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楠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12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5~7d 1疗程。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使心电图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方便。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电图;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4-82-0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2例,符合WHO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出血倾向。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9~69岁,平均49岁;入院24h内均有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类型:初发劳累型7例,恶性劳累型15例,自发型1例,混合型9例。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常规治疗,吸氧。消心痛10mg,每6小时1次;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硝苯地平10mg,每日4次;倍他乐克12.5~5mg,每日2次;5%葡萄糖500mL加硝酸甘油针10mg,静滴(8~10)滴/分,每日1次。经综合治疗1周疗效不满意者,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2次,腹壁皮下注射,连用7d。
1.3观察指标
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ST-T变化以及死亡、自发心肌梗死、出血等重大事件的发生率,监测用药过程中血压、心率,并在肝素钙应用前及停药后第一天检测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等各项指标。
1.4疗效判定
(1)心绞痛症状:依照卫生部抗心绞痛药物Ⅱ期临床试验判定标准(卫生部药品监督局内部资料),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50%为无效。(2)心电图检验: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性ST-T段恢复正常或回升>0.1mV为显效;ST-T段回升≥0.05~0.1mV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50%或由平坦变为直立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2结果
显效19例(59.6%),有效9例(27.7%),无效5例(15.4%),总有效率84.6%。
3护理
3.1急救护理
(1)松解衣带,卧床休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能发生散在或小块内膜下心肌梗死,有的可能在短时间发展为急性心梗,且易于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猝死。因此,病人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另外,充足睡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起到关键作用。(2)中流量吸氧。吸氧浓度为30%~50%,较大流量不合适,较小达不到提高动脉氧分压的要求。氧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3)对症治疗。评估病人是否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确诊者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解痉、扩冠等药物治疗。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
3.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为预防UAP进展,护士应密切观察心绞痛发作部位、次数及持续时间,定时测心率、心律。及早准确掌握病情变化的征象,及时治疗并能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若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者,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先兆。
3.3用药观察护理
(1)使用硝酸甘油的护理。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防意外发生,一般(8~10)滴/分钟。输液前及输液间,每30分钟测一次血压。(2)应用抗凝药物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的出血情况,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纳差、心率缓慢等高血钾的征象。
3.4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并讲明利害关系。避免使用含胆固醇、动物脂肪的食物,饮食应清淡,富有维生素,可少食多餐,避免情绪激动和寒冷的刺激,并告诫患者戒烟酒。
4讨论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又称为梗死前综合征,若得到及时强化治疗及时正规护理,症状可迅速缓解,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稳定,预后得到改善,反之则可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使病情加重,因而备受重视。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粥样斑块破裂,形成继发腔内血栓,引起冠状动脉的不完全梗塞。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和活性而抗凝,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肯定,现已成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常规[1]。低分子肝素抗Xa活性增强,和血浆及组织蛋白的亲和力低,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长,对血小板的影响小,出血的副作用少,一般剂量无需实验室监测[2],在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有效而安全[2]。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病情演变快,危险性高,UAP演变为AMI的发生率为9%~25%[3]。护理人员规范工作流程,有预见性的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对患者实施正确、及时、有效的救护,是协助患者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小鹰,孟玲,王从容,等. 低分子肝素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12):149- 150.
[2] 低分子肝素临床研究协作组.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不同抗栓疗法的对比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1):18-21.
[3]Mulcahy R,Daly L, Graham I,et al. Unstable angina:natural history anand determinatiot of prognosis[J]. Am J Cardial,1981,(4):525.
(收稿日期:2010-03-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9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