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本管理会计及其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 楠
企业管理的需要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管理与知识资本的运营已经成为企业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积累,目前学术界已经将研究重点从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转向知识资本管理会计。从学术渊源看,知识资本管理会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自然升华。
一、知识资本管理会计文献回顾
(一)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形成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并逐渐取代土地和财务资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资本取代财务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知识资本概念的提出,如何突破原来基于“资本基本主义”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构建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相融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知识资本管理会计作为这种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余绪缨指出,与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相联系的智力资本管理会计将成为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其形成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呼唤着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时代正悄然走来。
知识资本概念最早由美国加尔布雷斯(J.K.Galbrainth)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在知识资本概念提出以前,作为其先导的人力资本概念以及人力资本管理会计,已经经历了将近30年的历史。会计学界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和探索。但人们对人力资源这个概念提出了反思。尽管会计学界和实务界对知识资本管理会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知识资本管理会计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知识资本概念的界定 学术界对知识资本的界定目前还未取得一致意见,有部分学者将其定义为在企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也有学者将知识资本区分为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顾客资本或市场资本。
加尔布雷斯认为,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尽管第一个提出了知识资本概念,但他对知识资本的阐述并不具备定义的基本要素,不构成一种定义。
Stewart(1991)在《知识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一文中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并于1994年进一步论证了知识资本是企业组织和国家最有价值的资产。Edwinsson和Sullivan(1996)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是知识企业物质资本与非物质资本的合成。Sveiby(1997)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一种以相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Dzinkowski等(2000)将知识资本定义为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基础的权益,它可以是知识转化过程的最终结果,也可以是转化为知识产权的只是本身和企业的智力资产。
我国学者也对知识资本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唐韬智和王荣党(2002)认为,知识资本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各种知识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企业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知识,它与无形资产相比具有不同特性。在实践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评估知识资本。他们还认为知识资本具有整合型、增值性和媒介性。贾银芳等(2004)认为,知识资本是组织系统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能给组织带来经济效益的知识资源。它包括给组织带来效益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包括掌握和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人。
(三)知识资本的评估 由于对知识资本的界定不一致,其评估方法亦有所区别。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形和需要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并在评估方法的基础进行准确的会计计量。
(1)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法。Sveiby(1997)与Edwinsson及Sulliveal(1996)对知识资本计量进行了初步研究。他们认为,知识资本计量的可行方法是用企业公允价值减去企业账面价值,所得余额就是企业知识资本的总额。这种方法很简单,但企业账面价值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本身就包含属于知识资本属性的无形资产。同时,企业市场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由于这些原因,用这个公式计量知识资本显得有点困难。
(2)结构法。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明确知识资本的构成。由于项目的划分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Stewart(1997)将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顾客资本,并分别进行计量和加总。安妮・布鲁金(1997)将知识资本分为四类,即市场资本、人才资本、知识产权和基础结构资本,分别进行计量、汇总。Malone(1997)将知识资本分成财务、顾客、流程、更新与发展、人力五个项目,在每个方面分别找了100多项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来表示知识资本的贡献与运用状况。
(3)Tobin比较法。利用企业的重置成本与企业市场价值的比值来衡量企业的知识资本,即重置成本/市场价值。如果一企业的重置成本低于其市场价值,那这个企业就获得了超额利润或者高于一般水平的投资回报,而知识资本正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源泉。进而,企业可根据情况和需要,用市场价值,重置成本来衡量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该方法与第一种方法一样,可用于同行业企业之间或不同行业间知识资本的比较,而且亦受外部因素较大影响,故须与其它财务指标结合使用。
(4)推算法。由于所采用指标或思路不一致而有不同的推算方法,但其基本原理相同。列维(BaruchLev)创建的方法分为以下步骤:首先明确公司标准年份的预期总收益,这些收益是由公司中有形资产、金融资产和知识资产共同创造的;其次,将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分别乘以预期收益率,计算出其收益额;最后,将预期总收益减去有形资产与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即为知识资产收益,再用之除以知识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贴现,就可得出知识资本数额。该方法将知识资本视为无形资产,它是建立在企业价值=有形资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知识资产的基础之上的。上述方法只能确定企业整体知识资本,没有对知识资本的具体项目加以区分和评估,不利于企业掌握知识资本运营情况,对知识资本的管理和开发意义不大。而“结构法”有助于弥补上述几种评估方法的缺陷。
二、知识资本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一)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在西方理论界占绝对统治地位,随后,实证会计日渐兴起,并对规范会计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从近30余年来的发展态势看,规范会计研究日渐微弱,实证研究成为会计研究中的主流方法。无论从方法论角度还是从会计发展的实际来看,两大会计研究各有缺点但又有其存在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因此,在对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研究中,两大会计研究方法应相辅相成、相得宜彰,甚或应相互接纳、整合创新。要在更高层次上有突破,从克服传统会计学局限的角度着手,拓宽研究视野,构建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相融合的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实现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重大突破。
另外,这种研究不能局限于从会计学,管理学或者经济学的角度对知识资本管理会计进行研究,要从心理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角度研究知识资本管理会计,除了物质层面,还应注重对精神层面的研究。
(二)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计量与记账研究 知识资本计量方法是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的难题之一。可以借鉴无形资产计量方法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知识资本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知识资本计量的方法及其评估体系。要像其他已有的会计项目一样,有一套被公认的计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才有会计记账存在的可能性。
由于知识资本管理会计还处于萌芽状态,有必要通过会计理论创新建立和发展知识资本管理会计;而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可知,任何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会计理论创新。现行会计将知识资产在“无形资产”科目下核算,而“无形资产”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知识资产总量,不能正确反映知识资产的属性、数量、运营情况。因此,有必要将知识资产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正确反映知识资产的价值、成本、技术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建议在知识负债表中增设区别于无形资产的“知识资产”科目,下列“知识资产摊销”作为其备抵账户,二者相减即为“知识资产净值”。
(三)知识资本及管理会计的应用 知识资本及其运营能力决定着知识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知识型企业对知识资本管理会计有着更为切实的迫切需求,它代表着知识资本管理会计应用的发展方向,所以应特别重视知识型企业中知识资本及其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此外,建构知识资本管理会计也需要有关科研机构的支持,如科研机构在课题设计上可优先考虑有关知识资本管理会计方面的问题。
(编辑 熊年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6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