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就业导向下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设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凌云 郭焕书

  摘要:目前在审计学专业建设的诸多问题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切实开展好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不仅为能为开展专业教学提供依据,而且能更好体现高等教育的作用。本文在社会对三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提出审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四大模块,重视管理类课程,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开设特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执业能力的设想。
  关键词:审计学专业 课程设置 胜任能力
  
  经济越发展,作为独立经济监督的审计工作面临的任务就越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就成为当务之急。高校是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994年财政部先后在23所高等院校开设CPA方向专业,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后备人才,到目前为止,这些院校共培养CPA专业方向学生1.5万人,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后备队伍的重要来源。从2002年起有一些学校向教育部申请设置审计学专业,2004年至2009年共有33所高校获批开始设置审计学专业。本质上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门类、数量、课时、进程安排是其核心内容。在审计学专业建设的诸多问题中,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切实开展好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不仅为审计学专业教学提供依据,而且能更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要构建和优化审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就必须从高等教育的目的出发,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社会发展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深入研究审计学专业本身固有的学科特性和发展规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的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二、不同审计类型对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的要求
  
  (一)政府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审计知识、技能和经验,保持职业谨慎,不得对没有证据支持、未经核清事实、法律依据不当和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发表审计意见。此外审计人员应当具有符合规定的学历,通过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并保持和提高职业胜任能力。什么是审计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执业技能,宋夏云(2007)针对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问卷调查显示,审itTL员的专业品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均属于专业胜任能力的核心要素,其中核心知识包括会计与审计知识、政策与法规知识和财政与金融知识;核心专业技能包括智力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核心品质包括独立、客观、公正、廉洁、遵纪守法、公共责任、职业谨慎和保密。
  (二)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 IIAl999年发布了“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的研究报告(The CompetencyFramework for Internal Auditing,简称CFIA),CFIA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直接影响了对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知识技能和行为技能两方面的素质。在知识技能方面包括技术、分析设计能力、鉴别能力;在行为技能方面包括个人技能、人际技能以及组织技能。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也提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萨默斯(GlennSummers)指出,内部审计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其次才是一个好的审计师。这说明内部审计人员更侧重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包括行业、市场、产品竞争、企业内部各职能和流程的全貌等。
  (三)社会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规定,社会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从三个方面来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相关法律及相关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相关法律及相关知识,以便为其职业生涯提供核心的技术基础。还需要具备以下五类职业技能:智力技能;技术和应用技能;个人技能;人际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此外接受和遵循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判断,并在职业行为中考虑社会和行业的利益。是否接受和遵循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的要求,是区分注册会计师与其他人员的重要标志。通过对不同审计类型对人才应具有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的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对人才需求有共性的地方也有特性,如都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但就专业知识而言,内部审计侧重于管理方面;注册会计师审计较为全面。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有不同审计对象,针对不同审计对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不同的审计知识和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要均衡考虑培养三种审计监督体系下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性审计人才,改变以前以民间审计为主的专业培养方向,将审计学专业毕业生培养成多方向多目标的学科交叉型及复合型人才。要研究目前审计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需求重新设置,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三、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企业组织和管理知识虽然学校根据各个专业或自己的具体情况,按一类学科设置了一些学科类通修课程,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知识体系的不足,但企业管理知识、信息系统知识等方面的课程缺乏,而这些课程却是作为一名合格审计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会计职业团体之一。AICPA的要求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会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其定期对会计教育状况所作的研究报告对美国会计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如1988年修订的《进入会计职业的教育要求》提出,要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必须接受150学时的教育具有学士或对等学位,这150学时的教育分为一般教育(60~80学分)、企业管理教育(35~50学分)、会计教育(25~40学分),其中一般教育包括交际、数学与统计学、计算机操作、行为科学等,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洞察力、判断力和正直的品格;企业管理教育包括中级经济学、市场营销、企业面临的法律与社会环境、企业法、商业道德等,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营销概念、过程以及企业和其他形式组织的筹建过程;会计教育知识则覆盖专业知识的大致内容。由学分学时分配可以看出,一般教育类和管理类占到150学时中的80%左右,而美国大学商学院联盟(AACSB)作为唯一对工商管理和会计教育有鉴定权的机构,在《会计专业鉴定标准》中“本科生教育”部分的课程要求与AICPA所制定示范课程表的要求非常近似。由此可见管理类和基础类课程在审计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地位,此外以民间审计为例,在

实务中已是广泛地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安永、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类型中也有信息技术方面的咨询或审计业务,这说明计算机辅助技术不仅对审计业务的完成很重要,而且可以单独作为―种业务类型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在目前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胜任在复杂现实环境中进行审计的需要,所以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计算机等都应当进入课程体系的核心,同时要提供广泛的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二)审计行业执业能力培养不足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熟记考试所覆盖的基础知识,争取较高的考试通过率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动力和压力,因此在教学上往往表现为手段单一,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记忆,缺乏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而实务中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审计,很多情况都需要到现场向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了解,这都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对于未来审计人才的而言,仅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缺乏有效商务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会直接影响审计人才的执业效果。
  (三)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核心价值的职业道德,一直受到行业的高度重视,审计学专业教学中一个突出问题即审计道德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审计学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理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情操和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考试科目每五年修订一次考试大纲,删去旧考纲里的一些不实用或已经过时的内容,同时更新知识架构,使其更能适应和符合会计行业的需要。2007年ACCA开始使用的新考纲更加侧重学员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如财务管理、税法等方面。同时专门增加了会计执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方面的必考科目《专业会计师》(ProfessionalAccounting),强调了作为―个财务工作者应有的道德和行为。在近年来全球财务会计领域屡次出现会计欺诈事件的环境下,ACCA所推崇的这种精神守则符合了大众对执业注册会计师的期望。与新考纲同时启用的还有一个关于道德和行为的网络游戏,每个参加《专业会计师》考试的学员都必须透过互联网完成游戏,增加了ACCA学员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员更容易地理解AccA所推崇和恪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包括客观求实的职业态度和忠诚勤奋的敬业精神。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在中注协推出《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时提出:诚信的品格需要培养和熏陶,要把职业道德守则列为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乃至会计专业大学教育的必修科目,推动大学开设职业道德课程。不仅是民间审计强调职业道德的建设与培养,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都要求审计人员遵守相关职业道德。
  
  四、就业导向下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设想
  
  (一)按就业需求分为四大模块目前全国22所高等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路非常明确,主要培养适应在国际会计公司,国内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专业中高层次后备人才。为此22所高校课程体系都是针对民间审计所需设置,涵盖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六门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此外还通过选派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优秀学生赴境外实习,很好地拓展了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但作为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不可能完全仿效全国22所高校的做法,应该顺应社会需求特征,培养面向三种审计类型的特色化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重点突出管理类课程和统筹兼顾不同审计业务类型。针对审计职能的多元性,该专业毕业生应能适应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几大业务,如财政财务审计工作,同时还要能适应内部审计的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投资与管理咨询等工作。这就需要在不仅传授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把管理类的有关课程放在重要位置,在有限的课时里将理论课时进行整合,重新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l生审计人才需要。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审计方法、审计工具和基本思路,以扩大专业适应性,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程中要顺应审计培养目标的转变,结合社会对内外审计功能的需求,审计学专业课程分成四大模块:审计业务模块、税务业务模块、管理审计或咨询业务模块、资产评估业务模块。每一模块设若干门核心课程,如审计业务模块核,心课程设置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审计、计算机审计等课程;纳税业务模块设置税法、纳税筹划;管理咨询模块设置内部控制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管理咨询、经济效益审计等课程、资产评估模块中设置资产评估学。根据学分或学时安排将模块内相通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部分删掉以节约课时,每个模块的核心课程要求设置为必修课,同时模块内设置若干门选修,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跨专业的课程,可以安排会计学院与管理学院、商学院协调,在学院之间让学生根据兴趣互选,节约教学资源;对其中涉及审计行业资格考试的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以及税法等课程可以作为课时安排的重点。通过这样的课程模块设置,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适合综合审计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开设特色课程或方向在设置审计学专业的院校中,南京审计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为其特色专业,由于推行了工程管理加审计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届毕业生39人100%就业,多家国内外企业和事业单位经常提前一年在该校预定毕业生,显示了良好的市场美誉度,体现了该专业的优势。实际上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审计业务的特征,各地高校只要能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方向,就能充分满足多元化的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如石家庄经济学院具有工程管理、资源管理等专业,其中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工程造价方向,许多专业课程可供审计专业学生选修,根据社会对工程审计的需求和学校条件可在审计专业开设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程审计等课程或方向,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于许多工科院校办审计学专业都可以依托于本校的资源在不同年级开设各有侧重的特色化课程。
  (三)加强执业能力的培养根据社会对审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在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而,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成为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该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其关键在于能够依托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将其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基地,大力培养外语水平高、执业能力强的素质型人才,这可以给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诸多启示。作为审计学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如下形式,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实际工作案例进行讲解,在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开一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选修课程,通过立体化实验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立体化就是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多媒介、多层次、多形态、多用途的一整套教学解决方案。它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适应,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以期达到提高审计学教

学质量和效益。其次,在课程体系中构建完整的实验实训课程。一方面审计学专业课程课时设计上采用N+M的方式,增加实验或案例教学的课时,教学方式上采用分项目小组协作完成,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另~方面在审计学专业学生进行常规的会计和电算会计模拟实习外,必须突出审计实验课的内容。目前审计实验课可以通过手工和电算审计两种方式进行。通过审计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熟习和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全过程,包括如何进行审计前调查、风险评估、审计时间和工作安排、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进行业务循环的审计,应履行哪些常规的审计程序等,学会针对不同情形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意见等。最后,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同时开发企业集团内审部门、地方审计机构吸纳审计学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环境之中,了解助理审计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协助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人员等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与沟通,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岗位上工作,可以让学生活用所学的管理学知识,将审计学专业知识与财务分析、税收筹划和其它管理咨询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起到培养多元化能力目的。
  (四)增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审计的职业化特征决定了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重要性,应在审计学专业课程中增加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相关课程,将三种审计类型专业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提炼出来单独列成一门课,结合注册会计师协会、内审协会、国家审计署等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审计行业的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从基本内容上看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专业胜任能力。这一内容可通过其他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习加以保证。第二,政策法规。这一部分内容要结合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加以掌握,这是职业道德规范带有强制性或最基本的部分法规教育是让学生知法懂法,培养学习和遵守法律的自觉性,由于审计业务涉及面广,所以法律法规的学习设计领域也要相对宽泛一些。第三,职业价值观、道德意识和职业责任教育。这部分应该成为课程的主体内容,通过教育让学生理解职业中应保持的基本价值观,如独立原则、客观原则、公正原则,懂得如何在不同场合应用这些原则进行判断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道德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公正处理公与私、社会与个人、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执业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挫折矛盾,通过三种审计类型中成败两方面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提倡“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职业责任心。针对职业道德教育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应尽快组织理论界和实务界有关人士编写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教材,内容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准则解析与案例讨论三部分,在大学人才培养阶段引入全面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审计人才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01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