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企业的多样性需求。因此,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要想加快发展就需要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高职会计专业构建校内实训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然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
  会计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型专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随着人工智能的涌入以及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提高,战略型财务和管理型财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逐渐代替了过去的核算型财务。而用人单位也更加青睐于能够具有控制成本能力的财务人员,而不仅仅只具备财务处理能力。针对高职院校而言,如何使传统会计专业焕发出新活力,更好的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学生由于受到会计工作特殊性的限制无法深入到企业之中进行集中实训。因此,高职学院应当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出一套会计专业的行之有效的校内实训课程体系。
  一、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
  对于高职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而言,其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对其当地企业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学生也由于不断深化的校企合作而能夠在最短的时间内较快的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因此,高职学校进行产教融合可以为当地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员工,减少企业培训员工所花费的精力,降低了招工成本,从而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化。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高职学校所用教材更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管是从综合理论知识到专业技能,还是从理论教学到课程设计,产教融合在制定学习计划和考核内容时都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设立标准。由于产教融合对学生就业的注重,因此,对学生的课程也以实践的方式为主,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让学生掌握了产业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1]。
  (三)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和用工难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而愈加严重。面对着供过于求,企业的用人需求一再提高。绝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使用还需要培训才能上岗的应届毕业生,而是想直接招收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对于应届生本身来说,在学校由于实践课程内容的缺乏,也很容易造成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所选择的工作岗位脱节。而产教融合对于社会需求和学校学习的脱节之间的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对接作用,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2]。
  二、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体系的必要性
  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训课程体系是指学校结合会计职业工作环境与会计职业岗位技能,并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使校内实训内容与职业岗位任务对接,对校内实训进行系统、整体的设计。并借助于构建仿真的校内实训体系让学生实现从学生生涯向职业生涯的平滑过渡,体验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身临会计工作环境。因此,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在新时期,对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探究具有重要的作用[3]。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性实践课程体系缺乏
  现阶段不少高职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都是把校外顶岗实习、综合模拟实训和课程实训进行简单的拼凑而已。所有会计业务的处理由每位同学依次完成是综合模拟实训和课程实训的主要内容,这并不能体现企业外部单位和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岗位之间的业务联系,也不能体现会计岗位之间的分工协作,而由于受到会计工作特殊性的影响,校外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也较低。而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各类实训的相互脱节,也造成了用人企业满意度差,学生的职业岗位胜任能力低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差等现象。
  (二)实训内容与职业岗位关联度低
  现阶段市场需求与会计专业实训的总体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实训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实训环节的设计以及实训课程的安排都倾向于培养学生编制财务报表、登记账簿、填制凭证、建账等基本账务处理能力。而对于报表分析、成本控制、决策、预测等企业财务管理中涉及的内容却并不多。
  (三)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会计行业的发展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相继出现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及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对于会计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也日益提高。高职学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必须紧跟会计行业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而由于高职学校受资金方面限制,造成其实训基地的软件硬件条件难以跟上会计行业的发展。
  (四)缺乏会计实训课程的师资力量
  现阶段,高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数自身没有接触过会计实务工作,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由于缺乏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即使有着较好的理论基础,对于企业纳税申报业务的具体程序以及与银行、税务之间的往来结算也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对于会计工作的操作细节和基本规范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系统性的实训课程体系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只懂理论的“空架子”而是实践能力过硬的专业性人才。所以,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建设实训课程体系时,要以市场标准为基本导向,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及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来制定相关的实训课程体系,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实践性强的会计人才。
  (二)构建与教学体系相结合的实训体系
  保证高职会计实训教学进行的有效性的基础条件就是构建与教学体系相结合的实训体系。半年校外实训、两年半的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所采用的。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还要在会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渗透实训教学,把实训教学内容添加到日常的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实现在实践中进步、学习以及真正理解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穿插理论教学,虽然教学的任务量可能会因此而增加,但是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有很大益处的。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去与会计相关的单位中旁听或者去会计事务所兼职等积极参加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实践。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都会因此而增加。除此之外,为了下次实训可以更好地完善,教师也要注意帮助学生找出实训中的不足,对学生的实训进行总结分析评价。   (三)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训管理体系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而言,仅有基础条件的支持和实训教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使实训教学深层次运行,在实际的教学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训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实训课程有条不紊的运行,高职学校可以构建制度管理、运行管理以及实训组织管理组成的管理体系。这其中制度管理可以确保每一个环节在整个实训的过程中都能够正常运行,运行管理可以对实训课程体系进行发展和完善,而组织管理则可以使实训教学的进行更具有條理性[7]。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教学的指导者,教师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实践者,承担着教学育人重要责任。完善教师团队建设,开发师资资源,提升教学水平,壮大“双师结构”教学队伍,是教育教学得以实现的基础。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开展“双轨运行”机制,做好教育教学的资源优化配置。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针对目前校园内的人才培养现状,为了对人才培养的模式采取措施改进改良,学校可以邀请会计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或者相关行业的精英来学校与师生进行交流。学校同时还应当鼓励教师在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例如挂职锻炼等,从而切实体验一线工作,更好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最新会计知识以及研究成果与相关企业实际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等。
  综上所述,影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的构建,要想对会计实训课程进行完善,就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鹤年,姚云霞,李晶.校内外“双联动”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77-79.
  [2] 刘辉.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学徒制”实训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校内会计共享服务中心试点项目为例[J].江苏教育,2018(84):42-45.
  [3] 赵进.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的选择及实施——基于代理记账公司平台[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82-84+87.
  [4] 黄晓懿,钟林.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0):86-87.
  [5] 万艳.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6):132-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4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