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对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戴高俊
摘 要:博物馆作为中小学生教育的“第二课堂”,向中小学生传播文化知识已然成为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的一大重要功能。文章针对新形势下博物馆在中小学生教育中的应用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博物馆自身拥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为中小学生教育提供材料;其次,博物馆应当立足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中小学生教育;最后,拓宽渠道,让博物馆教育形式多样化,跟随时代脚步,与时俱进。
關键词:新形势;博物馆;中小学生教育
1 博物馆中小学生教育的功能
目前,素质教育风起云涌。在政策的基础上,文科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教育资源不再限于书籍、教科书和教师,知识的范围不再限于学校,学生可以去博物馆获取知识和信息。许多博物馆都有现代化的媒体设备,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及时传播知识。这种方法改变了过往学生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随着人们对社会教育的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突出,博物馆也越来越重视其社会教育功能。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于哥本哈根召开第11届会议,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并把这些见证物展出,公诸于众,为大家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中小学生是中国博物馆数量最多的观众。博物馆是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中小学生文化启蒙、认知历史的窗口,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重要作用。2015年,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为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更多的资源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进一步加深了学校与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强调了博物馆为学校教育提供教育资源的必要性,同时探索更广泛的馆校合作机制。
2 博物馆对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中的图片、文字、各种石化产品和标本展示了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学生通过参观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丰富细致的文物,听取博物馆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会对祖国有一个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自然有一种对祖国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
2.2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书本,课本知识是零散的。博物馆某些主题的展览是完整和系统的,通过参观,学生可以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
2.3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相对而言,学校教育是封闭的,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学习课本知识上。通过博物馆教育,学生可以开阔视野,了解学习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历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
2.4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的安全教育并不全面,博物馆有安全教育和宣传的功能。例如,航海类博物馆会展出火灾后的船舶残骸,在对学生的讲解中,通过实地观摩让学生了解消防的重要性。博物馆一般都聚集了历史文化或自然资源的精华,消防安全是博物馆的重中之重,2018年的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和2019年的巴黎圣母院火灾,都是文化的灾难,所以博物馆更应该将消防安全渗透到中小学生的教育当中。
2.5 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人们关注探索特定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是人们理解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动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目前,由于过度的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学校教育中的兴趣培养非常薄弱,不利于挖掘个人潜能。博物馆中的展览和精美的标本以及游戏、实验等,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
3 创新博物馆对中小学生教育的思路
3.1 丰富资源,寓教于乐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图书、图像、文化遗产、史料、设施等教育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堂内容。博物馆大致可分为四类: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类和综合类。历史博物馆利用图片、文物等与校内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例如,作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每年要接待无数中小学生,成为海峡两岸中小学生交流基地。该馆旨在加强两岸中小学生的教育交流,通过“我们的节日”“流动博物馆”“台湾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等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对两岸文化的异同点有所了解,激起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博物馆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适合他们的探险寻宝游戏,寓教于乐。博物馆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互动场所,帮助他们学习和探索知识,使学生能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
3.2 立足特点,树立自信
中小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这个阶段起非常重要的作用。2017年和2018年,中央电视台和国家各个省市的博物馆合作,制作了两季《国家宝藏》这一有内涵、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中国航海博物馆乘着这股东风,采取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博物馆建立的智慧化博物馆系统优势,吸引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博物馆活动。并且立足现有资源开展各类馆校合作项目,使文物走进学校,使中国文化向下一代传承。
3.3 智慧化建设,与时俱进
新世纪的博物馆教育改变了原有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数字化、智能化的优势,引导中小学生积极进入文博课堂,开展文化传承学习。各中小学学校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育内容的需要,开展兴趣小组研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亲近自然。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底蕴,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同时,通过现场直播,中小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内涵,而不必现场观看展览。
4 总结
近年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益突出,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已成为我国博物馆教育的方向和趋势。学校与博物馆的长期合作将有助于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能够独立学习。
参考文献
[1]曹丽芳.浅议青少年教育在博物馆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8(1).
[2]张媛媛.走进人生的第二课堂——浅谈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6(1).
[3]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指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
[4]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0.
[5]杨丹丹.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以首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0(1).
[6]王莹莹.博物馆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J].博物馆研究,201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博物馆条例[Z].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7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