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卫红
【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根据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的情况结合心血管病的特点、治疗、预后,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具体、系统的介绍讲解。结果:心血管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控水平大大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心血管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33-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逐步从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向着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观转变,患者的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程序化、个人化随着也得以充分体现。而健康教育是心血管病患者预防的重要干预手段,可激发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发作,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
1健康教育的要求
通过对我院病患者例心理状况与健康知识的评估,结果显示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
1.1不良的心理状态
由于疾病长期存在,治疗不易彻底,影响了工作、学习、生活,使患者易出现悲观、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
1.2知识的缺乏
由于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影响,使患者缺乏控制诱发因素,预防性药物应用的知识。
1.3不良的卫生行为习惯
由于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对自己身体健康不重视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了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1.4气候因素
我院地处高原,高寒缺氧,易致红细胞增多症发生,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阻力随之增高;缺氧可使醛固酮增加使水钠潴留;缺氧使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减少也加重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
1.5家庭护理缺陷
由于出院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如工作、学习等,忽视了对住院治疗效果的巩固,导致了疾病的复发。
2健康教育措施
2.1帮助患者克服不良的心理反应(1)控制老年人不良情绪:老年患者因病程长,症状反复发作等,易产生焦虑不安及抑郁等高心理负荷的表现,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时所表现的生物学特征主要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小板被激活,聚集度增高,全血黏度增高,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2]。故应控制老年人的不良情绪。(2)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有计划地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易患因素,讲解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老年患者反应迟钝,与之交谈时语速应慢,态度要温和,恰当使用敬语和谦语。做好各种基础护理,给予周到的照料,使患者迅速习惯住院环境,应向患者家属做好耐心解释,使其增强信心,主动配合医院治疗。在宣教过程中,尽量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语言,同时注意与非语言沟通相配合,必要时把冠心病的有关知识传授给家属。(3)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避免各种差错和失误,保持病房安静、舒适、清洁、整齐,有利于患者的疾病的康复。
2.2定期开展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讲座,设置健康教育橱窗,让患者观看有关冠心病知识的录象,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当护士接患者人院后,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分析、评估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
2.3指导患者减少诱发因素,正确应用预防性药物(1)控制和减少诱发因素:鼓励肥胖者减轻体重。避免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摄取高纤维饮食:协助工作繁忙的患者,调整日常生活,做到劳逸结合,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协助患者制定适应的每天体育活动计划,改善冠状动脉循环等。(2)正确应用预防性药物: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常用药物(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2.4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劝其戒酒、戒烟,饮酒后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加重心肌耗氧;吸烟是引起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的最大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梗死复发或扩大梗死范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引起猝死。而用力排便反射性地影响心率和动脉血流量变化而发生意外。在饮食上以少量多餐为原则,避免暴饮暴食、高脂饮食等。
2.5避免受寒地处高寒缺氧,室内保持湿润,避免干燥,注意保暖,阴雨天气是冠心病的一个诱发因素。
2.6指导家庭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睡眠、服药、休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外出时可随时携带药物(如速效救心丸、消心痛等)及急救卡片(患者姓名、疾病诊断、家庭住址、电话等)以备急用,患者出院后如条件许可可进行家庭随访、电话咨询等。
3讨论
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丰富了健康知识,最终建立健康的行为,使之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烦躁、紧张的患者,我们要耐心劝说、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了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调动患者及家属抗病、保健的积极性,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降低心血管病的再发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骁,主编.健康教育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
[2]杨菊贤.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29(2):67―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