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到现形:基于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儿童画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前儿童画是儿童审美心理的重要载体,更是他们认识、参与现实的一种形式。分析学前儿童画教学误区及审美心理特征,以学前儿童审美心理为基础进行儿童画教学,是美术教师走出教学误区的新途径,是助推新时代儿童画教学发展的风向标。
〔关键词〕学前儿童;审美心理;儿童画教学
学前儿童①(以下统称为儿童)画教学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点燃儿童的抽象灵感,甚至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表达。因此,在儿童美术教师的教学中,正确引导儿童审美心理的现形则重要尤甚。
一、学前儿童画教学的误区
在以应试与技法为主流的儿童画教学环境中,正确的教学方式常被认为是“山寨”教学,致使儿童美术教师在教学上“如堕烟海”,进入诸多误区。
1.注重画面质量
画得像、画得细且画面干净、涂色均匀的儿童画受到家长们的“推崇”,因此,儿童美术教师不断地在画面质量的提高上“下功夫”。不论是那些树干上带有小豁口与螺旋纹样的树,还是由三角形、梯形屋顶所构成的房屋,这些模式化的造型与先抠边、再同一方向用笔的涂色方式,不但无法提升儿童的审美,甚至打乱了其想象思维的秩序。经过老师对思绪的精心“辅导”,这些看似“耀眼”的进步,其儿童原生态的“释放”、情感的自然表达与自由灵性的体现寥若晨星。
2.存在思维定式
在现今儿童美术教师的共识中:儿童无法呈现复杂的画面、画面需要大量指导、儿童画的画即为儿童画等已成教学思维定式。其实,儿童无论绘制多么复杂多变的画面,均能凭借天生对复杂造型的“改造”能力对形象进行“提纯”。而弧线相连的树头、冒烟的尖顶房屋与两叶一茎的花草等儿童随手就能画且熟记于心的形象,是教师忽视儿童认知发展后,对于儿童画的惯性定义。与此同时,教师在儿童充分认识事物前的直接介入,是对儿童思绪与情感体验的极大干扰。
3.轻视教学难度
教师对于儿童画教学的认知停留于儿童的乱涂抹及画不“像”上,而对于美术核心素养的要求“视若无睹”或“雾里看花”,轻视儿童画教学难度。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未能进行及时调整与改变。如学前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解读”有着206块骨头与600余块肌肉的人体时,只会出现一个代表头的圆形及以下的两根竖线。随着年岁的增加,还会在竖线上增添横线用以代表四肢。在这一动态的认知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理解儿童的认知规律,接受儿童“不符实际”的表现效果。
二、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特征
审视学前儿童画教学的误区,梳理儿童自由而本真的生命活动,归纳其审美活动的特征,具体为:
1.以审美感知为基础
儿童的审美感知作为艺术欣赏的必要条件,不仅能反映个别特征,而且能完整地把握整体形象。其对形象要素感知的表达明显要多于对整体画面感知的表达,主要表现在对画面中色彩、线条与造型的敏锐感知。儿童的六觉(即知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随着身心的成长与审美感知相互融合,并通过个体多感官性的审美感知来对作品中的“复杂”信息进行加工。这种由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联觉”。这些审美感知的存在,是儿童审美心理的基础。
2.以审美想象为纽带
儿童往往通过无意想象与再造想象并重的能力来补充未感知的事物。同时,“自我中心”心理的具体形象性使他们可以达到情境带入、物我不分的状态。皮亚杰认为:在四岁之前,儿童对自己和经验不做区分,他们认为所有事物都与自己一样拥有心理活动。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与认知的积累,在四到六岁间,他们便会认为只有活动着的对象才具有生命和情感,但依旧会在审美活动中融入自我。儿童进行审美活动所体现出的审美联想,大多是表象联想与情绪联想。审美想象虽是自由的,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合理性。
3.以审美情感为表達
儿童的审美活动是调动自身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情感呈现。在强烈的审美情感驱动下,儿童审美心理活动的选择性与针对性受到影响,对整体画面或造型、风格、题材等因素产生审视优先级的心理选择,即学前儿童的审美偏爱。他们的审美情感总在不经意间流露而出,甚至当自身审美愉悦时,需以肢体动作辅助他们吐露感受,即心理层面上的高峰体验,但也时常会产生“移情”现象。故儿童在审美中不仅需要接纳对象的情感,强化自己的审美感受,而且也需要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在对象中得到重视。
4.审美理解的统一
审美理解即对审美内容本质性的把握。儿童在观察客观事物时,他们习惯将其各个部分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缺乏整体性思维,故画面中常出现小树,却不见丛林的情况。同时,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却又需一定的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儿童在“解读”时要确保感性直觉与理性认知的统一。在学前阶段的四到六岁期间,儿童已具备比较、分析、概括等抽象的逻辑思维,并随着对概念理解程度的加深,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审美理解体会作品的外在形式,而且能够感受作品的内在语言,以此形成审美理解的完全统一。
三、学前儿童审美心理对儿童画教学的引导
在紧扣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画的教学可做出如下正确的引导:
1.培养儿童个体的感知能力
依据儿童的审美感知特征,培养其观察与感受生活事物的能力。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放下所谓的唯“成绩”论,摒弃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训练,引导儿童回归自然,去观察与感知世界,明晰万物均为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儿童有限的认知中,会动的事物即为一个鲜活的生命,随风摇摆的树枝是大树在招手、满天的繁星是一眨一睁的眼睛、流淌的水流声是小溪的歌声等等,诸多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属性。儿童在掌握感知万物的能力后,即使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其画面上的世界仍是精彩绝伦的。
2.激发儿童个体的审美想象 儿童的感知与成人相比显得更为活络,当他们融入情境时,自身情感得到满足,想象力的发挥获得舞台,便能创作出生动的画面与美术世界。教师要抓住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有利时机,在艺术的天地里充分激发儿童的审美想象,让其品味生命在艺术天空中回旋的自由与快乐。诚如儿童对于太阳的画面表达,儿童个体审美想象的异处造就了画面呈现的截然不同,有戴墨镜的、戴草帽的,有太阳公公、太阳青年,有披着卷发、长着胡须的。可见,激发儿童个体审美想象的画面异彩纷呈。
3.尊重儿童个体的情感呈现
儿童常将自己的经历、感受融入画面,形成情境的自我代入,致使有些画面的呈现无法被他人所理解。但教师不可以成人的标准对儿童情感呈现的画面加以评判,需尊重儿童个体的情感表达,保护儿童内心的纯真。在四岁半左右儿童的教学课堂上经常能看到:开始效果不错、思维明朗、述事清晰的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线条相互覆盖、交叉、叠压,画正在快速变“差”。而这时的孩子已全然不顾这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折腾到最后就是拿着笔在“画”上涂着玩,但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乱涂乱画也不失为一种创造。
4.理解儿童个体的世界
画面作为儿童表达情绪、抒发心情的“武器”,其传达出的信息最为直接、快捷与实用。而儿童画对于儿童心理活动、需求或欲望的反映,则要求教师不能急于以自己的标准进行评判,应耐心倾听、感受与理解儿童的“解读”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儿童并不会掩饰真实的心理活动,因他们还未像成人一样已“学坏”,甚至“说瞎话”。比如,当他们认为某人重要时,常常把这个人画得很大,而且在画面中的视觉较为居中。而当他们认为这个人不是太重要时,便会将其安排于画面的一旁,位置比较偏下的地方,人物则小得多。
结?语
儿童画作为激发学前儿童思维、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重要方式,其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论是主观意识的主导或是真实事物的呈现,尊重他们,鼓励他们,适时引导他们是每一位美術教育者的义务与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充分理解与掌握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特征,以便对儿童画教学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革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路,亦即新时代学前儿童画教学需要一定高度的创新与发展。
(责任编辑:尹雨)
注 释:
①心理发展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167:一般指3至6、7岁时期的儿童。
参考文献:
[1]陈睿.5-6岁幼儿审美想象的实验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1:21.
[2]楼必生.幼儿园文学活动幼儿审美情感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1996(1):18.
[3]郭成,赵伶俐.美育心理学:让教与学充满美感和生机[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115.
[4]范诚.解读儿童画中的儿童审美心理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2: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4984.htm