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面临改革需求,目的在于促进行政管理工作作用的切实发挥。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不够彻底,依然在角色定位、体制建设、部门配合以及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高校需基于这些问题,对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路径开展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工作,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 行政管理体制 规范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139-02
  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保障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我国的高校中,行政管理部门已经成为常设部门之一,这一部门不仅承担着维持校园秩序、规范师生行为等职责,而且还能为教育改革的顺利实行提供支持,具体表现在保障、平衡、参谋、协调四个方面。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校长是掌舵者,具体的行政管理人员通常不从事教研工作,以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专职专能”。但是某些高校,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对教育、学术体系的了解程度不深,经常出现“行政管理”干扰教育的情况,再加上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创新精神,从而使它的“协调”功能受到了极大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优化,尤其是内部运行机制,应该与“市场体制”相契合,进而促进行政管理工作实现“服务”与“管理”上的平衡。
  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概述
  高校行政管理指的是使用“行政”手段对各种事务进行管理,管理过程需要制度与手段的支撑,完善的制度是获得理想行政工作效果的前提,而手段的灵活应用是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的保障。从内容上分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学术与行政的良好配合,这关系到高校教育职能能否充分发挥,如果没有将两者的关系协调好,就可能造成教育工作混乱。
  第二,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良好配合。高校中的行政管理部门会将权力下放到各个分部中,而这些分部的良好配合应该以权力的不重叠为基础,通过“各司其职”来提升管理效率。
  第三,促进管理人员与管理部门的良好配合。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行是由具体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还需要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监测,淘汰其中的不合格者,精简管理队伍,可以避免因管理队伍过于庞大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角色定位、管理体制、部门配合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具体分析:
  1.角色定位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首先调整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而这些调整行为会因为牵涉利益分配而对行政管理人员造成影响。这样的问题是改革过程中必然遇到的,但同时也暴露出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作用以及贡献程度的不了解,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管理效率的提升[1]。除此之外,高校行政管理还存在着“官僚化”现象,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以“权威”来代替“服务”,主要表现在管理方式与管理态度的“粗暴化”,不仅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也有损高校在学生眼中甚至社会上的形象。
  2.体制不健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采用“分层式”,即将管理部门进行等级划分,一般划分为两个层次,有些高校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而导致管理中出现“功能重复”与“责任不明”的情况,致使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在行政管理中还存在干部任命的“一言堂”,造成一些素质低下的干部加入其中,再加上这些干部将升职加薪作为追求目标,对上级一味“奉承”,从而造成行政管理的脱节。
  3.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本质是采用合理方式来对高校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类似政府机构的“金字塔”模式,而这样的模式势必会出现管理部门繁多的情况,从而会对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以及责任分配的不明晰,造成不同部门在配合上出现了问题,经常发生重复管理或者责任推诿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4.行政人员的素质问题
  行政管理人员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元素,他们的素质高低会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而在一些高校,由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待遇不是很好,造成行政管理人員工作积极性不高[2]。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高校一般采用级别与利益挂钩的方式,而提升级别的方式主要是考试,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能力缺乏考察,进而造成了行政管理人员专注于考试而忽视工作的情况。要想有效提升行政人员的素质,应该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让更多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进入行政管理队伍中。
  三、规范化路径
  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以此为依据,构建高效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实施路径。
  1.改变观念,促进角色准确定位
  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重在改变“观念”。应该从传统的“重管理”向“重服务”的方向转变,行政管理人员,更是要从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的高度来进行角色定位。高校作为育人之地,主体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而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服务于教师与学生,保证后者能在良好的管理环境中完成教学工作。另外,在管理方式上,要以科学化、民主化行政理念为指导,在体现“人文性”的基础上达到工作效率的提升。
  2.加强沟通,协调各部门工作
  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要建立在各部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只有有效“沟通”,才能促进信息流通的顺畅,有利于各个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自身的责任,出现问题时才能迅速协调、解决。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行政管理工作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高校应该构建具有统筹功能的信息交流平台,而这一平台不仅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还应具备处理信息功能,能够根据部门需求与运行情况作出决策。
  3.优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优化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实现:第一,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每个部门的管理情况作出考评,而每个部门应对具体的管理人员作出评测,从而通过“优化配置”提升管理质量;第二,设置奖罚机制与晋升渠道,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发展空间,进而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过这一方式的实行需要足够的“透明化”,这对于保证管理人员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4.竞争上岗,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招聘行政管理人员,应该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从而实现“优胜劣汰”。在采用这种方式时,其考核内容一是管理思想素质,二是工作能力。只有这两个方面同时达到标准,才能聘为行政管理人员[3]。高校也应该采用不定期培训与考核的方式来监督行政管理人员,从而督促他们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来提升自身素质。
  四、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要从“管理”向“服务”靠拢。而这样的转变不仅能促进校内工作的高效进行,而且对塑造高校良好形象也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报考以及教师的加入。除此之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支持,尤其是对“素质教育”的实行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丰硕.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2]李永亮.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3]郭燕芬.治理转型视域下我国地方政府效能评价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杨国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9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