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是从国家层面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解读,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核心问题的解答。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长春市实验中学”)努力寻找实践策略,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提出3S校本体系。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3S体系
长春市实验中学系统梳理了关于创新人才的概念和特征,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核心是创新思维。基于此,在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上提炼出创新人才三大校本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创新思维、自主合作。把创新思维比作是创新人才的种子(seed),人文底蕴是种子萌发的土壤(soil),自主合作是种子萌发的阳光(sunshine)。这三大校本核心素养的协调、整合、运转成为长春市实验中学的校本体系,称之为3S(seed-soil-sunshine)校本体系,简称3S体系。
1.3S体系根植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3S体系中创新人才三大校本核心素养根植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创新思维是3S体系的核心素养,来源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每个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底蕴是3S体系的基础素养,来源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方面;自主合作是3S体系的必备素养,来源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两个方面。
学校充分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三种校本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作为关键点和出发点,最终指向学生创新人才的核心标识和突出表现,即问题解决能力的
形成。
2.3S体系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
人文底蕴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应该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是人类、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发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提出有创意、有价值的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自主合作是实现所有素养的前提,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超越,学会合作、发展、共享、共赢。
3S体系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础,重点发展人文底蕴、创新思维、自主合作三大校本核心素养,这三点也正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3S体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下要丰富校本实施体系内容,与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融合,共同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范式,所以说,3S体系促进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见图1)。
图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3S体系的内在联系
二、3S体系的实践探索
构建以校本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规划与设计以3S体系为核心,构建以校本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3S体系协调运行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都有体现。学校的课程体系既落实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又实现了创新人才的三种素养的培养。创新思维方面,学校设置思维培养类课程和学科拓展课程,着重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课程,同时,开设科学拓展课程和技术拓展课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水平。人文底蕴方面,学校开设书香类课程、致远类课程和语言文学类拓展课程、人文与社会类拓展课程、艺术类拓展课程、身心类拓展课程,通过多种学习和实践活动,在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底蕴。自主合作方面,学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以生涯规划为引领,系统开设八大生涯内容,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評价自我、发展自我;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开设自修类课程和整理类课程,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时间,锻炼学生计划、实施和总结能力;开设合作实践类课程,以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保障了3S体系的全面落实。系统性是保证课程实施体系的内在逻辑。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校本素养,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为基本思想,力求在自然学科、人文学科之间找到平衡,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协调,学科课程和德育课程相统一,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化的校本课程群。
课程体系的融合性促进3S体系的特色发展。融合性保证课程实施的丰富和特色,国家课程校本化从模块融合、学科融合入手,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构。模块融合以大单元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打破教材模块体例限制,借鉴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编排,添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教学资源,整合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学科融合指不同学科的交叉内容或本学科学习需要用到的其他学科知识的学科融合,如开设的“华兹课堂”是政治、历史、语文老师共同上课,以对话方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的思考过程,这是人文底蕴、创新思维、自主合作三大校本素养的高度融合,这种融合使得核心素养的3S体系落实得更有特色。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的渗透,始终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轴,基于标准的教学保障了核心素养落地的方向性。学校集中教研组优势力量进行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解读,根据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评价,以知识内容为载体、素养提升为目的,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发展型教学主要是应用可视化认知的思维工具将思维过程和结果呈现出来,并在过程中引导和矫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发展型教学是3S体系的校本核心素养之创新思维提升的重要阵地,在思维发展型教学中,分为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工具化、高效思维自动化三个阶段。
数据驱动的学业诊断及个性化补救学习,是指教师利用数据诊断系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对班级或学生的薄弱知识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补救训练的一种学习反馈机制。该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教学服务,提高效率和准确率。基于诊断的个体补救包括教师精准指导、资源有效推送、学习共同体学习三个方面。数据驱动的学业诊断及个性化补救学习,是3S体系运行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和自主合作能力培养的检测与修正。 三、3S体系的保障体系
1.文化传承与创新为3S体系提供文化内驱力
学校在长期发展中积淀形成了一种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作为长春市实验中学的文化内涵,已然根植于师生内心,成为推动各项实验改革的内驱力。
学校的办学目标确定为“创新型高中”,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学校最终的走向。正是源于这种骨子里的“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观念、行为。
2.教师专业发展为3S体系提供师资保障
3S体系的落实要以一支理念超前、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做保障。学校以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为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培养目标,建立以“课程化学习平台”“社团化共同体平台”“课题化研究平台”为依托的“目标—培养—评估”一体化的培养机制,为3S体系的顺利推行提供师资保障和智力支持。
课程化学习平台紧扣3S体系的相关内容,形成实验大讲堂、高考方向研究、学术年会、微论坛等一系列教师课程化学习内容,为教师梯队分层培训和教师岗位分层培训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
社团化共同体平台通过创造“发展有主张,思想有碰撞,交流有舞台,人人做亮讲”的良好环境,一批又一批中青年教师、名师骨干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各有所长的学习共同体,促进一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3S体系成果实现的生力军。
课题化研究平台通过参与国家级、省市科研课题和校本化小课题研究,培养一批批具有研究意识、研究能力且研究成果丰富的教师专业队伍,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探索核心素養落地的策略,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注重数据诊断研究,这些都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3.综合素质评价为3S体系明晰方向
学校在以3S体系统领下的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标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就更为清晰可行。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以校本行动理论为指导,以学组评价为途径,以生成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为呈现,形成闭合式育人模式。
综合素质校本行动理论的评价目标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与反思,修正规划再成长。以学组为自主管理单位,对活动开展、日常规范、荣誉资源进行管理,记录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实际表现,依据具体评价指标,及时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促进学生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长春市实验中学在建校70年的历史中,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3S校本体系,在培养“人文底蕴深厚、拥有创新思维和善于自主合作”的创新型人才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6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