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工人文关怀 消除管理真空地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护工的需求逐步增大,护工队伍也在逐渐扩大。由于缺乏人文关怀,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及制度的约束,护工队伍失管的问题,也在逐步凸显。
关键词:护工;人文关怀;管理
一、调查背景
(一)素质和工作。全部为进城务工农民,绝大部分没有接受教育,最高文化为初中,基本没有经过照顾病人的职业培训,更不具备医学常识,基本依靠日常基本生活经验进行照护工作。主要从事照看、打饭、喂食或协助进食、搬运检查、护士指导下协助部分重症病人翻身等生活支持。
(二) 来源调查。从历史分析,护工来源渠道多,数量伴随医院业务发展在逐渐增加,家族化倾向明显,但流动性也较大。
来源渠道:一是,医院原本的搬运工、清洁工等转行而来,二是,因患者对护工数量需求逐步增加,由前者逐渐介绍自己的家人、亲戚、熟人等来从业;三是,特殊科室,护工招聘难,如感染科、精神科等,由护士长多方寻找来院;四是,部分既往在其它医院从事过护工的人员,因家庭等原因来本院附近居住后,自行到医院承揽护工业务;五是,家庭保姆随生病雇主来院照顾后留下。
家族化倾向严重,但经调查,这种家族化倾向是由于世俗对护工工作的偏见,外界对护工工作缺乏认可,护工难找所致。
(三) 规范性调查。医院聘用护工因关系明确、科室对护工管理到位,护工行为规范、依从性好,无明确问题反映。其他非医院聘用的社会护工与医院和科室无明确关系、自由度高、不规范行为多,长期相对固定在某一科室揽业务,关于护工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他们,多因争抢业务和不恰当管理所致。
二、存在的问题
问题主要来源于非医院聘用的社会护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争揽业务致护工间冲突,影响病区秩序。同一楼层之间,因亲属关系或长期一起工作配合较好、默契度较高,無因争揽业务发生冲突。但在不同楼层之间,因一方业务不饱和,到另一方所在楼层招揽业务时,发生过冲突。新人加入时因缺乏沟通和管理,也发生过揽业务冲突。更多冲突发生在公司管理的护工与非公司管理的护工之间。
(二)不合理占用医院资源,影响医院整体环境和形象。由于一些护工长年照护病人,不可避免的需要生活在病房,使用病房、病床、柜子等,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合理占用。但是个别护工长期以医院为家,未照顾患者时也占用医院空置的病床,有时在科室公共区域堆放个人物品。这个问题在此次护工现状调研期间,已得到很好的自行整改。
(三)违规使用电器,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由于长期照护病人,特别是有些长年住院的慢性病患者,为病人及护工本人生活的方便,一些护工私下使用电器,如电饭煲、电磁炉等,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
(四)因关系不明确,存在一定的纠纷隐患。大部分护工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不适应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照护病人工作。如果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可能与医院存在一定的纠纷隐患。
(五)公司化经营管理困难,致冲突增量升级。经营管理公司未能统管所有护工,护工体量小,公司管理的护工与非公司管理的护工之间时有冲突发生。一方面公司管理的护工均强烈反应,公司管理费提取过高,也未尽到培训、指导、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公司也认为动员原有护工加入困难,管理难度大,体量小亏损严重。
三、调查分析
(一)护工是客观存在的必然需要。调查表明,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住院病人对护工的需要是客观存在,需求更将进一步增大。
(二)长时间住院病人对护工依赖度高。一些慢性病病人在我院长期住院,家庭保姆跟着病人来院长时间照顾病人,患者及家属对其十分信赖,个别病人家属甚至都不怎么来医院,护工负责了病人所有的生活安排、疾病治疗、看护照顾,有些因各种原因也在科室承接其它病人的照护。要更换或驱离难度极大,也不合情、不合理。
(三)部份科室护工为护士提供了劳务帮助。部分科室,护工无偿承担了部分的领药、送标本、更换床单等劳务工作。特别是夜间,病区只有一个护理人员值班时,护工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四)不同的管理状况护工规范程度不同。除医院及科室聘用的护工外,非聘用护工与医院及科室关系不明确,由于担心劳动纠纷责任,长期以来对该问题采取边缘化、模糊化的策略,院级无明确管理规定,也未明确科室管理内容,导致管理缺位。
(五)对护工关怀少、认同感低,存在认知误区。除医院聘用的护工外,大多医护人员叫不出护工的名字,对护工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家庭状况也一无所知。护工是最底层的劳动者,应该加大人文关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矛盾,增强护工对医院的认同感,他们直接接触病人,可以很好的充当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润滑剂,有利于减少医患矛盾。特别是在医患矛盾的初期,护工会主动及时进行沟通、解释,往往起到比医护人员沟通更好的效果,将医患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建议措施
(一)慎重选择护工公司。选择资质合法,管理规范,与自身医院实际相适应的护工公司尤其重要。
(二)出台医院陪护人员管理办法。医院层面,直面可能的劳动纠纷隐患,解决社会护工管理缺位的问题,出台管理措施,细化管理内容,强化管理指导,对社会护工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维护医疗安全及秩序。
(三)明确相关科室的管理权限与职责。赋予护士长直接管理的权限,明确科室管理的具体内容及要求。总务科履行安全督查督导,加强病区环境及消防安全检查,杜绝护工侵占医疗资源及在病区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行为。推广好的做法,科室利用病区工休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护工的业务指导和病区规章制度等的学习。
(四)改变对护工的认知、强化理解。改变观念,重新认识“护工”这个群体,他们在医疗活动中和我们的医护人员应该是一种协作的关系,在病人康复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需要得到我们的认可和理解;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他们受教育程度低,认识局限,工作中需要得到我们医护人员的业务指导。更好的密切配合,有利于医院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阳泉日报.医院护工队伍建设和规范性管理亟待加强[N].2019(07).
[2] 叶杜娟.K市护工行业队伍专业化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12).
[3] 青丽.医院护工管理及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03).
作者简介:丁余红(1980.03- ),女,汉族,重庆人,本科,临床医学、经济管理学专业,高级经济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研究方向: 医院管理、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5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