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瘫痪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行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肌张力及足跖屈角度,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肌张力低于干预前,足跖屈角度小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足跖屈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瘫痪患者行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降低其肌张力,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
[关键词]穴位按摩;康复护理;脑卒中;瘫痪;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2(b)-0244-03
脑卒中即缺血性脑卒中,本病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其致残率与病死率均较高。有研究认为,本病预后不但与获得有效医学救治干预时间有关,而且与康复期护理措施有关[1-2]。患者因运动功能的减退甚至丧失[3],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4]。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康复训练对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改善运动功能[5]、提高患者发病后的生活质量、促进整体预后好转均具有重要意义[6]。祖国医学认为,脑卒中与脑组织血流不畅、瘀血堆积等有关,实施穴位按摩能有效提高经络活性,改善局部血流,起到活血化癖的作用[7]。为更好地提高脑卒中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瘫痪患者80例,患者入组者后行知情告知,均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确诊。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年龄为50~70岁,发病后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排除发病后植物生存状态、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异常、心理障碍、长骨骨折者,存在明确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50~70岁,平均(62.6±1.1)岁;发病时间1~30 d,平均(18.0±1.3)d。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50~70岁,平均(62.5±1.0)岁;发病时间1~30 d,平均为(18.0±1.4)d。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上实施中医内科对症支持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对度过急性期,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以患者的肢体正常活动范围为标准,做好肢体被动锻炼训练,结合主动功能锻炼,鼓励并协助患者站立位功能锻炼,做好机体平衡能力协调,确保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主要以中医穴位按摩为主,针对功能障碍的上肢穴位,在选穴时嘱患者取坐位,以内关、合谷、少海及曲池4穴为主,操作者立于患者患侧,使用右手拇指及中指指腹间断按压内关穴及合谷穴。左手拇指及中指指腹間断按压曲池穴及少海穴,按压的同时使用另一手托举患侧上肢,按压穴位的同时,对肩关节进行被动运动锻炼。针对功能障碍的下肢穴位,选穴上将患者摆放俯卧位,取穴为涌泉、承山、照海及昆仑4穴,使用右手拇指及示指指腹按压涌泉及承山穴,左手拇指及示指指腹按压昆仑及照海穴,同样将另一手或嘱咐助手抬高患肢,进行被动运动,以上穴位按摩每天3次,每次持续15 min,并以连续干预1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肌张力及足跖屈角度变化情况,粗大运动评定得分及两组的生活质量得分。
1.4 评定标准
肌张力评定使用改良Ashworth 5级法进行,临床评定如肌张力≥3级者提示肌张力过高,肌张力分级与肢体功能成负相关。足跖屈角度评定:以仰卧位下肢肌肉完全放松情况为横坐标,以足掌面与胫腓骨平行为纵坐标,通过特制量角器测量并记录。粗大运动能力(GMFM)以粗大运动功能评分表进行,分值为0~3分,其所得分值与粗大运动能力成正相关。生活质量评定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量表进行,分为6大项目,总分最高100分,分值与受检者的生活质量成负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肌张力及足跖屈角度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的肌张力低于干预前,足跖屈角度小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足跖屈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3)。 3 讨论
脑卒中后出现肢体瘫痪属于最常见的后遗症,目前对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的研究称,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后患者的残疾率[8]、提高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9]。另有研究指出[10],脑卒中后针对病变部位周围残存的神经组织细胞,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对于减少缺血半暗带扩大,提高发病后康复效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以改善脑组织细胞活性[11],促进神经组织再生[12],同时还可促使休眠状态神经突触细胞活性增强。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如被动运动、主动功能锻炼等均能促使正常神经细胞功能恢复,从而提高中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13]。穴位按摩能达到舒经活络、活血化癖之功效,化癖干预能有效地通经活血,畅气回流[14],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康复治疗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的肌张力均低于干预前,足跖屈角度小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足跖屈角度小于对照组,提示虽然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均对脑卒中瘫痪患者康复有一定的价值,但联合穴位按摩康复护理,其能更好地降低肌张力,减少足跖屈角度。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功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对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在行常规康复护理同时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尤其是粗大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干预前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针对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在行常规康复护理同时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观察组实施的穴位按摩护理,能有效刺激机体的特定穴位,结合补泻手法,可更好地提高局部气血运行能力[16],达到经络活络之功能,且结合柔和力度对特定穴位进行按摩,起到促进气血通畅、调节经络、滑利关节、改善血流循环[17]、增强肌肉功能、改善肌张力等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扶正驱邪、提神醒脑、通经活络之功效,对脑卒中后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具有较理想的康复促进作用[18]。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在行常规康复护理同时联合穴位按摩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降低肌张力,从而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慧.中医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8):825-827.
[2]郭香凤,单敏,卓淑媛.康复护理联合针灸在脑出血术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9):181-183.
[3]牛咏玲.评价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8,33(12):1810-1812.
[4]曹琳琳,卢甜甜.中医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16):1962-1963.
[5]唐波.综合康复训练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7):167-170.
[6]沈小娟,季丽萍,汤美秀.规范化中医康复管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38(5):596-600.
[7]徐葉玲.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瘫痪病人功能恢复中的运用价值[J].全科护理,2018,16(15):1837-1839.
[8]方芳.平衡舒筋手法结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ADL能力影响[J].四川中医,2018,36(2):203-205.
[9]郑丽华.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6):813-814.
[10]余敏,谭小金,古满虹,等.医院-社区-家庭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对脑卒中老年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3):147-149.
[11]陈红霞,薛彬,赵杭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8,33(2):280-282.
[12]柴华,程亚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与社会支持度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21):69-70.
[13]李文苑.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9):70-71.
[14]张丹,王芳,李敏,等.中医延续护理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8):548-550.
[15]朱素云,王应军.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症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23(13):121-123.
[16]蔡桂云,徐涛容,赖春进.中医优质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4):152-153.
[17]郭献密,覃勤,林琴.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9):1089-1091.
[18]钟小华,张晓艺,李丽娟,等.10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1):1253-1255.
(收稿日期:2018-09-13 本文编辑:许俊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54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