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企业间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所以人力资源在事业单位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激励机制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确保事业单位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是决定事业单位办事效率、员工积极性的关键。而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常用的手段,可以在事业单位中有效的对员工进行引导,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可见,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仅仅只包含激励机制,人员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激励机制容易受到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影响。只有不断完善整个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才能发挥激励机制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协同作用,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不断细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标准,实现人员在组织工作中的合理化配置。
  1.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发展相对不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事业单位用人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部门间相对独立封闭,人力资源整合共享较为困难。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将激励制度广泛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可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励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都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1]。
  1.2合理完善考核机制
  激励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目的。当前,部分员工认为事业单位的工作是“铁饭碗”,这种思想直到现在还依然存在。因此,对自己的要求降低,没有主动学习和吸收新鲜事物的积极性,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这种人浑浑噩噩,常常混迹在工作中,发挥不了实际的价值。这种现象不解决,渐渐会在事业单位内部造成出一种消极倦怠的工作氛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将激励机制运用到事业单位的管理中,是对考核机制的一种完善,同时还要引入竞争机制,三者结合,可以大大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岗位竞争意识,优化事业单位对人员的合理调配。
  1.3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认清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激发对工作的热情,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促使员工产生强大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发挥在工作中的创造性,为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2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现状
  中国的激励制度最早是从西方引进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激励机制已经在我国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被广泛用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广泛应用,对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职位管理等制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事业单位內部的管理更具科学化、合理化,优化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更能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激励方式单一
  从事业单位管理的现状来看,激励机制的方式过于单一。由于激励方式的单一,所以使得人力资源在事业单位管理中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种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不利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上对事业单位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2.2精神激励不到位
  在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运用中,重点都放在了对员工的物质奖励上,而忽略了精神激励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对物质上的需求,而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所以,事业单位也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注重对员工精神上的激励,工资已经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重点是要建立员工的自信心,提供可以提高自身技能的机会,使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加强了单位与职工之间的联系,使员工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2]。
  2.3人力资源配置缺乏灵活性
  由于事业单位用人受编制核准总量所限,所以对于事业单位本身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人力资源管理得不到合理的发挥,存在管理模式僵化的现象,人力资源的配置缺乏灵活性。面临经济体制的变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要想发挥应有的效用,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改革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岗位编制为基础,以职务职称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实际的情况,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的分配,发挥岗位的最大价值。
  3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造成的。中国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部门管理和公共管理两大类。在部门管理模式下,单位本身缺乏自主性,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自主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使激励机制的落实起不到较好的效果。在公共模式下,事业单位还不能解决市场经济转变和公共管理之间的矛盾,由于管理不善,最终导致了人力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二是由事业单位的考核体系决定的。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体系中,由于缺乏科学性,使事业单位不能有效的对员工采取激励措施。一方面,体现在事业单位制定的激励机制与实际的激励目标不相符,从而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现存的激励机制并不完善,不能达到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3]。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要认识到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要强化自己对激励机制的认识,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寻求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根据员工的特点,制定满足员工年龄结构、文化背景需求的个性化激励方案。例如,可以从职务职称晋升、外出考察培训、生育福利等层面入手,力求发挥激励机制的最大效用。同时,还要注重员工精神方面的需求,通过授予荣誉、评先树优、通报表扬等方式,体现员工对单位的重要性,树立员工对工作的自信心。通过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帮助员工在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也同时赢得了社会肯定。   3.1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激励机制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要建立在明确激励机制价值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激励机制的实效。其次,要在精神层面高度重视,领导层要先明确激励机制的实际意义,突出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由于事业单位有其特殊性,内部机构庞杂,部门众多,员工管理也相对复杂,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所以,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在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引进考核和竞争机制,发挥激励机制与多项管理制度的协调作用,以保证激励机制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保障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
  3.2创新激励手段
  明确激励机制所对应的需求层次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前提,明确激励层次就是要找准激励的人。激励机制的有效应用,是要以单位内部的员工为主体,全面掌握职工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潜能,运用创新的激励手法,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成效。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单位激励要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职工的精神层面。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采用公开透明的原则,利用创新的激励手段,结合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
  3.3建立激励体系
  建立完备的激励体系是有效实施激励机制的前提和保障,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宏观的认识,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热情,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人力资源部门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激励方法,通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者相互结合,创新出适合员工的激励方式。在激励的同时,不要忽视考核和競争机制的重要性,合理的考核和竞争机制,可以增加员工的危机意识,以便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建立完备的激励体系,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激励机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加以引导,使员工工作可以更有效的开展。激励的对象一般是指员工的工作心态或者是工作需求,激励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的过程,使员工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在工作中的最大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这种激励制度,达到增添企业活力,激发员工热情,维系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目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所以,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就事业单位的发展来看,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积极性,为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质量提供有力保证。事业单位在充分运用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配合使用考核和竞争机制,保证事业单位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丹.人才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全国流通经济,2020(5):114-115.
  [2]  杜美霞.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5):128.
  [3]  贾瑞萍.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经济师,2020(2):257-2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43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