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保定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进行调查,笔者认为目前城市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适应于融入城市生活中仍然存在问题,但是与初期的进城务工人员相比,现阶段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适应与融入程度已经有了提高,这与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有密切相关。
关键词:保定市;进城务工人员;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
为了详细了解保定市现有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保定当地的适应及融入情况,促进其与城市同龄人的交流与相处,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更加顺畅,笔者对保定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适应和融入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保定市主城区(包括莲池区、竞秀区)的5所学校进行了调查和数据收集,主要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情况、交友情况、心理状况、个人人格等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调查,本研究的相关结果分析如下。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适应与融合中的表现
(一)受教育方面的表现
首先,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随迁子女的父母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大学生就业困难等社会现象,“教育无用”的观念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忽视子女的教育,造成务农子女的失学率较高。其次,公立学校设置了接收流动子女的门槛,使随迁子女因户籍限制不能顺利接收高水平义务教育。公立学校要求戶籍,私立学校收费高,许多进城务工子女不能进入公立学校就读,但私立学校又负担不起,所以面临失学而过早就业的问题。再次,作为随迁子女较普遍的就读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在教学质量、师资配备、管理水平等方面都难以达到普通的义务教育水平,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居住环境方面的表现
进城务工人员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且缺乏相应的城市资源和关系,因此没有条件居住在市区条件较好的环境中,更多的是租住在市区边缘的地方。而此类地方常处于城市管理盲区,各类犯罪活动频发,人员结构复杂,对随迁子女的人身安全产生很大威胁。
(三)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
进城务工人员大都从事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的工种,由于自身工作的繁重和工作时间较长,对随迁子女的关注度较低。加之上述对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的分析,其难以对子女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指点,由此造成随迁子女易产生自卑心理并抵触对城市生活的融入。随迁子女在校参与活动不够积极,而且与城市孩子相比,由于随迁子女在进入城市之前接触的活动项目相对较少,因此也造成其在参与活动中缺乏自信,既而导致其不能也不敢在学校活动中表现自己。
(四)城市融入和熟悉程度方面的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水平影响实际行动。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子女融入城市产生了极大影响。从对随迁子女的相关调查数据来看,经常到市区游玩的随迁子女仅占到约10%,远低于城市当地的同龄人,由此造成随迁子女对所居住城市的熟悉程度低,而参与和融入城市的机会也相对较少。长时间的疏离感造成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受到自尊心上的伤害,并缺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被认同感。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适应与融合中的新变化
笔者在将调查对象(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按照年龄分成幼小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三类后,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适应与融合城市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
(一)小幼阶段的随迁子女适应与融合城市的程度最高。
小幼阶段的随迁子女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鉴于小幼阶段孩子并未形成对环境的定式思维,容易受到条件较好环境吸引等多方面的心理特点,他们在进入父母工作的城市后,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即使这些孩子所在的环境并不具备很好的条件,但他们普遍反应喜欢所在的环境,而且愿意跟爸爸妈妈在一起,而不愿意回到老家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二)初中阶段的随迁子女对城市的适应与融合度最低
初中阶段的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过程中体现出最大的难度。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敏感,因此当换到新环境后,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自我调适,才能适应突然变化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有近67%的孩子更倾向于留在原来的学校就读,或者认为目前所处的城市环境给其带来了很多不适应,包括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差别,学习成绩上的差距等。
(三)高中阶段的随迁子女对城市的适应与融合度相对较好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随迁子女来说,高中阶段的随迁子女在心理上较为成熟,在该时期跟随父母到城市生活的子女的适应与融合过程较为平稳,但融入度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该阶段的孩子面临高考压力,因此其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学习上,对环境的适应过程被考试压力削减了一部分。但是,另一方面,受到此前受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较多,因此大部分高中阶段的随迁子女在学习方面的融入度较低。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环境迁移对原有家庭机制产生了破坏性影响,此类生活事件对随迁子女在个人发展过程造成困扰,而造成困扰持续的时间和范围并不清楚。正如费斯彻所说,对生活产生影响的决定因素并不只有居住环境的迁移,社会阶层、群体种族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环境迁移过程中也拥有很大的机遇。朋友数量的增多、团体类型的丰富、优秀教育资源等都为随迁子女提供了有利的成长因素。
三、保定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的建议
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适应和融入城市这一问题是个长期工程。除了相关制度建设外,笔者也提出了几点更实际的建议。
(一)政府统筹优化社区教育资源
作为随迁子女的重要教育途径,社区教育能够辐射的范围非常广泛。但是,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需要政府部分的统筹规划。首先,政府相关部们要对随迁子女需要社区教育援助的迫切性有充分认识,并将该工程统筹规划到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其次,政府需要统筹规划,整合与配置各类教育资源,构成教育合力并提高教育效益。 (二)提高社区的整体文化环境,打造良好社区氛围
作为社区的重要构成,社会文化体现着日常性、群众性和融合性的特点。社区文化水平能够使进城务工人員子女获得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提升其对社区的归属感,促使其快速融合并适应城市环境。所以,提升社区的整体文化环境能够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融入城市环境的前提条件。
(三)多渠道开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方式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与城市环境下的状况存在很多方面的落差,因此初到城市环境会面临各种不适,甚至受城市居民的排斥和歧视。多渠道的社区教育能够逐渐消除他们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的不适感,并对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继而能够实现教化和缩减城乡差距的目的。
(四)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
除了政府和社区的力量,社会资源在随迁子女适应城市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力量能够发挥的作用,并逐步引导社会力量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多社区服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保定市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说,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必然要求他们与城市生活中的新型文明保持一致。当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不是完全接纳、毫无主动选择的可能,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主动性对生活的城市环境进行适应和调整。不仅如此,纯粹地被城市文化同化也不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唯一出路,而是应该更加重视这个群体在适应和融入城市环境中进行的价值观重塑。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北京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7(06):64-69.
[2] 余芳,刘玮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教育适应性状况的实证研究——以广州市四所小学五百余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例[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01):28-32.
[3] 李建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适应和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 肖勇,何梅.新时期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现状综合评价——基于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4).
基金项目:保定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适应与融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8099。
作者简介:李园园(1985.07- ),男,河北邢台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芳(1985.08-),女,河北霸州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26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