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也作了明确要求:强调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以写出有创意,有创见的文章。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给予重视。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怀着一颗诚恳的心,用优美的文字,朴素的情感,去创造出属于读者的文章。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每一位教者的职责所在,本文就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写作能力 真情实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点,也是难点。作文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中考语文试卷为150分,作文的权重为50分,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可见其重要性,但写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辛的思维活动,尤其对于这些阅历较浅、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确是一件为难之事。提高初中学生语文能力,对于每一位教者来说是任重道远。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厌倦作文,甚至恐惧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根源在于学生作文的动机主要是为升学和完成老师作业,写作总是处于十分被动地位。其次,学生总感觉下笔难,素材少,而且由于阅历少,文字过于简单,不带真情实感。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不仅要对学生被动的心理进行有效的调控,更要改变教学观念:在教会学生运用语言的同时,更要注意素材的积累,要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完善自我,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情操的培养。下面根据以上观点,笔者就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谈三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一、优化写作动机,提高学生作文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确的动机和强烈的兴趣才是创作佳作不断的源泉。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初中生缺乏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热情,心里关注的内容多是自已的前途利益,考试能拿多少分。这样一来,势必缺少了写作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写作实践中,要对他们多进行写作目的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写作欲。这种教育,当然不能搞空洞的说教,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和学习特点,组织开展各项有益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社会重点热点问题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会,各种形式的文学社、读书会等,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使其形成跃跃欲试、非吐不快的写作欲望。
  其次,提高写作兴趣,还得唤起学生写作的信心。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能对学生的心理起着调控作用,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有时就能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反之会压抑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 我们对学生的作文绝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充分发掘学生作文中的成功点,无论是立意,结构或语言,哪怕是某个词语的独到运用,都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因此,批改作文时,教师不宜删改过多,多写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有一种“劳动”后的喜悦和成就感。评讲作文时,更注重对作文闪光点的品评,让师生多沟通,营造一种智慧撞击的氛围。
  正确的动机是写好作文的准备,强烈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保障,十足的信心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源泉。只要逐步树立了学生正确的写作观念,也就为学生能写出好文章奠定了基础。
  二、注意观察,积累素材
  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积累写作素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生活素材的积累,积累在写作中能够应用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事例。要求学生注意留心观察生活,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只有学会观察生活,我们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的景物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也只有如此才能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观察并不像有的同学所理解的浏览一下,而是要认真细致的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去研究,这样才能提高观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定向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一个事物之前,首先要确定观察的目的,角度,搜集有关材料,写好观察提纲,待观察时,集中注意力,有重点的去观察研究,也可以和相似事物作对比观察,这样就能较好的对此事物作认真分析。再者我们可以调动全部感觉器官,抓住事物特征。例如:在描写一个鸡蛋时,用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形状,色彩,打开它,才能知道里面蛋清和蛋黄的情况,嗅一嗅才知道它的腥味,用手摸一摸,才能知道它的质地,这样对于一个鸡蛋,我们才彻底了解了他的特征,如果只从视觉或者触觉则对鸡蛋的了解就没有这么全面了。除了上面提到对物质的观察外,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的事例里面提取材料,这些材料必须是新鲜的,典型的,能够反映生活的。可以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因为我们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观察最多,体验最多,写起来得心应手,这些人和事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材料。我们也可以把生活中许多琐碎的事找出来,挖掘它更深层次的意蕴。这样的材料更体现其典型性和代表性,因为它更能以小见大,挖掘生活之深蕴,更能反映生活.另外写特色日记也可以积累材料。我们将一天中一点一滴的感受记录下来,不管是学习中的还是生活的,把感触较深的内容积累起来,写成片断,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可以积累大量的材料,摘抄日记和想像日记对学生积累材料,提高写作也有很大帮助。
  二是语言素材的积累,积累在平时阅读中学习的诗文名句、故事、典故等;教师和学生共同寻找一些精彩片断,这些是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课前利用几分钟进行抽查,这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这需要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建立自己的智慧背囊。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写作过程中才会如鱼得水,信手拈来。
  三、强调细节,要求真情实感
  现在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为追求辞藻华美或者“凑字数”,造成写出来的文章看似很华丽,其实空洞枯燥无比,这都是对缺乏对细节描写和真情实感的表现。写作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文字反应,只有注重细节和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共鸣,才能写出好文章。
  首先,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传神的细节描写对表达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藤野先生》一文,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文章能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上课时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针对这些细节描写,学生细细品味,一个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人物展现开来。品评了这样的细节描写之后,我以《妈妈的手》为题进行了作文训练,这样的作文,适宜写小写细,适宜小中见大。我在指导此类文章时,要求学生通过妙用动词、简笔勾勒人物 形象、巧用修辞变无形为有形等手段来演绎文章。可以以妈妈的手为线索或载体,从不同层面展现妈妈的性格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的深刻影响。文中要有具体的叙事,将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母亲的理解表现得充分而具体。这种情中求细的训练,学生既会叙事,又叙中带情,文章看起来不空洞,具体细微,学生也就不会无病呻吟了。
  其次,培养学生作文真情实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作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准确而生动的表达都要靠真挚的情感去体现。而这些情感都要在日常生活和作文训练过程中,加强培养,多写多练多修改,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作文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而作文不能拘泥于课堂作文,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如命题,半命题,材料,看图作文,片断描写,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从一句话作文开始,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而定创造一个有氛围的作文环境。但是这些环境必须真实,让学生从真实的环境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得到真实的感情。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作文教学,优化学生写作动机,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强调细节描写,表现真情实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篇优秀作文能留住生活的精彩,让人感受人间的真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3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