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高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关系到高校发展质量的财务预算管理得到普遍重视,很多高校也积极开展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高校必须不断探寻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创新途径,从而才能保证其有效突破困境。本文主要从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关系入手,简单探讨目前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激励机制;高校
一、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的联系
高校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能够确保相关激励机制的合理科学,同时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开展效果需要激励机制体现和完善[1],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创新能够促进相关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绩效评价一般指组织按照既定的标准采取合理的评价方法并严格遵守评价流程,对评价对象的工作业绩以及能力等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察评估。对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来说是对自身的办学成果和相关工作进行有效测评,便于高校管理者及时全面的了解其发展现状。相应的激励机制则对高校的发展既是投资也是成本,主要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实现相关工作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手段。二者在高效的发展过程中联系紧密,激励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确保其公平客观,避免由于人为等因素造成失真和不公正现象。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高校教职工会因为避免惩罚、获取奖励而更加主动参与到日常工作中,保证其工作效率。管理层则制定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从而使相关高校的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其稳步健康的前行。
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发展现状
(一)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理念未深入人心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其对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相关工作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沒有开展的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核算、轻实施、轻评估、轻考核”的现象,高校资金的使用与配置缺乏科学性,相关工作效果无法及时反映出来,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难以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从而制约了高校的发展进步。再有,由于高校忽视相应的激励措施,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使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受限。同时,由于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长期是财务部门负责,致使其他部门认为该工作与自身无关,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争取得到更多资金[2]。加上相应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并没有深入人心,相关约束机制缺乏,高校职工参与度不高,经费利用效率无法保证,财务预算工作质量低下,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体系是相关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保障,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该方面的体系建设还存在缺陷。由于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在具体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体系的构建上研究不是很深入,评价标准不明确,考核结果反馈机制缺失,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使考核评价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再有,部分高校没有配备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致使预算执行效果无法与负责人的责任挂钩,各业务部门不能积极参与其中,影响财务预算的质量,不利于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三)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财务预算相关工作带来了发展契机,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将其有效利用起来,相关的绩效评价与激励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其财务预算工作的积极作用,也逐渐建立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等相应的信息系统,但是各系统间缺少有效的衔接渠道,互相间的信息传递受阻,在制定激励机制时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的绩效评价结果,致使激励措施与实际脱节,绩效评价结果也难以反映,从而阻碍财务预算管理的高效开展。再有,高校不能定期对相关系统进行维护升级,使相关系统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要求,相关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三、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优化策略
(一)积极转变观念,重视财务预算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只有对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有足够的重视,才能促使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所以高校必须积极转变观念,意识到其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该将相关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营造出“重绩效、评绩效、比绩效、重激励”的氛围[3],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知识宣传讲座,开展文化专栏等手段,拓宽高校教职工了解有关内容的途径,帮助其认识到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认清自身在工作中的职责与位置,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高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负责绩效评价原则、范围、指标、办法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等内容的制定,并对预算绩效等工作开展全程进行实时监督管理,确保高校全体员工的有效参与,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保证财务预算工作的质量,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将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有效结合
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能够为相关的绩效评价与激励工作保驾护航,所以高校必须加以重视,从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入手,构建一套既能约束职工行为又能有效激励员工的体系。首先,高校应该明确考核标准,对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承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学校实际,保证考核数据的真实全面。例如,N大学在确定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采用层次分析原理,并结合其财务预算状况将具体的评价指标划分为以财务预算为代表的目标层,以及由筹资、教学、科研、发展组成的准则层以及由其他财务指标构成的指标层,使高校的财务预算绩效以递进的形式反映出来,使相关的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考核结果也更加全面、精准,保证了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质量。再有,应该完善反馈机制,及时整理、分析以及反馈评价结果,将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反映给被评价的部门,便于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工作质量。同时,还应该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教职工的人事调动、奖金发放等切身利益挂钩,不仅能激发员工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其中。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使高校的财务预算执行更加有效,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进步。
(三)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工作质量
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工作的质量与其信息化建设联系紧密,所以高校必须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构建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高校不仅要建设各个信息系统,还应该利用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将各系统进行有效对接,确保绩效评价结果与激励机制间信息的顺利传递,为相关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保证其合理性和客观性,使财务预算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定期对有关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升级,确保其有效性。可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检查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保证系统安全性,从而保障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高校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相关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有关高校必须引起重视,积极投身到具体工作中,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重视财务预算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将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有效结合;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工作质量,从而推动高校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冀跃芳.论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J].时代经贸,2011 (23):231-232.
[2]张静.高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 (2).
[3]祝维宁.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与高校管理中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0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