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与学生心理健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学校与社会关心且高度重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发展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密不可分。重点论述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霸凌现象的关系,同时总结相关文献研究。通过综述、总结,对霸凌现象提出建议,比如教师应如何给予学生帮助、辅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如何防范此类现象的发生等。
关键词:心理健康 青少年 霸凌
中图分类号:G6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2-0146-02
由于霸凌的实施者多是青少年,因此这是一类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侵犯。霸凌的行为反应出一些潜在的问题,包括接受者和实施者[1],有时霸凌并不会有具体行为,仅仅表现为某人有伤害他人的想法或愿望。大部分青少年表示他们有过伤害他人的想法,但真正有霸凌行为的青少年相对较少[2]。霸凌的消极影响是长久的,甚至贯穿受害者一生,比如,消极情绪、丧失自信,或危害社会的举动。具体来说,人们应重视霸凌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保护青少年,教授他们有关保护自己、防范霸凌的知识和技巧。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校园生活,也有益于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
不同的社会环境对霸凌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将霸凌现象纳入我国的教育环境中,一些原因与相关的信息就显示出来。比如,我国教育特性是学习压力大,青少年之间竞争激烈,家庭背景不同,这些都是霸凌的潜在因素。同时,多数学生都有过青少年叛逆的经历,也会导致霸凌事件的发生。我国的学校霸凌现象呈迅速增长趋势,尤其在中小学,霸凌事件发生最为频繁。“校园霸凌是一类与暴力行为,犯罪行为无差别的一种行为,并且已经成为多个国家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3]霸凌行为如此猖獗,以至于很多中国家庭深受其害,该现象应该得到社会与个人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一、霸凌现象综述
很多研究关于欺凌现象的文献,从不同角度解读与剖析了概念与定义。霸凌是发生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身上的严重社会问题[4]。霸凌包括对弱势群体的伤害行为,其目的是获得地位或资源[5]。霸凌是一类由某个人或某组织实施的身体或心理暴力行为,以没有保护自己或反抗能力的个人为目标[6]。在不同环境下,当个人或组织希望某个人由于伤害性的语言而感到沮丧时,霸凌也会发生[7]。有时被霸凌的人会被要求交出金钱或忍受更加过分的行为,他们意识到霸凌现象会一直存在,除非他们与实施者势均力敌[8]。以上均是对“霸凌”一词的理解和定义。影响霸凌行为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说,“自控力”是一个与多种消极行为和霸凌现象相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低自控力与产生霸凌行为呈现正相关的趋势[9]。
“霸凌”进入校园,青少年便是霸凌的主要实施者。实际上,霸凌不仅是我国社会的难题,也是世界上很多校园的问题。同时,霸凌现象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或学术表现问题也都有一定的联系[10]。参考一些有关社会认知学的理论不难发现,青少年与儿童对霸凌的理解是:它与心理、道德相关,会导致很多负面问题。一个人是否有霸凌的潜在倾向,可据其是否受过霸凌迫害或是否有反社会倾向[11]来判断。一些人认为,学校为霸凌的发生提供了相对理想的环境,因为学校的一些相关设置,如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都存在的内部阶层,更容易导致霸凌事件的发生[12]。
除了“霸凌”本身,研究表明,霸凌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被当作欺凌对象的频率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经常受欺凌的学生会长期处于一种恐惧状态,并且他们会产生对欺凌行为作任何反抗都是无用的思想。同样,有证据表明,心理调节能力,因人而异。所以,一些人并不会因被欺凌而身心不健康,而有些人会受到来自欺凌行为的消极影响。此外,性别对欺凌经历中的情绪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在被欺凌后呈现消极状态。因此,对欺凌现象呈现的情绪反应与心理健康程度及性别紧密相关,但是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人们并没有对欺凌的不同种类产生较多的关注,可能由于所有类别的欺凌都与心理健康状况有着相似的关系。然而现实中,将青少年欺凌行为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对他们而言,一些种类的欺凌行为伤害性更强。一些研究者的文章指出,最具伤害性的欺凌方式是身体上的欺凌。然而,有关欺凌严重性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学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因此,由欺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等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分级,仍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定义;不同种类的欺凌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也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检测,这对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欺凌犯罪至关重要。
欺凌所产生的结果,由于青少年抗逆能力的不同而不同。研究表明,具有高强度抗逆能力的学生对欺凌犯罪和具有攻击性行为的消极反应不明显。对欺凌的抗逆能力可以在某些程度上被提升,比如,情绪调控,积极的态度,培养相关的社会技能等,都可帮助被欺凌者提升抗逆能力。同样,和家人、朋友倾诉被霸凌的经历,能提高对欺凌的抗逆能力。家庭温馨的氛围和亲属间融洽的关系,也会提升抗逆能力。因此,欺凌现象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身心发展以及抗逆能力均有一定的联系,这也为以后的研究和實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更多的启示。
二、总结与建议
解决青少年的欺凌问题,需要基于文化背景与国情,给出相应的保护与防范措施。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欺凌方面的加强,某种程度上预防了类似的青少年犯罪行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我国中小学设有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课程,但教师还是很难高效地、科学地处理学校中的欺凌问题。如何从教师的角度预防欺凌问题,是值得思考的。教师应该尽量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教师也应该防止权力的过度使用,比如辱骂学生,孤立学生等。家长方面,多与青少年沟通,关心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教师保持适当联系,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欺凌事件的发生。学生方面,提升对欺凌的认识是很重要的。比如,如何判断自己遇到了欺凌,当遇到欺凌时应该怎么办等,都应该对学生普及教育,从而降低欺凌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Mellor, A. Finding out about Bullying[M].Edinburgh:SCRE Spotlight,1997.
[2]Unnever, J., & Cornell, D. G.. Bullying, self-control, and ADHD[J].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2003(18):129–147.?
[3]Lines,D,The Bullies:Understanding Bullies and Bullying,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M].London:Available from: ProQuest Ebook Central,2018.
[4]Rigby K Bullying in School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Camberwell, VIC[M].Australia: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2007.
[5]Yao Peng.the role and orientation of teachers in dealing with school bullying[J].Teacher Education Forum,2017.
[6]Lee, C,Preventing Bullying in Schools: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SAGE Publications[M].London.Available from:ProQuest Ebook Centra,2018.
[7]Cunningham,N.J. Levelof Bonding to School and Perception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by Bullies, Victims, and Bully Victims, and Bully Victims’[J].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007,27(4):457-478.
[8]Jinmu Hu & Yun Wang.The morality of the school rules[J].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2007.
[9]Bowes,L.,Maughan, B., Caspi,A.,Moffitt, T.,& Arseneault,L. Families promot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resilience to bullying: Evidence of an environmental effect[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0,51(7):809–814.
[10]Rivers,I.,& Cowie, H.Bullying and homophobia in UK schools: A perspective on factors affecting resilience and recovery[J].Journal of Gay & Lesbian Issues in Education,2006,3(4), 11–43.?[11]Nansel,T.R.,Craig,W.,Overpeck,M.D.,Saluja,G.,&Ruan,W.J.Cross-national consistenc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lying behaviors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J].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2004(158):730–736.?
[12]Schwartz,D.,Gorman,A.H.,Nakamoto,J.,&Toblin,R.L. Victimization in the Peer Group and Children's Academic Functio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5,97(3), 425-435.
责任编辑:杨国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0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