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6例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观察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及甲氨蝶呤10mg/周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10mg/周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前后的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临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1-0026-0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疾病,它具有全身性、进展性的特点。临床主要累及全身多关节,呈现对称性、交替性疼痛。若未能尽早治疗,易出现关节畸形而致残,病变后期则易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本科室采用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就诊的72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治疗组女29例,男7例,年龄24~64岁,平均54.4岁,病程0.5~6 a,平均3年。对照组女28 例,男8例,年龄26~63岁,平均55.4岁,病程0.5~5.5 a,平均2.8 a。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9年ACR會议提出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新诊断标准。
  按下列标准评分6分或以上,可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见表1。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风寒湿痹证。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DAS28评分≤3.2。(2)符合中医诊断标准,辨证为风寒湿痹证。(3)年龄在18~65岁之间。(4)患者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除甲氨喋呤外的其他慢作用药物治疗的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3)近期有生育要求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对甲氨蝶呤过敏者。(5)精神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号:H31020644)10 mg/次,1次/周。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加减(药物组成:黄芪、防风、炒白术、桂枝、陈皮、法半夏、茯苓、白芍、羌活、独活、乌梢蛇、甘草、生姜等)每日1剂,开水冲服,2次/日。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2组均进行功能锻炼及生活指导,均治疗12周。
  1.6 观察指标 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肾功;疗效性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DAS28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
  1.7 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75%,ESR及CRP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进步: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50%,但<75%,ESR及CRP有改善;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但<50%,ESR及CRP有改善或无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ESR及CRP无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脱落1例患者,治疗组共计36例,对照组共计35例。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2.3 2组安全性比较 见表3。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评分比较 见表4。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持续性、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对关节滑膜的侵袭。目前尚无治愈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西医慢性抗风湿药运用较为广泛,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但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情况也伴随而生,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虽能快速地缓解关节疼痛,但毒副作用较大,生物制剂虽疗效好,但费用高昂,停药后易复发,患者难以长期运用。另外其引起的过敏反应、增加感染、结核、肿瘤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在中医中药中寻找一种物美价廉,安全有效的药物是很有必要的。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风、寒、湿邪关系密切,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其病机概括为正气虚损,外邪侵袭,痰瘀阻滞。吴生元教授[1]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最基本最多见证型为风寒湿痹型,吴生元教授认为素体气血虚弱或劳逸不当,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痹阻经络关节,不通则痛,发为痹证。方选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加减,方中黄芪益气固表,防风解表祛风,祛湿止痛,是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神农本草经》言:“主大风头眩通,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2]。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神农本草经》言:“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本草经疏》言:“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疼痛。”《本草求真》言桂枝为解肌第一要药。陈皮、法半夏二者合用,善治寒痰、湿痰,与茯苓一起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功,尚可健脾祛湿。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与方中甘草酸甘敛阴,善治筋爪屈伸不能,挛急等。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止痛,羌活善治上半身痹痛,《珍珠囊》言:“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独活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善治腰、膝、腿、足等下肢痹痛,《本草正》言:“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痹痛,湿痒拘挛。”若上肢痹痛重者加丹参、粉葛。下肢痹痛重者,加淫羊藿、杜仲、怀牛膝。海风藤、海桐皮二者均归肝经,以强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乌梢蛇、伸筋草祛风止痉,舒筋活络,善祛风湿顽痹,《本草拾遗》言:“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大枣、甘草、生姜调和营卫,补血健脾。诸药合用,全方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未见明显毒副反应。表明了在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时加用玉屏风桂枝二陈颗粒剂效果优于单独运用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在治疗中能减少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生元.中医痹病学[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4:196.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5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