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克敏
糖尿病是在多基因遗传基础上,加上环境、自身免疫等因素,因胰岛素分泌障碍或生物学效应不足,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糖、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一组综合征,其多种并发症引起不同脏器的(长期)损伤、功能障碍和衰竭。
1 血糖紊乱的病因学分类
1型: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病因有自身免疫性、特发性(原因未明)等,多发于青少年,易出现酮症酸中毒,许多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才能生存。
2型: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伴胰岛素拮抗,多为成年发病,具有广泛遗传异质性,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病程进展缓慢,但反复加重。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出现,无论何种病因均在妊娠结束6周后复查,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空腹血糖过高、糖耐量减低、正常。特殊类型糖尿病
2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目前糖尿病诊断与监测的最主要的方法。常用项目如下:葡萄糖水平(静脉血、尿、糖耐量);胰岛素及C肽;糖化血红蛋白Alc;抗体检测等。
2.1 血糖 无论哪一种类型糖尿病,血糖测定为首选诊断依据。临床上有三项指标:空腹血糖(≥7.0 mmol/L),随机血糖(≥11.1 mmol/L),糖耐量试验(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任意一项指标超过上述标准,均应在另一天采用静脉血,重复检查后方可确诊。方法:目前实验室多用酶法,常用氧化酶法、已糖激酶法等。 参考值:3.61~6.11 mmol/L
2.2 尿糖 正常人尿中糖极微量,定性(-),当血糖水平超过肾糖阈(8.82~9.92 mmol/L)尿中可测出糖。尿糖测定是一种简便的过筛指标,不能确诊糖尿病,因为某些肾病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小球的滤过率,肾糖阈降低时也可出现尿糖。
2.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这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和机体调节糖的能力。主要适用于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有明显家族史者。
方法:患者三日前停用影响血糖的药物,禁食10~16 h,取空腹血后,5分种内饮入250 ml含75 g 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 min取血一次,共四次,采血同时留尿测尿糖,根据各次血糖水平绘制糖耐量试验曲线。
参考值:空腹血糖<6.1 mmol/L,服糖后30~60 min达高峰<11.1 mmol/L,120 min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2.4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糖类(如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或16-二磷酸果糖)经非酶促结合而成的,它的合成过程是缓慢的而且是相对不可逆的,积累并持续于红细胞20 d生命期中,其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糖化血红蛋白Ale(HbAlc)约占糖化血红蛋白的60%~70%,且结构稳定;糖化血红蛋白Alc在总血红蛋白中所占的比例能反应测定前2~3月内平均血糖水平。HbAl c有两种基本测定方法:测定HbAl各组份和仅测定HbAIc。
离子交换层桥:(包括HPLC和电泳)基于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缬氨酸糖化后所带电荷不同而建立的。亲和层析:采用硼化琼脂糖为载体,利用其与糖化血红蛋白残基中的葡萄糖特异结合的特性,达到分离测定目的,对pH和温度要求极严。
免疫分析:依靠针对糖化血红蛋白β链N末端4~8个氨基酸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结合比色或比浊方法,以糖化蛋白为标准,测定HbAlc的含量。
正常参考值:≤6.5%临界值:6.5%~7.5%病理状态时≥7.5%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HbAIc≤70%,说明血糖水平控制较好。
2.5 糖化血清蛋白(果胺糖) 血清葡萄糖能与白蛋白及其他血清蛋白分子末端的氨基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胶结构,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及监控糖尿病患者在过去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但不能准确地反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因此,只有在不能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时才测定糖化血清蛋白。作为糖尿病近期控制的灵敏指标,观察治疗效果,以调整用药。血浆蛋白≤35 g时该试验不可靠。
2.6 胰岛素(INS) 胰岛B细胞分泌的可溶性蛋白质激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不同种属动物的胰岛素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大致相同;胰岛素靶细胞的质膜上有能与胰岛素特异结合的受体。测定血清(或血浆)胰岛素水平,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分型及胰岛细胞瘤的诊断。测定方法:放射免疫分析及化学发光分析参考值:3~20 U/ml(空腹)。
2.7 胰岛素释放实验 口服葡萄糖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对隐性糖尿病的诊断及糖尿病的分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隐性糖尿病:OGTT可以正常,但胰岛素反应下降。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明显下降,空腹血浆胰岛素≤5 U/ml,糖耐量曲线上升,而胰岛素曲线低平。2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曲线可正常或略升高,峰值时间≥60 min,恢复时间≥180 min。胰岛素水平持续升高,而血糖持续低平可见于胰岛β细胞瘤。胰岛素持续升高,血糖正常见于早期糖尿病。
2.8 C肽释放实验 C肽为胰岛素原(胰岛素前体,由86个氨基酸组成)转化为胰岛素时的分解产物;对于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测定其血中胰岛素结果包括外源性胰岛素,不能判断内生胰岛素水平;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有可能产生抗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测定结果偏低;C肽与胰岛素是等克分子分泌,既能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又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和体内胰岛素抗体的影响。测定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化学发光法。样本采集:血清或血浆(抗凝)0.3 ml,通常取空腹血一次,并在口服葡萄糖(75 g)后30、60、120和180 min分别取血一次。参考值:空腹:3~20 U/ml;达峰时间:30 min;恢复时间:≤180 min。1型糖尿病:C肽水平低平,对血糖刺激无反应,曲线低平。2型糖尿病:C肽正常或略高,高峰延迟,指导胰岛素治疗。
2.9 抗胰岛素抗体(A-INS) 胰岛素和其他蛋白质一样具有抗原性,但因其分子量较小,抗原性较弱。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数个月后,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生物活性下降,导至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量逐渐增加。测定血清中抗胰岛素抗体的含量,用于监测糖尿病的疗效。
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DDM)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胰腺β细胞进行性破坏和葡萄糖代谢紊乱为特征。在IDDM患者中,约54%其血中ICA阳性。临床上,ICA主要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依赖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血清中,也可出现ICA抗体阳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7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