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缪冬梅
【摘 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钙剂和骨化三醇基础上,使用唑来膦酸钠;对照组单纯使用钙剂和骨化三醇治疗治疗。临床观察指标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率85%、骨密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唑来膦酸钠能显著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痛、改善骨密度,是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关键词】唑来膦酸钠;骨质疏松;骨密度
【中途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99-0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的骨病,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常表现为疼痛、驼背、变矮、脆性骨折和呼吸受限等症状。脆性骨折发病率高,且对健康影响大,约一半髋部骨折患者需借助行器行走,1/4以上患者需家庭护理。有学者报道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与同龄对照组相比,其死亡率增加23%。以钙剂、维生素D 、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或降钙素)构成“三联”药物治疗是目前较为公认的治疗方案。唑来膦酸钠,是一种经静脉给药的双磷酸盐类,不受体位限制,患者依从性好[1],本研究探讨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在2010年2月~2012年4月期间门诊和住院病人中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5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龄60~81岁,平均68.3岁;对照组55例中,男性23例,女性32例,年龄60~83岁,平均67.5岁。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标准:1 腰背部疼痛,轻度外伤可发生脆性骨折;2骨密度仪测定存在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采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3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他影响钙磷代谢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二组临床基础资料,如年龄、性别、症状、骨密度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案
研究组:应用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唑来膦酸钠,冻干粉针剂(每支5mg)。使用方法:每年应用一次,以5mg唑来膦酸溶于100ml溶液恒定速度滴注,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不与任何含钙或其他药物混合或同时静脉给药。同时服用骨化三醇,每粒0.25ug,每次1粒,1次/日;钙尔奇D片600mg/片,每次1片,2次/日,疗程为1 年。对照组:服用骨化三醇,每粒0.25ug,每次1粒,1次/日;钙尔奇D片600mg/片,每次1片,2次/日,疗程为1 年。用药期间不使用激素、镇痛剂以及其他影响缓解疼痛和骨代谢的药物。
1.3 疗效观察
(一)疼痛症状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0分为无痛;1~3分为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为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为有渐强烈的疼痛,难以忍受。治疗前后对比评分减小为有效,不变或者增加为无效。
(二)BMD测定及血钙、磷、AKP变化情况 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BMD、血钙、磷、AKP,并在试验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BMD和骨生化指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及自身对照采用配对t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过程中,治疗组60人,有2人中途停药,1人更改治疗方案,符合试验要求57人;对照组60人,1人中途停药,5人更改治疗方案,1人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符合试验要求53人。
2.1 治疗后骨痛等症状改善情况
2组患者治疗前均有明显的腰背痛、体位变换痛及活动不便等主诉。治疗组2周左右患者症状明显缓解(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有所减轻,但常有复发。腰痛改善情况见表1。
2.2 治疗前后BMD测定情况
2.3 2组治疗前后血钙、磷和AKP的变化
2.4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57例患者中出现胸闷、心悸3例,发热、肌肉酸困类似感冒样症状6例。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的骨病,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质疏松症[4],常会导致腰等部位慢性、局限性的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发生脆性骨折,危及患者生命。同样如果骨质疏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骨科手术后还可能发生二次骨折,因此骨质疏松的防治非常重要。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很多,各有优缺点。单纯服用钙片和维生素D经临床应用已证明效果欠佳;性激素类药物治疗起效较快,效果确实,但副作用较大,有可能诱发癌症;鲑鱼降钙素能抑制骨吸收,减轻骨痛,但属于肽类,有可能诱发抗原抗体反应、过敏,导致疗效逐渐下降;邦得林、福善美等双膦酸盐类口服用药,需要大量饮水,服药后需保持直立体位一定时间,可能诱发食道炎,许多患者不能坚持服药,依从性不好。
密固达是目前全球唯一的1年1次静脉注射治疗各种类型骨质疏松的双膦酸盐。(1)疗效显著:本产品100%进入体循环,其中61%直接与骨结合,且与骨组织结合力强。(2)起效较快:疗效在6个月就可观察到。(3)使用方便:每年1次静脉输入,每次15分钟。(4)依从性较好:以前使用的口服制剂依从性仅52%,1年后的停药率为70%,而本产品大大提高了依从性,降低了停药率。(5)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大型临床实验及上市后观察(500,000例患者)的证实,如有14,000名患者参加的HORIZON实验等[6]。(6)不良反应少:密固达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一过性发热和肌痛,多在注射后3天内缓解,不能缓解者可予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缓解。但有引起颌骨坏死的报道[7],其危险因素是肿瘤、化疗、放疗、激素治疗、口腔卫生状况差等,对于此类患者,应考虑行口腔检查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牙科手术。肌酐清除率在30ml/min以下者不推荐使用,而肝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226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