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素养培养实践与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摘要: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就业压力增大下,高职院校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创业教育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实施创业素养培养体系架构、创业素养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等措施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创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素养培养与教育实践与探究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创业培训,注重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高等教育在创业教育中应明确创业教育目标,转变教育观念,自主创业,帮助大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创业实践体验和认知,实现从就业向创业跨越。
一、素养、创业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素养一辞,原本的意思就是平素的修养。《辞海》中对素养的解释是:谓平日之修养也。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
二、创业素养培养在科学体系架构中的实践
国外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如美国应届大学生当年能够就业的仅占 40%,这就意味着国家和社会很难提供足够的岗位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笔者认为,高职创业素养培养的科学体系主要以培养人文素养、应变素养、洞察社会需要、开拓创新的能力、职业理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等为基础建立的科学体系。
1.以“两课”为主架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高职人才培养规划中,在“两课”课时确保安排同时,加强讲座、学习讨论、参观工厂企业、始业与毕业教育、演讲等形式安排,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
2.以专业核心课为主架构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洞察社会需要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在高职人才培养规划中,在理论够用、强化实践原则指导下,合理安排专业课的理论讲授时间和课程实践时间,突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构建核心与非核心相结合的专业能力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各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洞察社会需要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3.以人文社科等基础课为主架构创业素养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变素养
在高职人才培养规划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基础课为必修课,同时加大选修课安排的力度,突出安排语文历史等人文社科类课程,构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创业素养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变素养和发展能力。
4.以技能训练为主架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高职人才培养规划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用模拟仿真、生产性、赛前训练和考证前训练等多种形式,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构建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目的。
三、创业素养培养在课程内容设置中的实践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课程始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改革最终都将影响和归结到课程改革。课程内容的调整必须兼顾知识更新、生产岗位实际、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四方面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创业素养。
1.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
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突出对职业职业理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等职业素养培养内容设置,兼顾知识更新和生产岗位实际需要,增加讲座、学习讨论、参观工厂企业、始业与毕业教育、演讲等课外内容,为培养学生“学做人,学做事;做好人,做好事” 打基础。
2.专业能力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
专业能力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突出对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设置,兼顾专业能力拓展、知识更新和生产岗位实际需要,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内容设置。同时,还需充分利用网络增加网络化学习内容,将研究与拓展性内容通过网络化学习完成。拓展专业方向,为培养学生“能就业,就好业;会创业,创好业”打基础。
3.创业素养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
创业素养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突出对人文社科等基础课内容设置,兼顾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应变素养等需要,考虑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安排关系,增加自学与选学内容,并通过网络化学习完成自学与选学内容。经过合理安排与补充,达到培养学生“有素养,能就业,能变岗,能创业”的目的。
4.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
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突出“学中做、做中学、能吃苦、爱创新” 内容设置,兼顾知识技能更新和生产岗位实际需要,增加到工厂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内容与时间,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训练。经过合理安排与补充,达到培养学生“有技能,能吃苦,爱创新”的目的。为学生就业、就好业和创业、创好业打基础。
四、创业素养培养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
1.加强职业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创业素养,为创业打基础
在各课程没有正式讲述课程内容之前,一般会以课程序言的形式,对本课程的基本状况,及对应的职业等进行一定的描述。激发学生的职业的兴趣,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
通过对专业的课程、行业和职业情况的分析,有意识地对职业岗位进行描述,宣传专业的课程、行业和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社会对职业的看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增强其日后的职业尊严做准备,至于具体到每个人的具体规划,要结合每个人的实际,不可一概而论。
2.开展创业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文化,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素养,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通过开展校园创业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来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举办形式多样创业活动,推出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创业,培养学生人人具有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素养,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3.通过各课程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创业素养,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任务,要有意识地把创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在教学和实践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各种培养模式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业素养、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创业打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职业素养和创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过程中,可重点进行讲述,并让学生开展讨论,并撰写就业变岗创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
五、小结
加强创业培训,注重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同时,开展创业素质培养,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实现从就业向创业跨越,在改革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桂芳等,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人才开发,2008,(08) ;
[2] 王世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科学体系初探,中国高教研究 2007,(02);
作者:
卢菊洪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5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