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综合效益具有直接影响。随着事业单位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需将内部控制方式有效运用到各管理项目中,促进事业单位稳定有序发展进程。基于此,本文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为切入点,就加强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措施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切实发挥出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加强
  社会市场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进一步巩固与夯实了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总体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但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控制工作执行力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依然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及服务效益,还会引发财务信息不实等问题,为单位后期发展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一、内部控制理论分析
  (一)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概念在实践发展中逐步形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COSO委员会在推出的《内部控制统一框架》中,对内部控制概念进行了概况[1]。具体而言,内部控制需由机构管理部门、各部门管理人员制定实施,围绕实现生产经营目标、保障财务报告可靠性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目标开展。内部控制需贯穿机构阶段性发展中,切实提升经营发展管理体制的专业性及规范性。
  (二)内部控制内容
  内部控制内容主要为:第一,对机构内外环境的控制,在机构内部营造出积极严谨的工作氛围;第二,对机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进行严谨的风险评估,力争在内部风险发生几率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第三,控制与财务报告内容相关的活动及业务流程等,加强各发展环节与各管理机制落实情况的约束力;第四,注重机构内各部门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使内部控制机制更好落实在各生产经营环;第五,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及解决内部控制机制存在问题,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在促进相关机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内部控制重要意义
  将内部控制应用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于将技术及经济责任体制落实到各部门中,通过制定生产目标、组织实施、考核等方式,将内部控制与技术经济责任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通过内部控制方式的应用,也可促进项目计划管理工作顺利实施[2];第三,为确保事业单位能够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将内部控制体系落实到各部门及个人身,转变集权式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计划管理执行力度,将管理任务、目标及权限等下发到各个部门,并与部门及员工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激发出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借助内部控制手段,也可提升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期间的经济效益,及时发现与解决财务管理流程及机制中存在局限性,促进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一)内部控制重要性认知度不高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着忽视内部控制工作问题。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各部门职责过于分散,生产经营风险数量及种类较多[3]。还有部分事业单位虽建立起了内部控制系统,但没有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及需求出发,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积极作用,更会浪费相应的人力及物力资源。
  (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事业单位存在着用一般财务管理制度取代内部控制工作问题,导致各部门联系不密切,控制随意性较强。还有部分单位所构建起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完整,无法对各部门职责及阶段性管理过程进行控制,难以及时发现阶段性管理期间存在问题。
  (三)资产控制执行力度有待提升
  事业单位资产控制执行力度有待提升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产管理过于粗放,管理信息缺失或出现偏差。举例而言,某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过程中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即由资产管理部门打印出单位各部门管理、使用的资产清单,各部门仅对清单上的资产进行点验,虽然能够发现资产盘亏,却忽视了资产盘盈,导致账外资产的产生。第二,单位账务处理不合理,将预算外收入挂在往来账目中,致使单位出现财务核算混乱问题,造成财务信息失真,也为徇私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岗位职责划分混乱
  因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缺失,導致各岗位职责划分混乱,因编制及人员数量有限,部分员工身兼数职,难以保障岗位分工,影响工作效率及质量,对单位发展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五)内部控制流程不合理
  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事项缺乏系统颞部控制及审批流程[4];另一方面,内部控制流程过于简化,控制重点多集中在事中或事后,事前防范性措施较少,难以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在保障单位经济效益及服务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三、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内部控制工作重视度
  为切实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促进单位平稳有序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单位管理部门需从转变自身管理观念,提高内部控制工作重视度等方面。严格遵照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颁布的明文规定,将单位管理人员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主体,对管理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控制。深入分析单位关键业务及业务的风险点,对风险点进行防范与约束,确保单位管理部门充分认知到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意义,实现对单位各管理环节进行控制。
  (二)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注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明确内部控制对象、范围及条件,切实提升内部控制专业性及有序性。制定出科学的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标准,将各部门风险管理情况与薪酬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5]。做好内部控制报告及审计工作,规定内部控制报告中必须具有时间、控制范围、传递路线及职责处理等内容。对内部控制对象、内容及控制水平进行严格审计,及时发现并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存在问题。加强单位阶段性发展计划风险控制工作,降低单位管理风险问题发生几率。   (三)注重资金控制效率
  通过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等,切实提升资金控制效率,为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分析单位生产经营业务,剔除非增值类业务工作,降低物力及人力资源浪费情况;其次,通过分级授权实现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切实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目标在单位各部门落实度;最后,明确财预算控制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防止财务预算工作交接期间出现误差。
  (四)构建完善责任制
  为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工作在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单位管理部门还应做好各部门责任制的构建工作,通過建立职责信息反馈系统,掌握各部门生产任务完整情况。由于各部门肩负责任存在差异性,需结合单位实际发展要求,对部门职责进行进一步优化,加强各部门统筹管理性,更好激发出部门员工对内部控制活动的参与。
  (五)提高内控人员专业水平
  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促进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开展。针对内部控制重要性及控制手段在人员群体中开展定期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内控人员业务知识,使其能够掌握最新控制工具及理念,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在实现事业单位稳定有序发展目标的积极作用。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切实提升成本利用效率,还可增强单位社会竞争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而为切实发挥出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事业单位管理部门需认清现行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单位阶段性发展目标,构建起更加科学长效的内部控制方案,促进事业单位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文华.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8 (15): 233-234.
  [2]曾洁.内部审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思考[J].当代会计,2018 (07): 59-60.
  [3]冯燕.通过全面预算来完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 (14): 198+200.
  [4]樊宇玲.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全国商情,2016 (09): 106-107.
  [5]王小红.新形势下对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以地质调查单位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7 (09): 66-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01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