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报告可理解性的阻碍和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為了实现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我们先要了解有用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含基本特征和增强特征,这种区分取决于其影响决策有用性的程度。增强特征中的可理解性却常常被人忽视,且容易受到操纵。有时尽管财务报告是真实相关的,但当其中表述晦涩难懂时,会大大影响使用者的判断。社会上,大量财务信息咨询公司的涌现,也是佐证之一。本文将在充分阐述可理解性的内涵和相关准则的前提下,分析阻碍财务报告可理解性的因素,以期提出可行的新对策。
  关键词:财务会计;IFRS;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理解性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7-0097-02
  2018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颁布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8》,将相关性和如实表述作为基本特征,可理解性作为一项增强特征,是对基本特征的补充,帮助识别出对决策更加有用的信息,其中表述道:“清晰和简明地对信息进行分类、界定其特征和列报使信息具有可理解性。财务报告是为具有合理的商业和经济活动知识,以及认真审阅和分析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而编制的。有时,即使是博学和勤勉的使用者也需要寻求顾问的帮助,来理解关于复杂经济现象的信息。”
  IASB还认为具有相关性和如实表述的信息都应该披露,不能因为一些现象固有的复杂性而剔除相关信息,尽管这能使财务报告中的信息易于理解,但这是不完整的,从而产生误导。这反映出IASB认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商业和经济活动知识,即使某些复杂现象的财务信息难以理解,使用者自身也可以主动积极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或者是寻求专家的协助。可见,为使财务信息具有可理解性,不仅仅是财务人员有责任尽可能地清晰、简明地进行报告,使用者也有责任和动机通过适当的努力对财务信息进行研究。当遇到非常复杂的现象时,使用者可能需要顾问的协助。
  这样的安排在完善、成熟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无可厚非,他们较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更多专业投资者和专业咨询机构,普遍来说,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整体水平也更高。显然在诸如美国等这样的国家,资本市场高度发达,是可能具备这样的环境条件的,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距离这一目标还相去甚远。
  一、 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阻碍因素
  (一)使用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财务信息使用者众多,但专业能力各有不同,要具有相当纯熟的专业能力,不仅仅需要进行财务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在财会实务工作中的锻炼,这对大多数投资者是个不小的挑战。当今财务报告中信息量不断增加,也不可避免地会运用许多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而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不同企业使用的各种估值方法涉及了专业性很强的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及其折现,以及如何确定折现率。这对财会人员和使用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研究调查表明:公允价值相关知识在企业会计人员中的普及度比较高,但了解程度不深。因此,面对专业性很强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甚至有时只有非常专业的人员才能理解。可见,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受到使用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约束。
  (二)某些现象具备固有的复杂性
  在当今利率、汇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一种新的金融创新形式可能在几天之内,甚至一夜之间被创造出来,并立刻被投入实际的化务操作。金融衍生品的种类越来越繁杂,并且衍生品是经济和计量复杂性最高的金融合同之一。衍生品的公允价值计量不仅仅需要复杂的模型还要求信息使用者能对模型的选用和会计处理有正确的判断,以规避管理层舞弊的风险。然而,有时就连具备财务专长的分析师也无法正确理解衍生品的高度复杂性。因此,这些衍生品内在固有的复杂性给使用者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和风险,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
  (三)人为操纵报告信息的方式和程度
  从初始数据到生成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尽管IFRS准则中有一系列的概念和规则约束,但企业的财会人员仍有不小的可操作空间。而且,会计固有的程序、各种估计和职业判断都依赖于处理会计信息的信息加工者的人为判断和选择。尤其是在财务报表附注和报表之外的财务报告中,其中大部分内容是文字说明,往往难以严格地受准则制约,企业可以利用印象管理和归隐谬误等方式操纵可理解性。比如,企业状况良好时,可采用清晰易懂的方式积极地向投资者传达利好消息;而当企业经营状况不善时,则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或是有意地高估(低估)两个独立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达到减轻不利信息对投资者的影响。这些蓄意的“加工处理”都会破坏可理解性。
  二、 提升财务报告可理解性的对策
  (一)完善法制建设,加强信息监管
  新时代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快速,但面对各式各样新增的经济事项,我国相关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对造假等违法行为处罚不够严厉,违法带来的收益和低廉的造假成本产生的巨大反差,使得众多企业铤而走险,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而相关部门的监管也不到位,监管乏力,对于财务报告可理解性的操纵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存在着许多看似正确实则不合理的会计处理,监管部门难以察觉或是受成本效益原则影响,不愿因此引发资本市场危机。对此,我国应该跟进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监管,提升配备人员专业素质,建立合理的监督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监管和责任分工不明确。同时可以强化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增加审计的独立性,建立信息披露异常情形问责机制。对于会计舞弊企业的高管和会计师要处以重罚,增加会计舞弊的机会成本,从而减少人为操纵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现象。
  (二)提升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经济活动也快速增长,对应的经济业务量显著增加并趋于复杂。新形势下对财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水平的需求,二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在现代,会计信息越來越复杂,财会从业人员不仅仅需要传统的财会技能,还需具有一定水平的数据分析能力。所以会计人员的学习与培养,要与时俱进,不光要加强传统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跟进学习数据分析和注重精准判断、预测能力的培养。
  另外,对于会计的职业道德培养,要将法律责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增强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坚决避免徇私舞弊、人为操纵牟利,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三)规范用语,建立客观、中立、准确的报告评价环境
  对于复杂的经济活动使用规范统一的会计用语,减少差异性。对于生僻晦涩或有特定含义的术语可在报告的末尾附上解释、说明,以降低非专业人士的阅读难度,尽可能地准确清晰传达信息。
  当前财务报告中非财务信息快速增加,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自愿性披露内容,目前准则中缺少严格的具体约束,多为概括性要求,这就给会计人员留下不小的操纵空间,对自愿披露内容的范围、重点、表述方式进行调整,利用其引导使用者的思考、判断,影响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对此建议完善披露制度,采用电子监管系统,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披露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要谨慎使用模糊性词语,减少模棱两可的表述,同时不做带有强烈情感倾向的评价语句;企业应及时地披露相关信息,避免信息滞后,给使用者带来损失;尽可能做到规范化表达,统一披露格式,建立客观、中立、准确的报告评价环境,以提升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刘瑛.企业公允价值的运用与可理解性要求——以金融企业为例[J].国际经济合作,2015(12): 87-89.
  [2]张敏,简建辉,张雯,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1(4):23-27,93.
  [3]葛家澍,陈箭深.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会计研究,1995(8).
  [4]Chang, H.S,M. Donohoe,T.Sougiannis.Do analysts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and reporting complexities of derivativ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6,61(2-3):584-604.
  [5]葛家澍,王亚男.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国际比较、影响因素与对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作者简介:
  黄新桃,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国际会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会计、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6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