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朝晖 林文
【内容摘要】本文在充分理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然后用改进的灰色评价法进行了算例的计算和分析,指出优势和不足,为应急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应急管理 能力评价 灰色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突发公共事1件应急管理,就是政府通过行使其行政职能,来建立应急预案、健全管理体制、构建管理机制、完善法规制度,防止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或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秩序、国家安全、公共设施等的不良影响和破坏。
但是,要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就必须掌握和了解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方面的基本状况和综合水平。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的研究,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有利于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有利于做好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和技术准备;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以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可以明确自已在应对突发事件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在发展中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从而为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注入新动力。
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围绕反映应急管理能力这个核心。应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减少损失、降低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减少生命的损失,减轻对人的影响。因此,应急管理最核心的能力是救的能力。因此,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应对的过程,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
三、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一)建立判断矩阵
在权重的判断中,根据Sattly1-9标度法对不同情况的比较给出数量指标来描述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使确定的因素量化,如表2所示:
(二)计算各指标权数
在层次分析法中,普遍采用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以确定各指标的权数。首先,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的乘积并开n次方根。
其次标准化。最后计算最大特征值。
(三)进行一致性检验
理想的判断矩阵应满足一致性的条件,因此必须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普遍采用指标CI来衡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在进行一致性检验时,结果会受到矩阵维数的影响,维数n越大,判断的一致性将越差,所以应引入修正值RI,如表3所示:
然后,在本算例中通过10位专家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相对重要性的结果取众数,得到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如表4、5、6、7 所示:
四、用改进的灰色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价
在本算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中,确定每层指标的优劣等级划分为4级,并分别赋值4,3,2,1分,指标等级介于两相邻之间时,相应评分为3.5,2.5,15分,根据指标等级设定4个评价灰类,灰类序号为e,记e=1,2,3,4。它们分别是“优”、“良”、“中”、“差”,则各级评价灰类等级值化向量C=(4,3,2,1)。
(一)组织评价专家评分,得出评价样本矩阵。
(二)根据相应的灰类和白化权函数计算灰色评价系数、权向量和权矩阵
所以RB1=(0.33 0.39 0.27 0.00),同理可得到RB2、RB3、RC1、RC2、RC3、RC4、RC5、RD1、RD2、RD3,进一步可得灰色评价权矩阵RB、RC、RD;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指标层的指标评价结果分别是B1-3、C1-5、D1-3;准则层的评价结果分别是B、C、D;目标层的评价结果是A。
从表中可以看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最终评价结果是3.03,根据评分等级标准可以得出该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处于较好水平的结论;但是监测预警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应急保障能力都低于3分,这些方面需要提高。
五、结论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评价理论对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对指导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1)在积极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学习突发公共事件理论,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层次分明、归类合理、能较好反映能力的状况;评价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可操作性。
(2)尝试运用改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实际算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得到最终的评价值,而且也可以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值,这样就更利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邓云峰,郑双忠,刘铁民.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l(5):56-58
[3]胡笙煌.主观指标评价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1):12-20
[4]陈伯君,张晓雯.从抗击汉川地震看政府应急管理水平[N].学习时报2008-08-04(4)
[5]赵玲,唐敏康.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26[l]:3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65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