立包括,第一,建立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对于实施内部控制的所有人,尤其是影响战略实施实现的员工和负责战略控制的员工那里收到的任何清晰的信息都应认真对待。第二,建立自下而上的沟通。公司应有一种有效的、无偿的方式对重要事项在公司内部进行自下而上的沟通。第三,建立董事会沟通。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之间应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获取相关的信息以满足公司治理的需要,有助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第四,建立与外部的沟通。公司应保持与外界有关政府部门、竞争对手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的有效沟通,以降低公司运营风险,保证最终经营目标的实现。
6.6内部监督的建立
目前,大多数公司已经认识到了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建立内部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使管理层能够确认基于战略目标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并有效的运行,在适当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事项可以向公司管理层进行直接汇报,以保证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能够及时得到纠正,最终使公司的战略目标能够得到实现。
7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途径
7.1提高人员的内部控制素养
在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加强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培训和交流等方式。以此促使公司管理层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公司应该注重提高工作人员内部控制的素养。例如,某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十分重视,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素养,该公司每个月度均会邀请专业人士前往企业开展专题讲座,并针对该公司业务和内部控制的关键点进行全面的分析,该公司工作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内部控制意识,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内部控制素养。
7.2落实内部控制职能
公司组织结构的设置对内部控制职能的落实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目前部分公司内部组织结构较为简单,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未完全的分离,依然集中在一人身上。因此,公司应该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本原则,调整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并明确职能的划分,以此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效果,确保内部控制职能的全面落实。例如,某公司在财务部门实施了岗位轮换机制,并建立了科学的保密制度和岗位轮换制度,该公司定期的针对涉及财务岗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动,财务相关工作人员在调换岗位时,应该做好工作交接,以此确保工作的衔接性,这样财务工作人员更加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能,该公司内部控制职能落实较好。
7.3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并非仅仅是提高公司管理层风险管理意识,而是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均需要具有风险管理意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经营风险存在于其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因此,公司应该关注来自于各个方面的风险,以此防范重大风险的发生。若想有效的提高公司全体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就需要定期的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此培养全体工作人员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的能力。
7.4搭建網络平台,加强内部沟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司在优化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搭建适应公司经营目标的网络平台,以此加强内部沟通,确保信息能够在公司内部由上至下、由下至上以及横向之间的有效传递,并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公司管理层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信息,并通过平台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与核对,以此作出与公司发展目标相符的决策。另外,公司良好内部沟通机制的构建,还具有一定的监督与举报功能,以此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并避免风险的发生。
7.5构建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
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与监督机制构建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公司应该结合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构建监督机制,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奖惩制度。不仅需要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活动实施监督和考核,同时还需要对公司管理层的日常内部控制活动实施监督与考核。首先,从公司管理层到全体工作人员均需要明确自身内部控制的职责。其次,公司应该定期的针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以此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针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以此充分调动公司工作人员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所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公司若想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优势,就需要全面认识到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并加大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的执行力度,以此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1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