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康合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胃康合剂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每组42例。常规组接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常规干预, 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胃康合剂。对比两组门脉高压性胃病演变进展, 客观评价胃康合剂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PHG等级分布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1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前进展, 治疗后4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后1周进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前进展, 治疗后4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后1周进展,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PHG等级分布进展情况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后4周PHG等级正常、轻度、重度分别为12、18、12例, 对照组治疗后4周PHG等级正常、轻度、重度分别为12、18、12例, 研究组PHG等级情况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行内镜套扎术后, 门脉高压性胃病短期恶化进展明显, 辅以胃康合剂可减缓恶化进展, 甚至可避免病情持续加重, 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胃康合剂;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门脉高压性胃病
食管静脉曲张是门/肝静脉阻塞、肝硬化等病症所致门静脉高压引发的静脉丛淤血与扩张, 救治不及时极易因出血性休克致死。目前, 临床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主要采用内镜套扎术, 但术后并发症尤其是PHG的发生率较高, 使得部分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对于手术望而却步[1-3]。近年来, 本院积极探究弥补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的不足、真正改善门静脉高压的策略, 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4]。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年龄为18~65岁;②病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2003年重新修订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和治疗规范》相关标准[5], 食管静脉曲张诊断明确;③具备手术治疗指征;④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脏器功能或器质性病变;②伴发尿毒症、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③合并胃底静脉曲张;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其中男44例, 女40例;年龄34~62岁, 中位年龄43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F1级11例、F2级33例, F3级40例;Child-Pugh分级A级26例, B级44例, C级14例;RC(+)68例, RC(-)16例。按照入院登记薄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每组42例。
1. 2 方法
1. 2. 1 常规组 入组后接受内镜套扎术, 具体如下:将电子胃镜置入病灶明确病情, 借助六连发套扎器实施静脉套扎, 一般初始套扎部位宜选出血点远端或食管胃交界点, 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向上依次套扎。若某一静脉伴近期出血征兆或活动性出血, 应辅以出血病灶远近侧套扎法。每周套扎1次, 每例约套扎5~6环/次, 直至消除全部曲张静脉。术后, 指导患者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 对症予以胃酸抑制剂、肝脏保护剂、营养剂等, 持续治疗四周。
1. 2. 2 研究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患者胃康合剂, 基础方剂内含香附, 黄芪、三七、海螵蛸、白芍、鸡内金、白及、百草霜、乳香、丹参、没药、吴茱萸各10 g, 统一用水煎制后, 均分为2袋, 于早晚温热服用。从术后第2天开始用药, 持续服用4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標准 统计两组不同时期(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PHG分级演化进展, 等级划分包括重度、轻度和正常(即未有PHG)。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周PHG分级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PHG等级分布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1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前进展, 治疗后4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后1周进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前进展, 治疗后4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后1周进展,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PHG等级分布进展情况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后4周PHG等级正常、轻度、重度分别为12、18、12例, 对照组治疗后4周PHG等级正常、轻度、重度分别为12、18、12例, 研究组PHG等级情况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和常规组治疗期间均无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实际上是一种断流术, 并未真正改善患者门静脉高压的状态, 因此术后患者胃部血管血流动力学不可避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6, 7], 而这也是PHG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 临床公认, PHG是诱发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且PHG的发生和发展可加大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风险[8, 9]。
本研究结果显示, 常规组患者治疗后1周PHG分级较治疗前进展、治疗后4周PHG分级较治疗后1周进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常规组PHG发生情况明显恶化、呈进展性改变。由此可见, 临床上对于如何弥补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PHG情况持续呈恶化演变进展的不足、防治上消化道再出血有迫切的需求。 中医观点认为, PHG属“胁痛”、“癥瘕”、“积聚”等范畴, 以脘腹疼痛、泛酸、胁肋胀闷、呃逆、善叹息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情严重者或可见黑便、呕血等症状。大部分中医学者认为[10, 11], 尽管PHG病位在胃, 但根灶在肝。胃康合剂君药为香附, 具有疏肝理气、祛瘀生新之效, 臣药有益气健脾的黄芪、消食化积的鸡内金、化瘀散结的白及、散瘀止血的三七、敛阴养血的白勺、舒经活络的乳香等, 全方可奏行气化瘀、疏肝活血之功效, 可真正改善门静脉高压状态、优化微循环[12]。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PHG分级较治疗前进展、治疗后4周PHG分级较治疗后1周进展,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周, 研究组PHG分级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印证了胃康合剂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 食管静脉曲张行内镜套扎术后, PHG短期恶化进展明显, 辅以胃康合剂可减缓恶化进展, 甚至可避免病情持续加重, 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平, 吴云林.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机制.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5):455-458.
[2] 周政, 刘有理, 王光明, 等. 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医学信息, 2016, 29(33):56-57.
[3] 忻笑容, 陈平, 朱时燕, 等. 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对肝硬化患者主要器官功能影响临床分析. 肝脏, 2017, 22(10):907-911.
[4] 王东明, 樊新, 王子谦.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组织胶注射后对门脉高压性胃病影响的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1):9-10.
[5] 陆星华, 张泰昌. 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2003年).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3):149-151.
[6] 邝敏亨, 刘福建, 关航, 等. 内镜下硬化剂和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后对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20):3863-3865.
[7] 尧振中. 食管曲张静脉内镜套扎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13(6):127-128.
[8] 杜爱民, 付青春, 张为强.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的相关因素分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1, 20(10):909-912.
[9] 王清坚, 张荣臻, 吕建林.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加重的因素分析. 辽宁中医杂志, 2013(6):1168-1169.
[10] 王永恒, 段姗姗. 胃康合剂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7(9):982-985.
[11] 杨龙宝, 赵刚, 董蕾. 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 肝博士, 2018(2):45-46.
[12] 王萍, 王拱辰.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进展.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3, 5(3):61-64.
[收稿日期:2018-09-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