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自主学习理论入手,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并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模式
在现代社会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正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大学教育。网络环境指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和学习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工具,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学习软件和网络数据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本学习形式,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网络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传统的教学基本上还是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刺激——反应”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沉”在学生之中参与并指导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有别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浮”在学生之上。传统教学已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要求,而且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十分有限,教师提供的知识或书本知识往往显得陈旧,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恰恰能弥补以上的不足。
一、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互相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差异性。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与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建构。
(二)自主学习理论
华东师大庞维国教授曾在“自主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一文中介绍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一批心理学家建构的一套颇具特色的自主学习理论。他们认为自主学习包括内在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网络环境具有及时互动、知识丰富、内容形象直观等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学习的个性化
网络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将讲解、演示、测验等不同教学内容整合,将预备知识、当前知识和扩展知识整合,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生动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与其他阶段的学习者比较,大学生的观察力更为周密和深刻,注意力更为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已发展到主要依靠逻辑和理解记忆,富于想象,具有个性和独创性,达到较高的思维水平,因而他们的学习主体性较强。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可以遵照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知识基础,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自主地控制学习过程。同时网络环境跨时空性和隐蔽性有利于学生克服对老师和学习伙伴的畏惧和羞涩心理,可以张扬个性,自由发挥其创造性。这弥补了原有教学模式中“齐步走”、“一刀切”的弊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学习的互动性
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为课堂学习,知识流向为从教师到学生,学生很难找到和自己兴趣相投的学习伙伴。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等互动地建构知识,提升批判性思维素养和创新思维品质。此外,学生不仅可以和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相互交流,而且还可以在线向专家请求指导,提出問题,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还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反馈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自由进退,自由建构。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一)结构化自主学习模式
结构化自主学习模式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是针对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条件地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网络资源是相同的,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是相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学习内容,但不能超出教师规定的范围。
(二)非结构化自主学习模式
非结构化自主学习模式是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教师不提供具体的学习内容,只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自己或小组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知识,学习相关内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自主学习模式。
综上所述,多媒体网络环境通过改善学习者的认知控制和情绪控制等因素,增强其意志水平,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提出教学模式应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协作性学习,提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因此,通过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8(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华建新.网络教育语境下自主学习模式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85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