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小学生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通过对遵化市小学生骨密度检测,了解学生骨密度不足的现况及其及影响因素,为指导儿童期骨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遵化市某小学1-4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收集资料。单因素分析不同特征的学生骨密度不足的检出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小学生骨密度不足的影响因素。 结果:小学生骨密度不足的检出率为18.79%,女性及年龄大的学生检出率高于男性及年龄小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维生素D营养补充剂及理想饮食与小学生骨密度不足有关。 结论:女性、年龄大、半年内未服用维生素D、理想饮食的学生骨密度不足的检出风险增大。
关键词 小学生;骨密度;理想饮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02-039-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one health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Zunhua,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adulthood. Methods The current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study. Students from grade 1 to grade 4 of a primary school in Zunhua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us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Chi square test was used for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for multi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MD deficiency was 18.79%. Conclusion Sex, age, vitamin D supplements and ideal diet are related to BMD de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one mineral density; Ideal diet; Influencing factors
骨健康是指從胎儿到青春期骨的发育形态、营养代谢和骨量正常以及骨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和抵御骨疾病的能力[1]。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上升。骨质疏松症存在着临床症状隐匿,没有效根治方法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约8400万,2亿以上人群存在低骨量、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2]。
绝大多数人能在14岁之前达到峰值骨量,因此在生命早期积极监测骨密度,能有效的预防老年时期骨质疏松,降低患骨折的风险[3]。遗传、激素、药物、营养代谢等因素对儿童骨密度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检测骨密度水平,判断骨骼发育情况,对于防治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防止成年时期骨质疏松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骨密度亦称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是一项敏感而且特异地反映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4]。它分为面积骨密度和体积骨密度,面积骨密度指所测骨单位面积所含有的骨矿物质;体积骨密度指所测骨单位体积所含有的骨矿物质,它考虑到了骨的厚度[5]。骨密度能够直接测量骨的矿物质,当骨矿物丢失超过 5%时,骨密度就会显示出变化,所以骨密度能直接反映人体的长期营养储备和营养状况。本研究以某市某小学1-4年级7-11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骨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儿童骨健康,降低成年期骨质疏松,为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相关借鉴和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9年3月-2019年5月遵化市某小学6-11岁的95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已告知当地教育行政单位,告知学校、老师、家长,并经过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展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自行设计个人健康信息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方式开展调查,其内容包括:①个人的基本情况;②生活习惯及保健情况;③出生及喂养情况。
1.2.2 体格检查 主要体格检查项目有身高、体重和骨密度检查等。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身高、体重测量:采用经定期校准的超声波身高体质量测量仪(河南盛苑实业有限公司,HGM-300型)对研究对象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
(2)骨密度的测量:①检测人员: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骨密度测量。②检测仪器:使用日本古野CM200超声骨密度仪。③检测部位:右脚根骨,但如右脚受过伤的,用左脚。
1.3 骨健康判定标准及相关变量定义
1.3.1 体格检查指标及其评价标准 (1)骨密度判定标准:使用超声定量测量技术检测受试者右足跟声速值,与相应性别年龄别参照人群声速的均值差值除以相应性别年龄别声速的标准差获得Z值,Z值<-1.0评价为骨密度健康,Z值≥-1.0评价为骨密度低下[6]。
(2)营养判定标准:采用BMI评价营养状态,分为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正常、超重、肥胖五种状态。BMI小于等于“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 456?2014)”[7]轻度消瘦界值为消瘦;依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586?2018)”[8]超重和肥胖界值,评价学生超重和肥胖状态,将肥胖筛查标准值的1.2倍作为严重肥胖筛查界值[9]。
1.3.2 生活行为相关因素及其评价标准
(1)健康饮食习惯:①水果或蔬菜食用频次≥1次/天;②水产或海鲜类食用频次≥1次/周;③谷类作物食用频次≥1次/天;④豆制品或牛奶≥1次/天;⑤各类糖果及碳酸饮料<1次/周。
(2)健康运动方式:将儿童小学生每天中等强度以上运动累计时间达到60分钟设定为健康运动方式。
(3)被动吸烟判定标准: 一周最少有1次且每次至少15分钟处于吸烟的环境则判定为经常。
(4)健康睡眠时间:参照美国睡眠医学会推荐,促进健康的理想睡眠时间6-12岁儿童为每天9-12 h[1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双人双录入数据,并进行两次核对,对错误信息及时核查更正。运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率或构成比,组间率或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非参数 Kruskal-Wallis H(K)秩和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骨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73份,剔除信息不全者15份,有效应答958份。958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8.5±1.2岁。其他信息详见表1。
2.2 影响小学生骨密度不足的单因素分析
(1)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学生骨密度不足的影响
性别、年龄、年级间骨密度不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骨密度不足检出率高于男性;年龄大和高年级的学生骨密度不足检出率高于年龄小和低年级的学生。民族、家庭人均年总收入水平与骨密度不足无关(P>0.05);详见表2。
(2)膳食结构对学生骨密度不足的影响
谷类作物每天食用1次以下的学生骨密度不足检出率高于每天食用一次及以上谷类作物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根据理想饮食判定标准,理想饮食的学生骨密度不足检出率高于非理想饮食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发现水果或蔬菜、糖果及碳酸饮料、水产或海鲜、豆制品或奶类食用频次对学生骨密度不足检出率有影响(P>0.05)。见表3。
(3)出生及喂养情况对学生骨密度不足的影响
出生后头6个月完全母乳喂养的学生骨密度不足的检出率高于完全配方奶的学生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早产及母亲是否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病史对学生骨密度不足无影响(P>0.05),见表4。
(4)身高、体重对学生骨密度不足的影响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正常的学生身高、体重低于骨密度不足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3 影响小学生骨密度不足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骨密度不足为因变量,上述分析的因素及其他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赋值情况见表6,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7。结果显示,女性、年龄大、半年内未服用维生素D、理想饮食的学生骨密度不足的检出风险增大。
3 讨论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骨量正常的学生为778例,占81.2%,骨量不足的学生为180例,占18.8%;10~11岁年龄组骨密度低下的学生多于骨密度正常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低下检出率有所上升。这与唐咏梅[11]等人的文献报道相一致。多项研究表明,学生总体骨量是逐渐积累从而增加的过程,这与Lim JS[12]和Kelly TL[13]等人调查结果相同。但因为儿童在学龄期生长发育过于迅速,骨密度水平相对有所下降。骨密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骨量流失,使学生进入成年期后达到峰值骨量,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预防性措施。
本次对958例小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性别对小学生骨密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众所周知,学生的体重和学生的体型存在性别上的差异,而骨骼生长的差异往往被忽略[14]。多项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骨密度水平存在差异,由于男性胎儿骨骼较长并且男学生相较于女学生脂肪含量少,导致男学生平均骨密度值高于女性学生[15];此外由于大部分男学生更热爱运动,也可以使男学生骨密度水平高于女学生[16]。6~11岁小学生由此看来,女性学生骨密度不足发生率(21.9%)比男性学生骨密度不足发生率(15.6%)高的多。具体还需要今后做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身高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这与刘加昌等人[17]的调查结果一致。身高是骨骼生長的体现,是最基本的形态发育指标,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骨骼也随之增长增粗,骨矿物含量明显增加,从而影响儿童骨密度水平。小学生体重也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这与国内学者王金花等人[18]的调查结果一致。体重作为机械负荷源,能增加对肌肉和骨骼的刺激,适当的体重增加有助于儿童骨量积累,有促进儿童骨骼形成的作用。儿童的体重越大,对骨骼产生的负荷也就越大,相对较大的负荷更能促进骨骼转换、刺激儿童骨骼的形成,增加骨重建和骨量累积。体重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已被多个国家的研究所证实[19]。体重是由骨骼、脂肪和肌肉三部分组成,肌肉和骨骼是一个整体,肌肉和脂肪都可影响骨代谢,肌肉增加所带来的影响更大[20,21]。BMI可对骨密度产生影响,随着 BMI 的增高,骨密度水平有显著上升的趋势[22-24]。BMI是身高和体重的综合反映,高体重指数意味着骨组织所承受的机械负荷相应增加,有利于提高骨的强度和骨矿化量。 本次調查研究结果显示,母乳喂养长大的学生其骨密度水平高于母乳为主、配方奶为主喂养方式的学生,母乳喂养会对小学生骨密度产生影响。这与赵艾和王志松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25,26]。其原因可能为母乳中钙更易于儿童吸收,并含有有益的非营养成分如生长因子。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半年内是否服用维生素 D 营养补充剂对小学生骨密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 Demirel F 和黄桂芳等人[27,28]的调查结果一致。当儿童体内维生素 D 不足时,机体极易发生代偿机制,促使前破骨细胞分化成成熟的破骨细胞,导致骨量减少;通常儿童从食物中摄入维生素 D 不能满足骨量积累的需要,造成骨密度偏低,这就需要儿童适量的补充维生素 D,但对于最佳维生素 D 补充剂量以及是否需要配合运动尚有争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膳食营养是骨发育过程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29.30]。本研究结果表明,谷类作物及理想饮食对小学生骨密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提示,水果或蔬菜食用频次≥1次/天、水产或海鲜类食用频次≥1次/周、谷类作物食用频次≥1次/天、豆制品或牛奶≥1次/天、各类糖果及碳酸饮料<1次/周,其骨密度能正常增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谷类作物食用频次≥1次/天,其骨密度可达到较高水平。应引导小学生理想饮食以促进其更好的骨健康。
参考文献
[1] 史晓薇, 史博慧. 儿童骨健康及影响因素[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 29(10):785-789.
[2] 王晨秀. 骨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江西医药, 2013, 48(3):266-268.
[3] Sabatier J P, Guaydiersouquières G, Laroche D, et al. Bone mineral acquisition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a study in 574 healthy females 10-24 years of age.[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1996, 6(1):131-131.
[4] 王萍玉, 张亨菊. 儿童骨密度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2, 13(3):138-140.
[5] 杨定焯,张纪淮,李秀钧.骨密度测量及临床应用[M].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6] 侯冬青, 高爱钰, 朱忠信,等. 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基线特征[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8, 52(11):1117.
[7] 佚名. 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发布[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8):1226.
[8] 佚名. 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与饮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 营养学报, 2018, 40(6):554-558.
[9] 李辉, 宗心南, 季成叶,等. 中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体重指数界值点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6):616-620.
[10] Paruthi S, Brooks LJ, D'Ambrosio C, et al. Recommended Amount of Sleep for Pediatric Populations: A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J]. J Clin Sleep Med, 2016, 12(6):785?786.
[11] 唐咏梅, 周会, 朱骄峰,等. 唐山市634名小学生超声波骨密度水平及其相关因素[J]. 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7):617-618.
[12] Lim J S, Hwang J S, Lee J A, et al. Bone mineral density according to age, bone age, and pubertal stages in kore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Clinical Densitometr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linical Densitometry, 2010, 13(1):68-76.
[13] Kelly T L, Wilson K E, Heymsfield S B.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Body Composition Reference Values from NHANES[J]. Plos One, 2009, 4(9):e7038.
[14] Malina R M, Bouchard C. Growth, matur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J]. Human Kinetics, 1991, 24(7):858-859.
[15] Arabi A, Nabulsi M, Maalouf J, et al. Bone mineral density by age, gender, pubertal stage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healthy Leba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Bone, 2004, 35(5):1169-1179. [16] Seeman E. Sexual dimorphism in skeletal size, density, and strength[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01, 86(10): 4576-4584.
[17] 刘加昌, 欧阳巧洪, 张瑾,等. 身高、体重对青少年骨密度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2, 6(21):3226-3227.
[18] 王金花, 黄秀峰, 舒方义,等. 广西百色地区苗族6~16岁正常儿童青少年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 解剖学杂志, 2011, 34(5):680-683.
[19] 阮祥燕, 陈宝英, 檀建华,等. 体重及骨峰值对骨质疏松诊断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00(9):47-51.
[20] P?udowski P, Matusik H, Olszaniecka M, et al. 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indicators of skeletal and muscular status of healthy Polish children[J]. Journal of Clinical Densitometr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linical Densitometry, 2005, 8(2):164-177.
[21] 莫娟, 吴静, 雷闽湘,等. 肥胖儿童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4(3):187-190.
[22] Blain H, Carrière I, Favier F, et al. Body weight change since menopause and percentage body fat mass are predictors of subsequent bone mineral density change of the proximal femur in women aged 75 years and older: results of a 5 year prospective study.[J]. Calcif Tissue Int, 2004, 75(1):32-39.
[23] Crabtree N J, Kroger H, Martin A, et al. Improving Risk Assessment: Hip Geometry, Bone Mineral Distribution and Bone Strength in Hip Fracture Cases and Controls. The EPOS Study[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02, 13(1):48-54.
[24] Laet C D, Kanis J A, Odén A, et al. Body mass index as a predictor of fracture risk: A meta-analysis[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05, 16(11):1330-1338.
[25] 生后4个月内不同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4(7):444-448.
[26] 王志松, 韩丽. 吉林市学龄前儿童骨密度检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35):6329-6330.
[27] Demirel F, Kara O, Tepe D, et al.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vitamin D statu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J]. Turk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14, 44(1):109.
[28] 黄桂芳, 李海飞, 刘一心. 小儿骨密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23):3762-3764.
[29] Qian Z, Ma G S, Greenfield H,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protein intake and bone mass accretion in pubertal girls with low calcium intakes.[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0, 103(5):714-723.
[30] 余增麗, 李云, 苗庆斌. 锌对骨组织钙吸收及骨密度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9):1051-1052.
[2020-01-08收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70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