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明确了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质与现状,分析了现状的成因,并针对问题成因提出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 问题意识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0-0108-01
前言
养成良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够提升学生发问意识、自主解题能力、辨证意识等因素的共同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学生在日后工作及生活良好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一、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质及现状
1.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質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质实际为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的构成包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意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解决问题的起点是发现问题,从发现问题开始,引发学生思维运动;而提出问题又是三者的中间环节,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三者的最终归宿,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成长,锻炼自身的辨证思维,敢于突破及创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小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现状
2.1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意识不强烈,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尚不成熟,对世界的认知往往依靠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很少对事物产生疑问,与此同时学生只重视自身喜欢的科目,仅在此科目上愿意付出思考。整体来看,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
2.2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及能力普遍缺乏,前文说到,发现问题是问题意识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发现问题,那么对事物也就不会提出疑问,也就不会主动提出疑问。
2.3学生自主解题意识及能力薄弱,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尚未形成,学习知识主要依靠引导,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对问题的结果就缺乏思考,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思考、不会思考,寻求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长期下来形成恶性循环[1]。
二、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现状成因
首先学生自身学习意识及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学习动机不合理,通常需要家长及教师的鼓励和敦促,学习的目的知识完成任务、讨好长辈。同时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及思考仍需要家长及教师引导、敦促,学生在学习中过于依赖教师,自身思想不成熟。
其次,教师教学观念及能力不足,教师要优先满足校方要求,极力提升学生的记忆程度和阅读理解、写作等能力,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缺乏思考空间。部分教师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念,但碍于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不足,在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时效果不显著。
最后,学校考核制度制约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明面上校方符合教育部门新课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建议和规定,实际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仍旧局限于学生成绩的提升,此因素导致教师不得不优先着手帮助学生提升成绩,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2]。
三、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1.校方创新学校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的意义在于为学生及教师提供合理的选择机会,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因此要改观创新教学管理机制,设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为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首先要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提升教师及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满足师生在教学中的需求,优化教学管理评定机制,平衡学生成绩在教学考核中的占比,使教师的注意力更多的投身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优化教学组织模式,优化班级配置,保障学生人数配置合理,如学生数量控制在20人以上,30人以下,此配置方式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同时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学生数量开展课堂讨论。
同时提升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权力,将其纳入考核中的一项,学生座位、课堂布置由教师决定,突破千篇一律的课堂布置,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探讨能力,创建具有班级特色的课堂模式。
2.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在学校教学评价机制优化的前提下,教师应加快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将更多精力投入于学生思考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以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首先要树立起平等的师生观,即便是小学生也要平等对待,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相互开放,平等沟通,相互听取建议,同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与学生共同努力将“上下级”的关系发展为朋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后,要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习能力,在解答问题时要保有耐心及爱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提问并不可耻可怕。在实际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在课程的中间环节主动询问学生是否存在疑问,做好考核,发现问题时做好记录寻求解决方法。
学生勇于提问,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提升发问能力和自主解题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预习中做好记录,在课程中积极提问,同时做好解题的引导,全方位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在教师努力下,学生会提问、敢提问同时会解答,才算达到教学目的。
3.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首先要转变学生动机,教师与家长联合,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自我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为谁而学。做好日常的积累,如带领孩子学习历史文化,观看科学教育影片等,目的是先培养起孩子对某一领域的爱好,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使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会存在疑问,学生会自主的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解答。
其次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敦促工作,逐渐的使行为转变为习惯。同时也要优化辅导类书籍的应用,对部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书籍进行管控和限制。
最后学生要做好自我反思,反思为什么自身会有疑问,为什么不能自主解答问题,为什么在教师引导下即可轻松解开谜题,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了解而同学却有疑问,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肯定中成长[3]。
总结
综上,现阶段我国小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明显欠缺,这一欠缺的形成不只是一方问题,校方、教师、学生、家庭等要做好联动,改变自身观念及教学、学习方法,共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均英.如何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J].黑河教育,2018(4):60-61.
[2]张朝军.小学生发现问题能力教学现状与思考[J].学园,2018(4):131-132.
[3]王萍.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22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