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颈动脉内中膜的超声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章编号:1005-619X(2008)09-0559-02
【摘 要】 目的 早期发现飞行员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 高频超声检测150例飞行人员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及分叉处内中膜IMT,观察内中膜的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 飞行员颈动脉内中膜40岁以上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为24%(36/150),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频超声是无创诊断颈动脉早期动脉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高频超声;飞行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我们利用高频超声随机检测150例飞行人员的颈动脉内中膜,旨在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6年5月~2007年5月来院健康疗养的150例男性飞行员,进行颈动脉内中膜的观察,年龄22~57岁,平均39.5岁。平均分成两组,22~39岁组和40~57岁组。其中歼击机51人,运输机73人,直升机26人,飞行时数为200~14 000 h不等。同时选取来院男性健康体检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年龄段与飞行员相同,且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
1.2 检查方法 使用日本产的Aloka-ssc-400及GE公司Logic-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检查时,首先从颈总动脉起始处做纵向扫查,依此显示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CA)和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锁骨下动脉(SA),然后沿血管走行做横切扫查,观察动脉内膜有无增厚、斑块部位大小及回声特点。
1.3 测量指标及判断标准 正常颈总动脉管壁呈典型的“双线征”,内膜呈线状,回声较弱,光滑,内中膜厚度IMT<1.0 mm,分叉处<1.2 mm;内膜粗糙、回声增强为早期硬化表现;任何一处IMT>1.0 mm,分叉处>1.2 mm为斑块形成;斑块呈弱回声或等回声者为软斑,内部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为硬斑。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的比较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表1,表2)
表1、表2显示:飞行员组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内中膜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但飞行员不同年龄段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0岁以上异常率明显增高。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全身性动脉系统血管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动脉血管,包括外周血管,其中颈动脉及其分叉起始段、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随着现代超声技术的发展,利用高频超声探头可以很准确的测量颈动脉内中膜情况。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表现为内中膜粗糙,回声增强、增厚,逐渐形成斑块。
飞行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动脉硬化的早期发现更有其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观察发现,飞行人员颈动脉内中膜的异常率在40岁以上年龄段较高,占39%,而且部分人员已经有明显的软斑、硬斑形成,其中大多数人员无任何症状。运输机飞行员较其他机种颈动脉内中膜的异常率明显增高,可能与运输机飞行员年龄偏大有关。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有研究表明,对病灶较小的软斑块在药物影响下,有显著的消退变薄,如斑块有硬化或纤维化则属不可逆改
变[2];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和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相关[3]。像“窗口”一样,颈动脉内中膜的变化可间接反映全身大动脉内中膜的情况,因此,早期发现颈动脉软斑,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预防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目前评价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影像学方法有血管内超声和磁共振等,但相比较而言,体表高频超声操作简单,可重复检查,更适合疗养期普查。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717
2 曹铁生,等.超声血管成像在观察药物治疗动脉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6):457-459
3 王英,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05-1006
(收稿日期:2007-09-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5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